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 如此美丽(世间万物颜色有道)

秋韵已深,世间进入了万物炫彩的时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世间万物 如此美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世间万物 如此美丽(世间万物颜色有道)

世间万物 如此美丽

秋韵已深,世间进入了万物炫彩的时节。

这个时节的山野,都似上帝打翻了调色板,红叶漫谷、黄叶翩跹,肆无忌惮地渲染着山林,因此生出了落英倾城、层林尽染的唏嘘。

不觉想起王勃那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来,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暮山紫,那是何等旷世绝美的浪漫色彩呢。

蓬莱阁有题诗“万里夜看阳谷日,一帘晴卷海天霞”,这是一种似白而微红的颜色,海天相接,彩霞淡抹,夕阳向晚,那是一种能融化人心的温柔绝美之色。

欧阳修笔下的“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更是意境空灵、色彩隽永。

除了暮山紫,海天霞,天水碧,还有松霜绿、佛手黄、明茶褐、黄白游,凝夜紫,相思灰,十样锦,这些颜色是不是光听名字就惊艳到了呢。

早从《诗经》中就可追溯到颜色描写的唯美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皎皎白驹,在彼空谷”,“裳裳者华,或黄或白”……古人描绘颜色的词语,如天缥、松花、葱青是具象的,而沧浪、青青,暮山紫等则是意象的,可见颜色之美,早已沉醉在人们眼眸里,沉淀在人们脑海中。《尔雅》是最早的词典,其中颇为微妙的是,用小、窃、盗表达浅色。窃蓝就是浅蓝,而盗骊就是浅黑色,汉字真的是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中考据了384种中国传统色。根据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与色彩对应提取色谱。染物色中仅一蓝色系就有鱼白、玉色、月白、深蓝、宝蓝、石青、红青、元青等诸多颜色。而杏黄、柿黄、生沉香、秋香都是灵气的黄色系;藕荷、贴紫、真紫、清莲隶属优雅紫色系;水红、桃红、大红、鱼红是尊贵的红色系。

秋香,是具象的缃色与意象的秋意共舞;月白,是月光洒下一片青白;绿云,是女子晨起梳头,乌中透亮的发色;还有妃红、苍青、朱酡颜、藕丝秋半……这些颜色也是美得不可方物。这些颜色的名字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渗透着古人的无边遐想和深邃智慧。

文人眼中的色彩富有无限诗意和唯美。曹雪芹是色彩美学俊彦,《红楼梦》中颜色的描写点燃了人物的灵魂,器物、景物、食物等一经颜色渲染更是美到极致。怡红院室内不是“五彩镶金嵌宝”的雕空玲珑木板,就是“彩绫轻覆的小窗”,怡红体现了宝玉的“爱红”。潇湘馆的翠竹清幽,苍苔白露映衬出黛玉的清冷出尘的心境,暗幽的绿境摇曳着黛玉的深深心事。“怡红快绿”的热闹,竹影青苔的冷寂立时烘托出人物性格的鲜明。

黛玉无依,幸有贾母疼爱。何以见得呢?贾母见黛玉的窗纱旧了,着人换软烟罗。“这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地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这软烟罗连王熙凤和王夫人都未曾见识过,甚至怎么用才适合也不清楚。贾母口中的软烟罗只是在豪门大户中方可得,如此“和璧隋珠”的稀罕之物,贾母要用来给黛玉换窗纱,其对外孙女的关爱可见一斑。

泱泱华夏五千年,自夏代、秦朝崇尚黑色,周朝、汉朝崇尚红色以后,隋朝开始即以黄色最为高贵,黄色在五行中为土,土为尊,象征中央,因此,这种风气一直延用下来,直到封建王朝结束。皇家礼服中有一种“柘黄”,宛如艳阳,令人不敢直视,彰显权威。帝王祭祀时穿的礼服是上玄下纁。玄是太阳要出地平线时透过云层的光,黑中透红;纁是太阳落下地平线折射出的光,是赤中有黄,彰显肃穆和敬畏之心。

朝臣于隋代前基本着黑色朝服。以明朝为例,六、七品穿青色,八、九品穿绿色,四、五品的官员可以穿红色,三品以上穿紫色。可见青色绿色乃低级阶色。白居易的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就是在感慨自己的身份低微。而布衣百姓以白衣为主,因为白色衣物不需染色,造价低。古代的妓院被称作“青楼”,古人眼中,青色绿色是低微的颜色,因而青楼中的侍者多要裹绿头巾

……

山川日月、草木鱼虫皆是古人笔下的风雅情怀。文人抒情,画者抒意,颜色的曼妙皆生花于妙笔之下。绘画艺术色彩中最令我惊艳和震撼的当属敦煌壁画和藏族的唐卡。

敦煌石窟以其精美的壁画和塑像令人震撼,石窟艺术绚丽多彩是因为使用的颜料种类丰富。敦煌石窟不仅是世界上伟大的艺术宝库,还是一座丰富的颜料标本博物馆。敦煌壁画颜料大致可分矿物质颜料,如朱砂、石青、石绿、赭石等,这些颜料大都永不变色;其次为植物质颜料,如藤黄、花青、胭脂等,画在壁画上年代久的话会变色;再者为动物质颜料,如贝壳粉等。许多壁画和雕塑历经千年风蚀仍灿烂夺目、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藏传佛教用具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莫过于唐卡。繁冗的制作过程,繁复的色彩,精致的细节让每一位观者不仅惊鸿一瞥,也更心生敬畏。但你也许不会想到,在一幅运用了少则三四十,多则上百种色彩的唐卡中,有着绘制者对色彩运用的执念。

唐卡的色彩就是唐卡的灵魂,这些明艳的色彩不仅在宣扬着佛家的慈悲与普度众生的教义,更表达着一代代唐卡画师内心最真实的尊崇和敬畏。为了采集适宜绘制唐卡的原料,画师寻遍藏域高原,不惜涉险深入矿洞,攀岩走壁,只为完成心中那份对色彩的虔诚诠释。

……

回到秋阳蕴暖、锦色万千的现实世界里,携三两好友于秋色里提篮野餐,心底荡着的都是浅悦清欢。这个时节百蔬盈翠、百果斑斓,一席的柿橙莓蓝、瓜翠果红,目之所及美了眼、醉了心。即或没有人间烟火,只是这诱人的食物的色彩也足以抚慰人心。

玉色的镂花旗袍,藕丝秋半的提花流苏外套,天水碧的网纱长裙,凝夜紫的毛衫,十样锦色的书签,宝蓝色的建盏,痴迷于这世间的万般缤纷、千种斑斓,才会觉得心生眷恋和感动,才会感念诸多美好,才会有了这世间万物、颜色有道的无限感喟和万千嗟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