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

(本文为作者第24篇原创,转载请联系,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往期部分文章

「反潜史话」危险的闲聊——罕见的二战德国“反护航”鱼雷

「反潜史话」兔子大战老鹰——二战德国潜艇的防空作战

二战名舰中途岛篇:最后和最初的鲜血——日本“最上”级重巡洋舰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1)

前言

记得初中上化学课时,老师把一根烧红的细铁丝伸进一个看看空空如也的玻璃瓶,铁丝立刻爆发出耀眼的如烟火一般的火花,噼啪作响地剧烈燃烧起来,把全班同学吓了一大跳。

这就是氧气——我们须臾不可离的必须品,留给淘金客的第一个极深的视觉印象。不过,想必二次大战那些奋战在太平洋上的士兵们,会有自己独特的印象记忆。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2)

突如其来

“命中!快快!快装弹!再给那些狗崽子们吃几发!”炮塔长把视线从测距仪上挪开,大声催促道。尽管已经11月底,瓜岛附近的塔萨法隆加角仍然有些闷热,美国舰队旗舰“明利阿波利斯”号重巡洋舰的炮塔内部也是热火朝天,水兵们情绪高涨地搬动着发射药包——美国趁着夜间用新型雷达截获了日本的一支驱逐舰队,双方的距离在黑夜中高速接近,在雷达的帮助下,占据绝对优势的美方4艘重巡洋舰和1艘轻巡洋舰抢先开火,火力十分凶猛,几艘雷达性能不好的驱逐舰也频频向日军方向发射照明弹助阵。日军的先导舰被打得四处冒火,似乎还来不及反应,眼看一场单向透明的轻松的胜利就要到手了!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3)

美方旗舰“明利阿波利斯”号重巡洋舰

一马当先的旗舰“明利阿波利斯”号的主炮在5分钟内打出4轮齐射,正在准备第5轮炮弹——日舰的雷达信号被淹没在岛屿的背景噪声信号中,即使是新型的SG型雷达也要小心地区分。巡洋舰队的后卫“北安普敦”号因为装备的是老式CXMA雷达,完全无法区分目标,只能跟着打打前舰的弹着点。

就在这时,炮塔里所有人突然听到“轰”地一声巨响!巨大的震动把他们抛起又砸下,脑子里立刻变成空白! 几个水兵摇晃着脑袋,艰难地试图站起来。但还没有站稳就又传来一声巨响,这次的震动没有那么强烈,但也足以让他们重新坐到甲板上!一个水兵抹了一把鼻孔里流出的血,凑到测距仪的目镜上往外看了一眼,立刻惊恐地大叫起来:“日本鱼雷!我们的船头都没有了!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4)

战至正酣时,旗舰突然被炸掉了整个船头!

夜战的长矛

日本人对鱼雷的痴迷,可以追溯到对马海战,经历了白天的战斗之后,当晚7时30分至次日凌晨5时,共有58艘雷击舰(驱逐舰、鱼雷艇合称)趁着夜色向正在舔拭伤口的俄国舰队发起鱼雷攻击,黑暗中海面上纵横驰骋的鱼雷,主力战列舰“伟大的西索伊”号、“纳瓦林”号,装甲巡洋舰“海军上将纳西莫夫”、 “莫诺马赫”被击沉!日方的损失仅仅是3艘鱼雷艇,加在一起的吨位还不及上述任何一艘俄舰!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5)

对马海战中被日本鱼雷击沉的俄主力舰“伟大的西索伊”号

从此日本对鱼雷这种能让小艇向巨舰挑战的“非对称”作战武器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成立了专门的水雷(日本对鱼雷的称呼,不同汉语中的水雷)战队,列为决战中的关键一环。甚至还因为雷装酿成了一桩著名的公案:当时在第四部担纲的设计主任平贺让坚决拒绝在炮战为主的重巡洋舰上安装鱼雷,理由是203毫米舰炮的最大射程已经远达30公里,鱼雷没什么意义,而且假想敌美国海军的巡洋舰上也没有鱼雷了。但他的副手——出身加贺藩的藤本喜久雄却趁平贺让到欧洲旅行时,又偷偷加上了鱼雷发射管!平贺让回来后大发雷霆,辞去了职务。藤本喜久雄趁机上位,把持了其后多年的日本军舰设计。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6)

