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充栋的寓言故事(铜人童)

二莽子/文 雁子/编辑二莽子这回“混”进了“中国散文名家青铜之光三星堆采风行”,混进了三星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汗牛充栋的寓言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汗牛充栋的寓言故事(铜人童)

汗牛充栋的寓言故事

二莽子/文 雁子/编辑

二莽子这回“混”进了“中国散文名家青铜之光三星堆采风行”,混进了三星堆。

一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讲解员在重复着不知重复了几百次的“七大千古之迷”,来自全国各地的散文名家们听得目瞪口呆,看得眼花缭乱,脑壳里更多“千古之谜”顿时像头发一样长了出来:这里不是大象栖息之地,咋会有众多的象牙?这么多印度洋海贝咋来的?这些鬼斧神工的玉璋玉琮是怎么做出来的?稀奇古怪的青铜大神树、大立人、大纵目、金箔面罩,新近发掘的青铜太阳轮、龟背网格等代表什么......作家们个个叹为观止,二莽子却又犯了“职业病”,独独傻傻地死盯着铜人不眨眼睛,和铜较上了真,钻进铜的牛角尖里出不来了。

童年那时,听说铜是臭东西

破“四旧”那时,刚记事的二莽子听说铜是个臭东西。庙里的铜菩萨、铜罗汉都被砸了,房门、柜子上带福禄寿喜的铜扣铜环等饰物都被翘了,人们家里不论是哪朝哪代的铜碗铜瓢统统砸碎,剧团的铜唢呐、西洋长号也是砸了的,短号有点像军号,算是革命的,幸免遇难,但必须刷上红油漆。二莽子最初听到带铜的词是“铜臭薰天”和“破铜烂铁”。

该上学了,没学可上,又没事能做,二莽子就捡废品卖钱。砸烂的菩萨罗汉大块的被大人们抢了先,他就捡散漏的零碎渣,黄的,生绿霉的是铜,黑的,生锈的是铁。铁中硬而易碎的是生铁,如破铁锅碎片、废秤砣等,卖三分钱一斤,比生铁坚韧的是熟铁,如工地的废钢筋、废铁丝节节等5分钱一斤......呵呵,铜臭而昂贵,黄色的叫黄杂铜一块钱一斤,紫红色的叫紫杂铜一块四一斤。

好不容易上学了,赶上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全民皆兵,小学一年级就叫“一连”,二年级叫“二连”......二莽子成了红小兵,兵要练成铜头铁臂,洞要挖成铜墙铁壁。铜,一下子又变成香馍馍了。

那时,常有人爬上电线杆子去偷割电线,逮到了就被关监判刑,没逮到就把电线架在火上,烧剩下的铜芯线当废铜卖。直到后来用光纤通讯了,还有人偷,忙了一夜,网络遭到严重破坏,偷者一无所获,管理者哭笑不得,只好沿线挂满“光纤无铜,偷去无用”的“科普”牌牌。

现今,人们更加稀罕铜,一听说哪儿有铜矿,人才、技术、资金都往那里跑。

中学那时,听老师各念各的铜经

语文老师秦舜耕摇头晃脑地吟唱唐朝“诗鬼”李贺的《铜驼悲》和元代关汉卿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津津乐道:铜打铁铸、铜心铁胆、铜琶铁板、铜驼荆棘、铜唇铁舌和大腿上绑铜铃——一路响当当的,鸡毛敲铜钟——不响(想),半边铜钱——不成方圆等等带铜的成语、歇后语,讲三国曹操与铜雀台的故事。

历史老师任朝阳说,人类历史经历了石器时代、红铜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红铜时代又称铜石并用时代,介于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过渡时期。青铜时代是人类利用金属的第一个时代。

