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作品(2022年的主要作品)

〔札记〕李建学

2022年过得稀里糊涂,总体比较消沉;万字以上的作品,一篇也没有写出来。

全年写出各类文字140篇,也就20万多一点。主要是阅读札记和散文,读书的时间比写作的时间多。静不下来,有些心灰意懒。

发表越来越难,直接打击了写作的积极性。写出来的东西,总感觉没意思,担心没人读,也就写不下去了。

2023年作品(2022年的主要作品)(1)

(网上看到有朋友以我的长篇散文《陪母亲说话》完成的书法作品,很是欣慰。)

小说方面,以故乡为主的“水头镇”系列,写了几个精短篇章,都不长。以石油为主的“玉字辈”系列,才写了两篇,都没什么进步。后来以讲段子的方式,写过一组“实验”小说,一笑了之。

散文方面,快四年没有回老家了,今年相继写出十几篇怀念故乡的文字,总体接近3万字,为多年之最。有的篇章在“美丽元龙”公众号上播发,能够引起一些共鸣,特别是能引起早年天水县五中(元龙中学)校友的讨论,令人欣慰。

主要作品及发表获奖情况:

1、1月2日,小说《放学路上》荣登《文艺轻刊》2021年年度文学奖榜单,共10人。7日收到获奖证书,这个1480字的精短小说,为“水头镇”系列网络版。

2、2月9日收到样刊,小说《过年》发《北斗》2021年冬卷;原文发表,约11140字。

3、4月6日收到样刊 ,小说《郜玉梅》发《地火》2022年第一期,5100余字。

4、5月26日收到样刊,小说《过年》再发《长庆文学》2022年第一季;原文发表,配发作家何喜东写的评论《心怀悲悯书写生活本色》。

5、6月14日收到样刊,精短小说《井儿》发辽宁《现代班组》字。

6、6月24日,短文《读书喝茶从容老去》发《长庆石油报》周末版文艺副刊。

7、7月15日,阅读札记《十六封书信构建的故事》发《中国石油报》“北方周末—悦读”版;原名《<山茶文具店>的启示》,1190字。

8、8月5日,阅读札记《十六封书信的故事—读<山茶文具店>有感》,再发《长庆石油报》周末“书画摄影”版“品读”栏目。

9、8月19日,精短小说《穆家的婚事》发《文艺轻刊》;“水头镇”系列,1580字;8月23日,再发网易新闻“文艺百家”。

10、9月17日看到目录,评论《黑色的金子》发《地火》2022年第三期。这是我给青年作家何喜东写的小说评论,以短篇小说《黑金》为主点评,全文2530余字。

11、9月18日收到样刊,散文《秦椒出天水》发《天水人防》2022年第二期;全文1650余字,我的乡情系列之一。

12、9月20日,评论《<黑金>:黑色的金子》发“中国作家网”,略有改动。

13、9月26日见到样刊,散文《露头剖面专题片》发《长庆企业文化》2002年第二期;2175字,配早年拍摄剖面现场图片3幅。

14、10月24日收到新书,小说《田玉川》入选《宝石花开新时代——2021长庆文学作品精选》,由三秦出版社出版。

15、11月28日,精短小说《秃驴》发《文艺轻刊》;实验小说,810字。

16、12月8日,精短小说《揪辫子》发《文艺轻刊》;实验小说,500字。

17、12月17日接到消息,短篇小说《单玉雄》发庆阳市文联《北斗》第四期;“玉字辈”系列,6145字。

18、12月26日,散文《元龙的村庄》获第二届“元土杯”美丽乡村全省(甘肃)散文大赛二等奖;这篇13425字的散文,由《石谷川》、《李家沟》、《靳石下》和《车坪里》等4篇书写故乡的文字组成。

2023年作品(2022年的主要作品)(2)

(这幅老家村口的图片,引发诸多回忆。这条上中学的坡道,整整走过6年。感谢作者,书写故乡。)

2022是小说写作最差的一年,惭愧。

2023年,还是要立足于写;多写一点,勤能补拙。

不要急着发表,就写给自己看;写出心平气和,写出文学追求。讲好熟悉的故事,努力寻求新突破。

2022年12月28日晨于西安•家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