鱼雷问题甚至导致了新老设计师的交替

鱼雷与大口径舰炮相比,虽然水下爆炸威力巨大,但航速和射程都是硬伤。当时日本已经把水面舰艇发射的鱼雷口径提高了610毫米,最大射程也达到15公里。而且还在努力提高航速和射程。当时的鱼雷动力采用的外燃机动力,由于要在水下运行,还要额外携带氧化剂——压缩空气,而压缩空气的携带量正是射程的关键!610毫米的90式鱼雷尽管射程有了很大提高,但与舰炮的射程相比仍然差距太大,雷击舰在抵达有效射程前只能冒着炮火敢死冲锋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7)

特型驱逐舰刚服役时搭载的还是90式鱼雷

如何再进一步提高射程呢?自然有人把脑筋动到了本文前言所说的氧气上面。普通鱼雷携带的压缩空气中,真正有效的氧气只占到了21%,其余几乎都是惰性的氮气,它们不参与燃烧,还会在排气时变成大量气泡暴露出鱼雷的轨迹。如果把空气替换成氧气,就可以增加更多燃料,理论上可以让鱼雷的射程增加4倍!

危险的探索

氧气鱼雷的原理不难理解,但研发却难出如登天。日本在一战期间就试验过氧气鱼雷,但一筹莫展。到了1926年传出英国在研究氧气鱼雷,即将装备“纳尔逊”级战列舰的消息后,日本人立刻跟进,相关的研究工作于1928年全面铺开,但立刻就被10年前的困难重新挡住——氧气实在是太活跃太危险了,正如本文前言中那个化学试验,连铁丝在氧气中都会变成燃料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8)

炼钢转炉用氧枪

淘金客对氧气是心有余悸的!一般人都认为氢气很危险,但不知道氧气实际上比氢气危险得多!高纯度的氢气在管道中输送事实上很安全,因为没有氧化剂。但纯氧呢,在输送管道中流速快了都有爆炸的危险!因为管道就是燃料,过高的流速(在炼钢业中纯氧喷出氧枪的速度可以达到2马赫)让氧气和管道摩擦产生的热就足以点燃管道酿成火灾或者爆炸!所以氧气的危险性在于:首先,能让很多东西的燃点变得很低;其次,能让稳定的燃烧变成剧烈的爆炸。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9)

纯氧流速过快都可能引发火灾!

鱼雷上的热动力发动机都是外燃机,就是燃料和氧气在专门的燃烧室中燃烧后,燃气再进入活塞筒中推动活塞运动。这样的设计对于燃料的适应性非常好,不像内燃机那么严苛,但尽管如此,燃料和纯氧混合进入燃烧室后一点火立刻就爆炸,日本人受困于此很多年仍然想不出解决的办法。直到1931年,“能登吕”号水上飞机母舰上,为飞机准备的汽油挥发出的油气发生了爆炸——这种爆炸以后还会发生很多次,直到葬送日本寄予厚望的装甲航母“大凤”号。在寻找预防油气爆炸的措施中,汽油抗爆剂的效果不错。这引起了鱼雷研发部门的注意:能不能试一下在氧气鱼雷上用抗爆剂呢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10)

发生了油气爆炸事故的“能登吕”号

舰政本部为此只批准了7000日元的研究经费,还是部长本人带头又凑了6000元,委托东京帝国大学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的最终结果是,抗爆剂的效果并不好。而且别说是纯氧,就是空气中的含氧量高一些,都可能把燃烧变成爆炸!好容易想出的办法又被堵上了!

无心插柳

但是,东京帝大收了钱还是很认真的,他们的研究不止于抗爆剂,最终报告中指出:只有一种办法不会发生爆炸,那就是先用普通空气混合燃料开始燃烧,然后再吹入纯氧就会持续燃烧而不是爆炸!这个结论顿时让舰政本部所有的人乐开了花,工程技术上一个小窍门往往就让重大项目豁然开朗!不过,这个“窍门”淘金客认为不太值钱:氧割氧焊工艺中早就应用了这个“窍门”——用的时候先点燃乙炔,再开氧气;用完以后先关氧气再关乙炔!舰政本部应该多向焊工们请教一下。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11)

常见的氧割枪就应用了先空气后吹纯氧的原理

1932年,吴海军工厂鱼雷实验部开始了氧气鱼雷发动机的相关实验,先用空气和燃料混合并点燃,再吹入纯氧,实验进行得相当顺利。贪心的日本人还嫌初始点燃时空气中的含氧量太低,将含氧量提高到60%左右,也顺利点燃!成功的实验极大鼓舞了舰政本部,尽管发生几次死人的事故,但狂热的日本人继续不顾一切地向前推进。

