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和洋务运动的失败(为什么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积极对外扩张,并把枪口对准了闭关锁国,落后的中国,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将中国吞并,美其名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1894年,在位于朝鲜的丰岛海域,日本海军对中国中国舰船开始了猛烈的攻击,双方交火极其猛烈,甲午战争正式爆发。这场战争的爆发关系着整个亚洲的局势,对于中日两国都极其重要,双方都投入了最精锐力量。

甲午战败和洋务运动的失败(为什么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1)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各个方面都不弱,但是清廷自鸦片战争后,已然觉得已经落后于人,正在奋力追赶,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学习西方学科,购买西方先进军舰,训练水师,有号称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军,北洋水师,因此对于这一场战争,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双方都是将最精锐的海军以及战舰投入战斗 。

最终,清廷还是战败了。自然,败了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割地赔款,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次战争的失败当然还有更大的危害,那就是间接地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意味着清廷的灭亡。

甲午战败和洋务运动的失败(为什么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2)

自从清朝闭关锁国,与外界断开联系开始,清朝就已经注定落后与于世界,对外,面对坚船利炮的西方国家,清廷已经无力反抗,节节败退,一输再输。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再次入侵贫困潦倒的中国,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仓皇出逃,而清廷能做的依旧只是割地赔款,放通商口岸。对内,太平天国横行,东南半壁江山被起义军占领。朝廷财力不济,八旗、绿营也无力再战。朝廷只得起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组建的地方团练与太平天国作战,局势才得以稳定。 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西方的坚船利炮都给清廷好好上了一课,给清政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西方先进的武器对比,大部分清军所使用的都是大刀长矛的旧武器,稍微好一点的,才能配备长枪。这些长枪,大都是沿用了大明时期的火铳,红衣大炮等,更是有些大刀长矛因为年代久远,已经破烂不堪。首先装备上已经落后于人,再者清政府还有大批的主和派,打不过就割地赔款的人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清廷岂有不败之理。

甲午战败和洋务运动的失败(为什么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3)

就是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朝内部些人认为,应当学习西方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这些人也被称为"洋务派"。以恭亲王为代表,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就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法。他们喊出了"自强"的口号,主张发展军事工业。他们认为只有军事强大了,才有能力去保卫国家。因此也就有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北洋海军等当时有名的军事工业。

甲午战败和洋务运动的失败(为什么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4)

当然,洋务派做的不仅仅只有这些,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人才供给,他们还建立了相关学堂,最著名的当属京师大学堂。用来培训人才,补充力量。作为清廷的希望,洋务运动的最有希望的成就,他们对北洋海军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我们都知道发展军事工业是极其烧钱的,清廷也发现了这一点,而且,当时的清廷还有大量的赔款要进行赔付,在军事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清廷已经无法支付如此大的一笔费用,于是,洋务派又喊出"求富"的口号,开始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单是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一年可为朝廷赚取上千万两白银。由此来看,洋务运动还是很有效果的,是取得了大量成就的,按照正常来说,这样发展下去,清廷还 有可能继续存活下去,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甲午战败和洋务运动的失败(为什么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5)

甲午战争还是来了,清政府还是失败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洋务派大臣开始受到清朝政府和官员的猛烈批评和抨击,李鸿章被直接拔去三眼花翎。他们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已经能够证明,洋务运动走的那条路是行不通的。而洋务派内部,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甲午战争后,接替李鸿章的,也是久历洋务的张之洞。他主动上书,寻求变法。就连李鸿章本人,也上书光绪,力陈"变法求才",否定洋务运动。

可见,甲午战争的失败,对清政府和洋务派的打击之深,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是代表着洋务运动最高成就之一的北洋海军覆灭,也宣告也洋务运动的结束。从长远来看,也是清政府走向覆灭的开端。但是,伴随着洋务运动而兴起的一些民族企业,并没有因此而结束,也算是洋务运动留下一丝贡献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