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秭归脐橙(秭归脐橙后皇嘉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诗人屈原名篇《九章·橘颂》中的“后皇嘉树”,如今成了湖北省秭归县群众的致富果多年来,秭归县以品牌化为突破口,以标准化为抓手,着力推动柑橘产业链品质、品牌、效益循环,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屈原秭归脐橙?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屈原秭归脐橙(秭归脐橙后皇嘉树)

屈原秭归脐橙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诗人屈原名篇《九章·橘颂》中的“后皇嘉树”,如今成了湖北省秭归县群众的致富果。多年来,秭归县以品牌化为突破口,以标准化为抓手,着力推动柑橘产业链品质、品牌、效益循环,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如今,脐橙产业已成为秭归的支柱性产业,全县脐橙种植面积40万亩,产量80万吨,综合产值100亿元,全县90%的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70%以上的人口从事脐橙相关产业,已成为“全国柑橘产业30强县”。秭归脐橙先后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华名果”等10多项国字号荣誉,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更是达到31.36亿元,是国内唯一一个“品牌强度五力”均跻身前10位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擦亮“脐橙之乡”名片

秭归全县70%为山地,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土壤疏松肥沃,酸碱适宜且富含有机质,十分适宜种植柑橘、茶叶等经济作物。1962年,“柑橘之父”章文才在秭归充分调研后便提出,秭归气候、土壤适宜种植脐橙,发展脐橙大有可为,并为秭归制定了良种区域化、品质标准化和果实商品化的目标。1978年,国家首次批准在秭归建设2万亩脐橙出口基地后,章文才又为秭归一次性引进了12个优良品种。经多年发展,1995年,秭归被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实现了柑橘产业的第一次跨越。

1998年,秭归脐橙面临着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时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的邓秀新审时度势,主张大力发展高品质的“新”“特”品种,打造秭归脐橙品牌。同时为解决脐橙成熟期过于集中的问题,邓秀新积极在秭归选育、推广早熟、晚熟的高品质品种,拓展新兴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最终秭归实现了“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四季都有鲜橙上市的目标,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影响力的四季产鲜橙基地,“脐橙之乡”重获辉煌。

七月,走进泄滩乡棋盘岭村,漫山遍野的柑橘树林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有趣的是,橙子摘下后并未马上送往山下,却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辆辆“小火车”上,然后再由这些“小火车”沿着架设在林间的轨道运到公路边。

泄滩乡党委书记郑娇阳介绍,这是智能遥控电动单轨运输车。长久以来,泄滩乡夏橙收采主要靠人力背下山,每年光是收采的人工成本就非常高,而且效率很低,秭归县便采用此项举措提高收采效率。种植户卢永久告诉记者,他家每年可收夏橙4万斤左右。以前抢摘夏橙需雇请40多个工人,用上一整天的时间。但自从装了轨道运输车后,所需的人力和时间都大大减少了。

郑娇阳说,以前受制于采收效率,乡里的夏橙收益一直上不去,甚至出现了丰产不增收的局面。近年来,为解决柑橘下山难、运输难等问题,秭归县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田间轨道运输机。乡里推广运输机后,有效地解决了夏橙的运输问题,成本大大减少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年年增加,夏橙采摘成本每斤下降了0.15元。泄滩乡也是秭归县拥有单轨数量最多的乡镇,截至目前,已建成田间轨道运输机680条、13.5万米,在建190条、3.45万米。

秭归县委书记杨勇说:“拼规模、拼产量、拼投入不可持续,产业链建设的主线是提升品牌价值,品质是品牌的核心支撑。只有不断创新品种、提升品质,才能让脐橙成为秭归永远的‘黄金’产业。”多年来,秭归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脐橙产业的标准和品牌建设,通过市场需求倒逼脐橙产销实现优质优价。与此同时,秭归县还加大研发力度,深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着力开展柑橘品种的选育与良繁。为了让更多新品种、新技术走出“试验田”,秭归县常年组织40多名技术人员走向农村,通过田间、网络与基地3个课堂,常态化开展“农技随访”技术帮扶,做到村村有包干技术人员,户户享受技术服务。