随后发现的新问题是,纯氧发动机的温度比用普通空气要高得多,导致原本用来冷却的淡水消耗量大增,技术人员干脆放弃了淡水,直接用海水助燃和冷却发动机,代价是海水中的盐分在高温下析出结晶可能堵塞管道,但鱼雷本来就是一次性兵器,只要燃料耗尽之前不堵塞,问题就不大!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12)

氧气鱼雷的发动机

纯氧还让相同重量的发动机功率更大——燃烧更高效了。日本向意大利学习,在鱼雷原本平滑的卵型雷头上,增加了一个小小的突起,这实际上是一个空泡发生器,高速运动时这个突起能降低前部海水的压力,让海水提前气化形成空泡,减小阻力——原理与后来苏联的“暴风”鱼雷类似,但形成的空泡很小,远没有达到“暴风”那样空泡包裹整条鱼雷的地步,不过也能大大减小阻力了。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加上“半空泡”技术,让93式鱼雷以50节的最大航速居全世界之首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13)

潜用95式鱼雷,红箭头所指为减阻用的顶帽

另外值得特别强调一点的是,鱼雷使用纯氧燃烧的废气是水蒸汽和在水中溶解度较高的二氧化碳,没有多余的氮气,因此尾气形成的雷迹非常微弱,特别是在夜间,肉眼很难看见,隐蔽性非常出色

1933年初,日本第一型也是世界第一型氧气鱼雷成功试射,尽管还有一些小问题,但展示出的性能令日本海军欣喜若狂,立刻在当年定型为93式鱼雷——1933年是日本神武纪年2593年。经过一些小的改进以后,1935年正式加入日本海军现役,成为战前日本高度机密又高度重视的“决战兵器”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14)

恐怖的重装雷击舰,游戏《大海战》的玩家应该心有余悸

凶猛的“长矛”

这款机密的“决战兵器”性能到底有多厉害呢?跟同期的其它国家鱼雷比较一下就知道了,如下表。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15)

从上表可见,93式氧气鱼雷和其它国家相比,性能指标是压倒性的。射程这一项更是达到了恐怖的40公里!其它国家的主力鱼雷连它的一半都不到,即使和主力战列舰的主炮射程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历史上战列舰主炮最远命中记录是24公里,这意味着93式鱼雷能从容在主炮射程外向战列舰还击!加上非常微弱的雷迹,简单是绝佳的偷袭利器!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16)

在93式鱼雷前,主力舰的射程不再

如此强劲的性能,也难怪日本海军不仅在传统雷击主力驱逐舰上装备93式鱼雷,连其它国家都撤掉雷装的重巡洋舰也不放过,硬是塞进去起码12根发射管,加上制氧机、备用鱼雷以及相关的装填设备,这个重量着实不轻!但日本人还不满意,还将北上、大井两艘轻巡洋舰改成了重装雷击巡洋舰,装上40根发射管(4联装10座),单舷侧能一口气齐射20枚93式鱼雷,只需调个头就又能射出20枚!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17)

游戏CG:正准备齐射的“北上”号雷击舰

当时日本潜艇上还在使用533毫米鱼雷,于是舰政本部趁热打铁,又在1938年投产了533毫米的95式氧气鱼雷,总重1665公斤,装药405公斤,射程达到了12公里@51节!对比前表英、美、德的同类鱼雷,优势也非常明显!此外还研发了更轻型的94式航空鱼雷,但遇到了海水结晶堵塞管道的问题——小鱼雷的管道比较细,很容易堵塞,最后因战事紧张没有继续改进和量产。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18)

95式潜用氧气鱼雷

大显神通

大战初始,如此优秀的鱼雷却没有捞到出场的机会,反倒是不用氧气的特别改装的浅水航空鱼雷在珍珠港大杀四方!航空力量初显威力。偷偷潜入珍珠港的“甲标的”微型潜艇倒是携带了97式450毫米氧气鱼雷,但战果不明。真正轮到93式鱼雷出手时,已经是3个月后的印度洋攻略了,第1个战果是1艘荷兰驱逐舰,还是重伤之后的捡漏。10天之后2月28日的泗水海战中,“羽黑”、“那智”两艘重巡洋舰在12公里的距离上用12枚93式击沉了两艘荷兰巡洋舰,长射程的优势尽显!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19)

