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利润多少(变废为宝80后)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9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田甜 实习生 郑婷介 谢宇)憨态可掬的龙猫、张嘴大笑的青蛙、扬蹄奔跑的呆萌麋鹿……这些由稻草制作的工艺品,正是陈卓琳年入千万的关键。在别人眼中令人头疼的废弃稻草,在她手中却成了致富的法宝。不仅如此,她还成立公司带动家乡204多名建档贫困户就业。

变废为宝利润多少(变废为宝80后)(1)

(陈卓琳公司出品的稻草手工艺品)

今日,记者见到了这个有张娃娃脸的“80后”湘妹子,她说,实现梦想的同时还能成就别人,是她最理想的状态。属于她的“稻草世界”,焕发出新的活力。

变废为宝利润多少(变废为宝80后)(2)

只要有心,废弃稻草也能变黄金

收草、选草、造型、捆草……陈卓琳以焊机为画笔,以稻草为染料。不过一会儿功夫,原本松散的稻草在她的手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一只栩栩如生的麋鹿出现在记者眼前。

“我是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的,这就是我最热爱的事。”大学毕业后的陈卓琳,先后在长沙、杭州等地从事销售工作。但热爱美术的她,不甘心远离梦想与初心。2014年,在热爱的驱动下,陈卓琳选择了回乡创业。

陈卓琳出生于怀化的一个小乡镇,作为杂交水稻的发源地,怀化水稻种植面积广,稻种资源丰富,心思细腻的她很快发现了商机,“小时候家里种了很多水稻,稻草都用来喂牛。现在机械化种植,稻草没了价值,焚烧还会污染空气,我一直觉得很可惜。”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卓琳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关于稻草工艺品的介绍,“我觉得这些工艺品,自己也能做。”想到家乡稻草资源丰富,陈卓琳决心一试。2015年,陈卓琳成立了湖南卓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专心做稻草工艺品的生产与制作。

变废为宝利润多少(变废为宝80后)(3)

(陈卓琳与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合影。 受访者供图)

虽是美术专业出身,陈卓琳对稻草编织制作一窍不通,彼时稻草工艺品在国内甚少,缺乏借鉴学习的样本,只好从零开始探索。陈卓琳寻找民间手艺人,专心学习草编工艺和专业编制技术,再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创新、融合。正是因为她的好学与创新,陈卓琳制作出的工艺品既有传统技艺的精致、又有现代艺术的新颖,在市场上深受欢迎。

田野里的宝贝,打开了欧美市场

如同诸多探索者一般,陈卓琳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得知女儿回家创业的消息,父母第一反应是惊讶,一向乖巧的女儿,怎么会放弃大城市稳定的工作,回到小乡镇?当陈卓琳表明创业是做稻草加工时,遭遇了父母坚决的反对,“稻草在我眼里,是艺术品,可在老一辈眼里,就是令人头疼的废品,用来赚钱更是痴人说梦。”

在家里碰了壁的陈卓琳为了创业四处借钱,均被婉拒,没有人相信一堆没用的稻草可以赚钱。正当陈卓琳走投无路、准备放弃时,父母却转变了心意,“可能是对我的考验,也可能是不忍心我放弃梦想,爸妈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

创业伊始,稻草工艺品在市场上并不被认可,藏在深山田野中的产品始终走不出去,陈卓琳清楚,绝不能坐以待毙。她带着模型及产品图亲自跑市场,认定旅游区和“农家乐”是主要潜在客户,一家一家跑,一家一家谈。

在她的坚持下,稻草工艺品逐渐得到了认可。先后在山东、安徽、浙江、广西等地举办了稻草艺术展,每次展览都能收获不少客户资源。

如今,公司产品卖到了全国120多个城市,走出国门,打开了欧美市场。

推翻“稻草无用论”,环保助农促就业

8年来,陈卓琳的公司收购了30多万吨稻草,不仅解决了当地废弃稻草的处置问题,为当地农民增收,同时还带动了数百人在家门口就业,其中有204人是建档贫困户。

“今年的全国助残日,公司参加了怀化市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现场签约了27名残疾人,主要负责稻草的手工编织。只要领取材料回家就可以居家生产,产品由公司统一回收,在家就能创收。”陈卓琳说,她在实现梦想的同时还能帮助别人,是她最惊喜的收获。

“工厂开在家门口,既可以照顾家庭,农闲的时候来这做做工,还可以增加一份收入,再好不过了。”工厂门口,黄金坳镇尽远村村民张晓花一边捆扎手里的稻草,一边笑着回答,眼里都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一审:黄娟 二审:彭治国 三审:张军)

[责编:胡元媛]

[来源:三湘都市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