他还说:之所以古人先用铜后用铁,一是因为天然铜(也叫红铜)比天然陨铁石质地软,易加工,所以最早出现的铜器就是用天然铜制成的。二是孔雀石(铜矿石)颜色呈翠绿,比铁矿石易识别,好找。三是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发明了制陶技术,窑温可达1000多度,超过了铜的熔点1083度,但远低于铁的熔点1536度。

在物理老师任施恭眼里,纯铜是柔软的,切口呈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延展性好,导热导电性高,是电力、电信、电子元器件最常用的材料。铜可以组成多种合金,如黄铜(铜锌合金)、白铜(铜钴镍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等,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工业和建筑业常用青铜和黄铜。

化学老师刘云林在黑板上大书特书,铜是一种过渡元素,比重为8.96,属重金属,原子序数29。铜的活动性较弱,铁单质与硫酸铜反应可以置换出铜单质。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物存在。二价铜盐是最常见的铜化合物,其水合离子常呈蓝色,而氯做配体则显绿色,是蓝铜矿和绿松石等矿物颜料的来源。

听了老师们念铜经,二莽子好像对铜很懂了,又好像很不懂了。

从业以后,听到铜的私密自述

二莽子长大就业,干了有色金属这一行。老话说,变了泥鳅,就莫怕泥糊眼。他常年跟铜铝铅锌镍锡锑....几十种有色金属打交道。铜是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中最常用的,国家有色金属产业政策就是要优先发属铜和铝,二莽子和铜交往最多,还成了铜的好哥们。

多年来,铜领着二莽子先后到中国铜老大——江西铜业的德兴铜矿,亲眼见识了仅车轮就有三、四米高的巨型运矿车,在桂溪冶炼厂堆满金砖的“黄金屋”(回收铜矿中伴生金)大开了眼界;到中国最古老的铜矿湖北铜绿山,看到了古人是如何采铜、炼铜和几千年前的矿冶渣;去过西南最大的云南铜业感受现代闪速熔炼;还跑遍了省内的大大小小铜企业的旮旮旯旯;在洪雅瓦屋山找到了汉文帝赐邓通铸铜钱的钱窝子......铜陪二莽子一路走来,还向他透露了好多“小秘密”:

我很有钱财。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也统一了币制,规定只能采用外圆内方的方孔铜钱,从此我就是财富的象征,一直到清末,人们都尊称我“孔方兄”。民国也有铜币,叫铜圆,包括现在伍角硬币也是铜的圆的,只是没有方孔了。

我很有才艺。考古学家已找到数以万计的历朝历代的青铜艺术品,1965年在成都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嵌错赏宫宴乐铜壶”就是一件非常精细的艺术珍品,上面刻画了200多个各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在河北满城出土的错金铜熏炉、长信宫灯和广西合浦出土的凤灯等,都是罕见的铜质艺术品。1954年在陕西长安出土的扁钟,是西周时期的老货。现今,不论是交响乐团,还是民乐乐队,铜乐器都占了半匹江山。更不用说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铜画铜雕铜饰品了。

我很有人缘。唐太宗李世民不离我左右,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铜还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通常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体内含铜75-100毫克,人体缺铜会出现贫血,关节炎等疾病,还会导致舌头功能下降。缺铜的人可多食含铜量高的食物,如牡蛎、牛肉、肝、巧克力、萝卜、菠菜等。

铜还悄悄告诉二莽子:你家住房的各种管道,各种电缆和电线、配件、装饰器件等都要用我。你家里和你随身的电器、电子用品也少不了我。你开的汽车,坐的火车、飞机更不能没有我。眼下俄乌交火,子弹、炮弹、枪炮零件等没我都不行,每生产300万发子弹,需用13-14吨铜......

听铜说了这么一大堆,二莽子对铜翘大拇指:看来无论是军需还是民用,没你真还不行!