“那智”号重巡洋舰

就在同一天,另一艘重巡洋舰“最上”号也朝盟军发射了6枚93式鱼雷,不过这次却闯了大祸——鱼雷没有击中对手,却因为射程够长一路前行,直接闯进了远处的日本运兵船队,击沉1艘击伤数伤,连带船上的日本陆军16军司令今川均中将也落到了水里!印度洋作战结束前,又有数艘盟军舰只命丧93式氧气鱼雷之下。不过,当时日军在印度洋上拥有绝对优势,93式氧气鱼雷的光芒被航母机动战队全面掩盖了。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20)

闯祸的“最上”号巡洋舰

真正让93式鱼雷大展身手的,还是在瓜达卡纳尔岛争夺战的一系列海战中。此时日美双方的航母力量在前一段时间的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中损失惨重,都还在忙着疗伤止痛,双方的水面战斗舰艇在瓜岛的夜间捉对厮杀,异常惨烈,这正是93式鱼雷最合适的战场!如果说萨沃岛海战、埃斯佩兰角海战等双方还是实力相近的话,这次的塔萨法隆加海战,美国人拥有绝对优势:4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对上日本的8艘运送给养的驱逐舰,还有先进的雷达助阵,还特别提醒各舰与敌保持10公里的交战距离!但这个距离显然太低估了93氧气鱼雷的能力了。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21)

日本驱逐舰拥有单舷侧8枚93式鱼雷的齐射能力,红圈中为4联装发射管

日本驱逐舰在美军猛烈的炮火洗礼中,悄悄地用93式氧气鱼雷打了个回马枪!“明利阿波利斯”号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中了两枚鱼雷,一枚炸掉了整个舰艏,另一枚击中了轮机舱,立刻瘫在海面上动弹不得。其后的“新奥尔良”号见状立刻规避,但还是挨了一枚鱼雷。三号舰“彭萨科拉”号准备掩护两艘舰后撤,尽管瞭望哨瞪大眼睛,仍然是毫无征兆地被鱼雷击中,燃起了大火!殿后打酱油的“北安普敦”号是最倒霉的,唯一发现了鱼雷轨迹,虽然努力规避但仍然中了2枚,最后倾覆沉没!原本似乎唾手可得的胜利,在短短15分钟内化为乌有!1艘重巡洋舰战沉,3艘重创!日军得手后迅速撤离了现场。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22)

“明利阿波利斯”号失去了舰艏但逃过一劫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23)

“北安普敦”号被93鱼雷击沉

这次以弱胜强、瞬间翻盘的战斗,惊动了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他专门组织了全面调查,结合之前瓜岛海域的一系列失利,包括“黄蜂”号航母被日本潜艇的95式氧气鱼雷偷袭得手的战例,最后得出结论是日本拥有一种射程超远、威力巨大、隐蔽性非常好的鱼雷!此后的所罗门系列海战中,93式氧气鱼雷仍然给美国造成巨大的威胁,又有1艘轻巡洋舰被击沉!93式鱼雷令美国海军惊恐不已,一时间人人谈雷色变!

力不从心

然而,尽管有如此威力,但93式鱼雷对太平洋战局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即使是前述的塔萨法格隆的漂亮的“回马枪”,最终的结果却是日本舰队赶紧开溜,原定的向瓜岛补给的目标都没有实现!究其根本,还是《孙子兵法》中的那一句“以正合,以奇胜”。战争中要取得胜利,还是要倚仗堂堂正正的战略战术、优势兵力,93式鱼雷这种兵器终究只属“奇”兵,更适合偷鸡摸狗,即便有一些战果,但对整个战局影响有限,远远不能和航空母舰、飞机甚至战列舰相比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24)

孙子兵法更看重“以正合”

93式鱼雷的最大射程尽管达到了惊人的40公里,但航行完这段距离需要36分钟之久!在正常的海战中这段时间足以让敌方军舰航行20多公里!在没有制导系统只能靠直航的年代,这样的远射程实际没有什么意义。即使是以高速50节时的射程20公里计算,也要航行13分钟,敌舰仍然能跑出10公里以上的距离!所以93式鱼雷的长射程只能在夜战、偷袭等情况下发挥作用,事实上哪怕是传统炮舰对决的海战,93式鱼雷也难以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25)

