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服装是怎么样的(潮汕人这套戏服里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

想象一下,假若下面这些演员没有穿上这些华丽的戏服······

潮汕的服装是怎么样的(潮汕人这套戏服里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1)

潮汕的服装是怎么样的(潮汕人这套戏服里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2)

潮汕的服装是怎么样的(潮汕人这套戏服里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3)

那就不止是整场戏失色的问题了,简直是让人分分钟出戏的节奏啊!

由此可见,戏服对于戏剧来说有多重要!没错,咱们今天要来聊聊戏服。至于什么戏剧的戏服嘛,当然是咱们潮汕人自己的潮剧啦。潮剧戏服品种繁多,从皇服宫袍、蟒袍战甲到众多的少数民族服装,共有近百种之多。

下面,我们就从下面这几个关键词来了解潮剧戏服吧~~

潮绣潮绣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主要流派,传承发展了数百年,具有古老传统和地方特色,绣艺精美细致,构图均衡饱满,画面物象浮凸似雕,色彩富丽堂皇。有人赞叹道:潮州刺绣就是拈花指尖上的艺术。

那么,潮绣遇到潮剧戏服,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潮剧传统的服饰,具有潮绣托底、垫高、呈现立体感的刺绣工艺技法,其配色对比鲜明,装饰性强,将潮绣的刺绣特点溶入潮剧服饰之中,成为驰名中外的“潮绣戏服”。

潮汕的服装是怎么样的(潮汕人这套戏服里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4)

举些例子,衣身以金线绣上大小狮子(谐音“太师少师”)的黑开台(开氅),专为太师和国丈穿用;绣有大小鳄鱼纹样的“红开台”,则是给朝中权贵宦官所穿;穿红蟒或黄蟒的小生角色,必须挂上一个绣有狮子或珍禽、填满金银线的“苫肩”(俗叫“小生苫”)。

潮汕的服装是怎么样的(潮汕人这套戏服里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5)

盔帽则有“射箭眼帽”、“绣状元帽”、“珠笠解元巾”、“痴哥啭”等,这是其他剧种所不曾见到的。

“宁穿破,不穿错”潮剧戏班历来有“宁穿破,不穿错”的规矩,在服饰上十分重视身份区别、官阶区别和等级区别。具体到颜色、式样和图案花纹,扮演不同身份的演员所穿着的戏服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

潮汕的服装是怎么样的(潮汕人这套戏服里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6)

先从颜色来说。金黄色为皇帝(或地位最高的神仙)专有,其他人物不得用,比中蟒袍,常有黄、红、青、白、黑五色,其黄蟒为皇帝穿,朝廷命官穿其他色蟒,如状元、巡按(小生)穿红蟒,廉正的官员(老生)穿青蟒或白蟒,包拯历来穿黑蟒,但一般为奸诈的(乌面)皇亲国戚所穿。这是蟒袍的主要颜色,舞台上根据同类人物,也有用绛红、深蓝、紫红、银灰等的色蟒。

潮汕的服装是怎么样的(潮汕人这套戏服里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7)

就式样来说,皇帝穿龙袍,朝臣穿蟒袍,地方官(州县府官)穿官袍。告老官员及贵绅穿对襟十团帔;学士、公子、儒生穿项衫;小贩、童仆等穿短衣裤。妇女方面,皇太后及各级夫人穿蟒袍;公主、皇妃穿宫衣;贵族小姐及名门闺秀穿古装;老妇穿十团帔、中青年妇女穿对襟花帔村姑、婢女穿彩罗衣裤。武职人物,主帅及大将穿大甲(靠);偏将、小将穿小袖甲或蟒甲;御林军穿武铠(铠甲);武士穿小袖服(箭衣);侠士穿武装;兵卒穿褂衣裤;公差穿公差服;道士穿道袍;和尚穿和尚衣;犯人穿囚衣。

潮汕的服装是怎么样的(潮汕人这套戏服里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8)

戏服的图案和花纹制作,其等级也十分严格。就拿潮剧的官袍来说,在胸前及北背各缀上一块彩绣叫“补子”,“补子”绣上飞禽,武官绣走兽。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溪、八品鹌鹑、九品黄鹂、无品练雀。六品彪、七品狼、八品犀牛、九品及无品海马。蟒,实际上是巨蛇,但舞台上蟒袍的蟒,却有鳞有角,似龙非龙,因为龙是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形象,舞台上不能绣龙,故绣成非龙非蛇的蟒。蟒的形象也分等级,黄蟒的蟒趾绣五爪,朝臣蟒袍的蟒趾只绣四爪。

不过,这些戏服尽管等级分明,却无寒暑四季之分。不论是朝官的蟒袍,还是百姓的项衫、短衣,一年四季均可穿戴。

兼收并蓄潮剧是一个善于“兼收并蓄”、吸取别人长处来丰富自己的剧种,其舞台服饰自然也在不断地自我更新。在50年代末期,潮剧服饰在原来传统特色基础上大力进行改革,不断吸收外地剧种的服饰,创制新的服饰。

潮汕的服装是怎么样的(潮汕人这套戏服里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9)

潮剧1952年参加中南区戏曲汇演,1957、1959年两次上京演出,和全国各大剧种、兄弟剧团互相交流,吸取了人家不少长处。例如,学习京剧的“女被衣”,定名为“京装”;学习上海越剧的服装,冠上“改良”二字,如现今常用的“改良蟒”、“改良官袍”、“改良甲”等,还有许多生旦角色的服装,现在已在潮剧舞台上扎根了。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后至今潮剧服饰的品类已增加近一倍。

衣箱规制所谓衣箱规制,就是全部戏服以明代的生活服饰为基础,参用其他朝代的一些服饰,按其基本式样,归为35类左右,这35类,通过图案、色彩的变化,组成100多套常用服饰,适应于上起秦汉,下至宋元明(清代另设)各个朝代的不同官阶,文武、男女、贫富、老少、番汉等各种人物的穿戴。也就是说,一般戏班的衣箱里,只具备100多套服饰,便可应付所有剧目人物穿用,(清装戏除外)。如果一个剧目设计一套服饰,在现实中并不实际。所以,这些戏服是按类穿用的,比如皇帝穿的黄蟒袍、唐皇可穿、宋皇可穿、明皇也可穿。

潮汕的服装是怎么样的(潮汕人这套戏服里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10)

在50年代以前,潮剧舞台服饰(戏服、盔帽、靴鞋、髯口等)实行衣箱规制。剧团只拥有几只箱子,装上最少最简单的行头,就能转移于各乡村作巡回演出。这种简单而适用的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