电商助力走出库区

秭归七公主果园生态农业公司车间的直播间里,主播们测评、讲解、试吃夏橙,用“小屏幕”连起“大市场”,推销来自三峡库区的“一抹甜”。

“种得好,还得卖得出,才能真正带动群众增收。”公司总经理付玉军介绍,2022年,公司拓宽了线上销售渠道,同时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产地寄递物流配送,推进寄递物流服务网络与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融合发展,补齐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后一公里”短板,每年可增加300万件销售,带动496个就业岗位。付玉军表示,今年销售额持续增长30%左右,上半年销售额3600万元,预计到年底可以达到8000万元。

自2015年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秭归县一直把电子商务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全县电商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全县电商企业达到2600余家,网店达到8100家,电商从业人员超过6万余人。据统计,2021年仅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秭归脐橙就有20万吨,发货量超1600万件销售额超30亿元,问鼎全国县级线上销售第一。

这些产品又是如何运出去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秭归华维商贸物流园。园区董事长助理向神华介绍,针对秭归物流以农产品特别是柑橘类水果为主的特点,园区创新地将物流集群和电商集群相结合,从建园初期就采取了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协同发展的新型运营模式,吸引了166家电商企业和11家物流快递企业入驻。在这里,园区为电商企业提供了从采购到快递的全流程服务,消费者网上下单后,电商企业可以在园区内就地完成打包。打包后的脐橙会在几分钟内被园区内的快递公司运走,最大程度地提升了运输时效。

打造百亿柑橘产业链

“屈姑集团从2005年建立至今已有17年了,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做柑橘的精深加工,为广大果农保驾护航,让大家种得放心、种得安心。”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本旭介绍,公司目前已实现工业化生产橙酒、橙茶和橙饼等多个柑橘深加工产品,每年为柑农增收1200万元以上。

近年来秭归县持续支持企业加大饮品、美食和文创等橙类产品的开发力度,建立省内首个柑橘深加工全产业链条。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屈姑食品、多美橙等为龙头的脐橙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湖北省首个柑橘深加工全产业链条,年处理鲜果能力超过60万吨,开发出脐橙酒、脐橙醋、脐橙茶等深加工系列产品100多个,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和国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脐橙兴,百业旺。2021年以来,秭归投资1.2亿元兴建湖北嘉橘柑橘农旅融合项目,长江柑橘画廊、脐橙文旅小镇、秭归脐橙文化溯源馆与三峡橙谷离地运动小镇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也在全力推进中。秭归每年发布6条以上休闲农业旅游线路,并围绕宜昌“一标三地”建设目标,讲好屈子故事,将脐橙元素融入城市肌理,打造秭归脐橙世界级文化载体。

“我们将坚持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思维全面提升脐橙全产业链水平,做足做好秭归脐橙特色发展的文章。”秭归县委书记杨勇表示,秭归将持续加快脐橙产业裂变升级,进一步把品种做优、品质做高、品牌做强,奋力把秭归脐橙打造成“两级四地”。“十四五”期间,秭归将进一步打造百亿柑橘产业链,加快建设精品农业强县,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不断提升脐橙产业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分享秭归脐橙产业增值收益,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年均生产总值增速达1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10%。

■记者手记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秭归县因地制宜,选准脐橙产业作为特色龙头产业,在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大力扶持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柑橘深加工骨干企业发展,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推动秭归的柑橘特色产业链越做越强,从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链的完善,也离不开农业市场主体的长期深耕细作。近年来,为实现秭归脐橙产业的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秭归县聚焦产业带动,高度重视柑橘产业的品种、品质和品牌的建设和发展问题,通过“科技强橙”、品质提升、强链延链、标准领跑、“数字兴橙”、文化赋能、品牌塑造行动,进一步放大“中国脐橙之乡”优势,为推动秭归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也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经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