即使是大舰巨炮对决,鱼雷过慢的速度也难堪大用

此外,93式鱼雷的陀螺仪也存在问题,原本应该有8000转的转速,但实际上受限工业水平——主要是精密轴承加工能力——很难达到,导致鱼雷的航行稳定性远低于预期!这对长射程鱼雷来说简单就是场灾难,就如同空有一支射程巨大的狙击步枪,但没有精良的瞄准镜一样!日本海军自己也几乎从来不用40公里@36节的远射程来射击目标!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26)

93式鱼雷的陀螺仪

为了装备93式鱼雷,日舰上还要搭载专门的制氧机、储存和输氧系统,也因此让整舰的易损性变得极差。中途岛之战的最后一滴血就是最好的例证:“最上”号与“三隈号”巡洋舰相撞后两舰拖后,“最上”号撞伤要重得多,但损管军官处置得当——把鱼雷统统射出去了。而“三隈”号虽然仅受轻伤,但没有做相应的处理。两舰在随后面对美军的空袭时,都被命中多弹,重伤的“最上”号反而逃出生天,“三隈”号却因为鱼雷、水雷的殉爆最终成为第一艘战沉的重巡洋舰!由此还能看出,93式鱼雷在海空一体的大战中几乎毫无用处,反而成为危险的累赘!而且这种情况以后还会多次上演,当年舰政本部非加贺藩和加贺藩的鱼雷之争导致“平贺不让”(因倔强坚持而得的外号)出走,但似乎是他才笑到了最后——虽然他是个不喜欢笑的老古板。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27)

被炸成重伤的“三隈号”,还能看到伸出舷外的鱼雷发射管

无力回天

日本人自己也意识到初期研发的偏差,1943年设计了93式3型鱼雷,把雷头装药从490公斤提高到780公斤,相应的氧气舱缩短,射程降到了15公里@50节、25公里@40节,这实际上是承认了当初盲目追求射程的设计思想的失败!然而等93-3型鱼雷真正量产的时候,日本军舰已经没有多少发射鱼雷的机会了——大洋已经被美国人下饺子一样的航母和飞机彻底统治。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28)

93式3型鱼雷减少了射程,增大了威力

气急败坏的日本使出了最后的绝招,读者们肯定猜到了——“自杀”!他们从1944年开始,拆掉93式鱼雷的雷头,保留后半天段增大前半段,装进去一个狭小的座舱和一个骇人的1.55吨炸药的雷头,射程78公里@12节,最大航速30节!这种鱼雷由单人驾驶,出击之前会把座舱焊死,美其名曰“回天”鱼雷。战争结束前,“回天”击沉了29艘各类盟军舰船!以致于日本投降时,美军提出的第一批要求就包含立刻召回海上搭载有“回天”的舰只。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29)

“回天”自杀鱼雷

但日军兵败如山倒,和“神风”吹不起当年毁掉蒙古大军的台风一样,“回天”也终究无力回天。倒是93式鱼雷还在不断地“碍主”,当年被强行要求装上鱼雷的重巡洋舰特别倒霉,“筑摩”、“鸟海”又死于93式鱼雷的殉爆。而当年被寄予厚望的重装雷击舰“北上”、“大井”最后干脆拆掉了所有鱼雷发射管——靠这个是抵挡不了美国的飞机的!可怜当年寄予重望的“决战兵器”,最后落得个抽刀断水也枉然的下场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30)

模型:搭载“回天”自杀鱼雷的潜艇

结语

淘金客说:和日本的许多武器一样,93式氧气鱼雷也是剑走偏锋的结果,某方面性能特别突出,甚至可以说日本那一票“特”型驱逐舰及其后续舰就是围绕如何有效雷击来设计的!为了雷击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以至于在防空、反潜等方面均落后于美国驱逐舰。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31)

射失后冲上海岸的93式鱼雷

这样的极端其实还是基于大舰巨炮时代舰炮对决的作战思想,在航母一统大洋的时代,93式鱼雷就只能沦落到偷鸡摸狗,最后拼死“玉碎”也无力回天。由此可见,非对称作战理论可能能收获一些效果,但战争的最终结果还是如《孙子兵法》所说的“以正合”,氧气鱼雷的“以奇胜”终究不能长久,反而见证了联合舰队的全面溃败。

二战经典海战片大和号(海战史话北斗七星高)(3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