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称八桂贵州称什么(广西桂八桂及其他别称得名由来)

 一、“广西”得名之由

  考释广西得名,首先要厘清两广的历史渊源。

  现今两广,同属岭南。先秦时期,岭南为百越(粤)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王朝统一岭南,设桂林、南海、象三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桂林郡和象郡。秦末汉初,赵佗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建南越国,现今两广同属南越国。汉武帝平定南越后,于元鼎六年(前111年)将岭南重新划分为九郡,包括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和今属海南岛的珠崖、儋耳两郡以及今属越南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今广西分属郁林、苍梧、合浦三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分设13刺史部,就近监察各郡县。岭南九郡属交趾刺史部[建安八年(203年)后改为交州],治所先在羸阝娄(今越南顺城),后移苍梧郡广信县(今梧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再从广信东迁番禺。吴景帝永安七年(264年),从交州划出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和合浦北部,另置广州。地域相当于今两广大半,交州(主体在今越南北部)和广州由此分治。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分十道,今广西大部与今广东同属岭南道,现今两广整体视为一体的格局至此没有改变。

  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分岭南道为东西两道,今广西属岭南西道,治邕州,今广东为岭南东道,治广州,广西作为单独政区雏形初现。

  宋朝设广南路。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改置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全境及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区为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或“广西”,治所在桂州(今桂林,后改名为静江府),广西因此得名。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总广西二十五州,而边州十七”,首次在文献中使用广西的称谓。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置广西等处行中书省,是广西建省之始。明设广西布政使司,清设广西省,行政区域曾略有调整,但广西的称谓一直延续下来。

  考释广西得名,还必须弄清以“广”析分东西的理据。

  据蒙启鹏编纂的《(民国)广西通志稿》考证:两广的“广”指广信。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苍梧郡·广信》刘昭注:“汉官曰:刺史治县,名广信者,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因广信居岭南要冲,汉代以广信县为交趾、交州刺史部治所,统领岭南各郡。此后,从交州分出广州,广州得名,亦始于此。蒙启鹏认为:“所以名广州者,因刺史治在广信,乃取县名之一字以为州名耳”,“是以广名州,本于广信”,“宋以广名路,亦本于广信也”。以上可备一说。

广西称八桂贵州称什么(广西桂八桂及其他别称得名由来)(1)

广西称八桂贵州称什么(广西桂八桂及其他别称得名由来)(2)

  二、“桂”得名之由

  广西简称“桂”。普遍认为,广西之简称乃是取“桂林郡”“桂州”和“桂林府”之首字而得名。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包括了今广西的大部分区域,这是“桂林”作为行政区划名的最早起源。以“桂林”为郡名,《旧唐书·地理志》解释为:“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立为桂林郡也。”据宋代范成大考证,“桂林”之“桂”为药用的肉桂而不是桂花,《桂海虞衡志》载:“桂,南方奇木,上药也。”岭南种植肉桂历史悠久,早在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前,肉桂就作为药物和香料输入中原,享有盛名。秦始皇将郡名定为“桂林”,主要就是考虑了肉桂这一特产因素。由此,“桂”的概念就由风物特产之名变为地域沿革之名。

广西称八桂贵州称什么(广西桂八桂及其他别称得名由来)(3)

  三、“八桂”得名之由

  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别称中,有很多是“数字 简称”组合,如湖南省为“三湘”,是沅湘、潇湘、资湘的合称;福建省为“八闽”,是因为福建省在宋朝时设有八个地级行政区(包括府、州、军);山西省为“三晋”,是战国时期的魏、赵、韩三国的合称。而广西之“八桂”并非此类。

  据考证,“八桂”之称是从《山海经》中“桂林八树,在番隅东”演变而来的。晋代郭璞注:“八树而成林,言其大也”。这里的“八”,按郭璞的解释,指多而大的意思,“八”用于泛指,而非实数,在现代汉语中亦有“八竿子”“才高八斗”“八面玲珑”“八拜之交”等表述佐证。

  历代文人吟咏多有“八桂”一词。最早出现“八桂”一词为东晋孙绰(314—371年)《游天台山赋》中的“八桂森挺以凌霜”,其后,南梁沈约(441—513年)《齐司空柳世隆形状》中有“临姑苏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嶷”之句,南北朝庾信(513—581年)的诗亦有“南中有八桂,繁华无四时”等等,这些诗句中“八桂”是否指现今广西有待进一步考证。有专家认为,最早以“八桂”称广西的是南朝陈代徐陵,所撰《广州刺史欧阳危页德政碑》载“八桂之土,蛮夷不实,九疑之阳,兵凶岁积”。亦有专家认为,最早以“八桂”来描写今广西地理环境、风物特征的当是唐朝韩愈。他于长庆二年(822年)为出任桂管观察使得严谟送行时作诗《送桂州严大夫》,诗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唐代以后,“八桂”逐渐成为广西的专称。如宋代杨万里为送友人移调桂林主持军政而赋诗《送赣守张子智左史进直敷文阁移帅八桂》,另《赠刘景明来访》载“来从八桂三湘外,忆折双松十载前”。《大明一统志》载 “八桂,广西桂林府郡名”。这是首次在官书中以“八桂”来诠释行政区划名。明代以后,“八桂”成为指代广西的别称。

广西称八桂贵州称什么(广西桂八桂及其他别称得名由来)(4)

广西称八桂贵州称什么(广西桂八桂及其他别称得名由来)(5)

  四、“桂海”及其他得名之由

  岭南地区古称南海,岭南多长桂树,故又称岭南为桂海。广西别称“桂海”,可溯源至南朝江淹诗。江淹《袁太尉淑从驾诗》载“文轸薄桂海,声教烛冰天”,唐代李善注云:“南海有桂,故曰桂海。”南宋范成大作《桂海虞衡志》,以“桂海”冠之书名即出自江淹诗。范成大于乾道八年(1172年)任静江府知府(治桂林),兼广南西路(今广西)经略安抚使,《桂海虞衡志》是范成大根据亲见亲闻,记载了广西山川地理、物产资源、气候和风土人情,被称为广西的博物志。《桂海虞衡志》一面世,以“桂海”代称广西就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并沿用至今,多见诸古籍、文人墨客笔端。周去非《岭外代答》载“南方号桂海,秦取百粤,号曰桂林。”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任广西布政司参议的王士性撰写广西的著述名为《桂海志续》,清光绪十二年至二十一年(1886—1895年)先后任广西按察使、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的张联桂在广西编著有《桂海文澜集》。

  此外,广西别称还有“广右”“岭右”“岭西”“粤西”“西粤”“粤右”等。别称“广右”出自宋代,其时“广西”作为行政区划名出现,因古人崇尚坐北朝南,有“左东右西”之说,因称“广西”为“广右”。与“广右”同义的别称是“岭右”“岭西”。因五岭以南的西部地区为广西地区,故得名“岭西”。“岭西”又因古人以左、右分指东西而称“岭右”,与“广右”名异实同。广西、广东古为“百越(粤)”之地,粤地西部的广西也因此别称“粤西”“西粤”。“粤西”的同义语为“粤右”,这与称“广西”为“广右”及“岭右”与“岭西”的混称同出一辙。

  来源:《八桂地情参阅》(内刊)2020年第一期,作者:梁金荣、周珍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