今朝直面,考问铜人5W问题

二莽子上大学时,一心想发现新元素,对考古既不懂,又无兴趣。在川大博物馆第一次听说三星堆,压根就没往心里去,没想到今天三星堆如此火爆。

随着三星堆发掘出的文物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与别处的不同,人们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专家的各种疑惑和猜想也越来越多,民间爱好者感觉越挖越玄乎,越挖越诡异。什么“七大千古之谜”、“十大谜团”、“六大未解之谜”、“七个神谜符号”、“十大灵异事件”......难道真是外星人干的?

二莽子对考古至今都是外行,众人对三星堆的疑惑也是他的疑惑,而且他还是青铜大立人的粉丝。今天终于直面铜人了,他突然萌生要采访铜人的欲望,竟按新闻报道5W原则,向铜人提了五个莽莽的问题:

第一个W(who)你是谁,你的爸爸妈妈是谁?

第二个W(why)因为什么铸造了你?

第三个W(where)你出生地在哪里,炼青铜的矿石来自哪里,矿冶渣在哪里?

第四个W(when)你何时出生的,你何时被埋在这里的?

第五个W(what或how)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咋被埋的?

讲解员忙向二莽子解释,这五个问题青铜大立人都心知肚明,但是他已被埋了几千年,已习惯缄默了,已不会开口说话了!

难道真要成为千古之谜,要永远神秘下去吗?二莽子不甘心!

对第一个W,有人猜铜人是古蜀人?古彝人?古羌人?古印度人?古伊朗人?古埃及人?也有人说他和他父母都是外星人,甚至有人说他根本就不是人,是艺术的夸张。

二莽子突发奇想,要像人们做亲子鉴定一样,对铜人化验DNA,测测遗传基因。他感觉矿冶渣是值得探寻的东西。铜矿石经高温冶炼,得到青铜和矿冶渣,二者都不会烟消云散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湖北铜绿山的古矿冶渣至今还在),找到矿冶渣,就找到了铜人铸造的地点。

关于矿石来自哪里,现在有说来自广汉附近的彭州(原彭县铜矿)、也有说是省外云南、湖北,甚至联想到印度、伊朗、埃及等地,据说已检测到“异常铅”和锌含量超级低的一些信息,为探索矿石来源拓展了思路。若对找到的矿冶渣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各种成分含量,也可能追踪溯源铜矿的来源,成为解开“千古之谜”的金钥匙。

对第四个W,二莽子在大学学过碳14测年法,美国人威拉得·利比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发明了根据碳14的衰变程度计算样品年代,这一原理通常用来测定古生物化石的年代,因此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用此法检测三星堆发掘出的生物残骸(树木、骨头等)样品,可以测出生物死亡的时间,也有助于分析判断三星堆文化被埋的时间,据说这事正在进行。

二莽子渴望随着考古范围的扩大和深入,随着各种现代的探测检验技术进步和在考古中的广泛应用,三星堆遗址与金沙、盐源遗址,三星堆文化与古蜀国文化、中原文化、红山文化、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等等究竟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得到明确可信的解答。

现在从三星堆发掘的东西,专家认为主要是祭祀相关的文物。二莽子以为,一个古人群绝不仅仅只有祭祀活动,一定还有很多生存生活活动。也许现在发现的祭祀场所和物品,只是三星堆文化或三星堆古人群活动的冰山一角。二莽子坚信,在不久将来,铜人一定会开口说话的,在二莽子有生之年,铜人一定会明白无误地回答这五个W。那时,万众瞩目的三星堆“七大千古之谜”,以及“十大灵异事件”等疑惑和谜团终将大白于天下!

作者简介:

二莽子,本名张忠辉,四川南充人,1982年四川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毕业,先后在核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研究单位工作十余年,在四川省工业部门从事管理工作28年,近年以张忠辉和笔名晓林、二莽子陆续在省级和国家级报刊发表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数十篇,并有获奖。出版了散文集《树下读叶集》。高级工程师,高级注册咨询师,《中国有色金属》杂志特约记者,2020年底从巡视员任上退休。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即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