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1)

上图前面为程玲仙 身后站着从右为李秋梅(毛毛旦徒弟)、许石青、严翠红、张美英(鹿儿红弟子)、程平(程玉英之子)、李玉环(盖派传人)、高振业(说书红之子)

对于许石青这个名字,有些人不了解,要说起《下河东》、《三上桃峰》 ,或许大家就了解了。许石青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剧作家、导演,在晋中的众多剧目中,肯定会少不了许石青这个名字,他参与创作排演的剧目,多数成为了经典。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2)

汾水河畔唱响晋曲之魂 许石青武凌霄

一九九四年的秋天,时任孝义市文联主席的马明高在《许石青传》序言中这样写道:无论晋豫秦,还是川冀蒙,何人不知《下河东》。《三上桃峰》引发全国性大批判,两度遭难,蒙冤受害,更是无人不晓。晋人说起《游西湖》、《樊梨花》、《明公断》,皆眉飞色舞、神情盎然。“炮制”编导上述大剧好戏之儒,非外埠之士也,乃孝义东许人许石青先生。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3)

这年秋天是许石青先生从艺四十周年暨七十寿辰之际,一副“上桃峰下河东桃李芬芳誉满三晋大地 四十载七十度高朋满座共祝古稀福寿”道尽了许石青先生一生的心血。

许石青,原名许士诚,出生于1925年孝义市西南方向的一个村落里。自小家境贫寒的他,农忙时经常帮母亲下地劳动。因他天资聪明,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五经四书,孟子论语他学得滚瓜烂熟。良好的古文基础,为他以后的剧本创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942年,年仅17岁的他为生活所迫辍学到孝义兑镇高小当了教员,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汾阳铭义中学。毕业后,回到孝义县组织学员利用假期演出,一炮打响,轰动城乡。1950年,县里以文艺班为主体,成立了孝义县文艺宣传队,他担任队长兼编导,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人才。也就是从这时起,许石青正式步入了艺术的殿堂。在这个殿堂里,他奉献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和年华,奉献了自己满腹的学识和才华。在这里,他奉献了自己对艺术追求深切的情,直至白发苍苍;在这里,他奉献了自己对艺术探索执着的爱,春蚕到死丝方尽……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4)

1952年,他调任孝义县文化馆任副馆长,除了搞好群众文化等本职工作外,还兼管剧团工作。此间,他努力发掘人才,积极扶植新秀。期间,青年演员张鸣琴,在他的培养和指导下,由唱旦角改为唱胡子生,于1954年在文水县城演出时,一鸣惊四座,满堂喝彩声;青年演员侯玉兰在他的辅导下,苦练基本功,成了剧团的台柱子,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戏剧中的每句道白每句唱腔他都要精雕细琢,仔细推敲,不轻易放过。实在不行就手把手地教,一字一句地教,直到满意为止,演员们常常私下议论:“一上台,许老师总是虎着脸,瞪着眼,既细又严,口说不停,手脚不闲,演员没累,他倒累得呼哧呼哧。”因此,大家都对他敬畏三分,可是一到下场,他就像一位慈眉善目的兄长一样,谁有个头疼脑热,他总是关怀备至。因此都说他是良师,也是益友。这些后来响彻三晋大地的名角,他们在台上的一字一句,一招一式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在这些高徒背后,站立着的都是这位不计名利的老师,他常常自慰:徒弟台上唱红,师傅乐在其中。后来的学生程伶仙、丁艳霞、王爱爱等一代名角也在许石青甘当人梯的指导下,红极一时。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5)

1972年,许石青回到家乡,任孝义县碗碗腔剧团的编导,1979年文革过后又调到吕梁地区晋剧团任团长,期间仍不忘培养新人,扶持新秀。据不完全统计,许石青为培养文艺人才,共组办过各种类型的文艺班、演员培训班、编导班、青年团(队)共七期,培养人员达350人,他亲自授课,亲自编导大小剧目,使受训人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演技水平。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6)

许石青从事戏剧工作四十余年,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着自己所挚爱的艺术之树,在他的劳作下,这株艺术之树开出了绚丽的艺术之花,挂满了丰硕的艺术之果。许石青共创作现代戏、新编古装戏、整理改编传统戏30多个,其中27个搬上了舞台,可谓硕果累累。其中与他人合作的《三下桃园》、《三上桃峰》以及《游西湖》、《下河东》等4个戏曾轰动戏剧界,蜚声全国。1980年,《下河东》等戏在北京演出期间,场场爆满。剧场观众情绪沸腾,每场掌声达二十多次,盛况空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录音录像,向全国播映。中国剧协、北京市剧协联合召开座谈会,《北京晚报》详细报道了座谈情况,座谈会上大多数人认为剧本主题深刻,矛盾集中、情节安排适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媒体相继发表评论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以《三晋乡音弥京都》为题,向全国报道、推荐。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演出之后,他说:“你们这个戏改得好,排得好,演得好!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发人深思的问题,很有道理,是个好戏!”而《三上桃峰》的影响之大更是为人所共知,甚至引起了国际上的注目。山西省地方志编撰办公室出版的《山西概况》文艺部分中写道:“在‘文化大革命’中,山西文学艺术成为重灾区,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身处逆境却毫不消极,潜心创作出无愧于人民的好作品。如晋剧《三上桃峰》”。

戏剧界的行家们认为他所创作的剧本皆属正剧,主题鲜明,开掘较深,语言雅而不俗,流露“传奇”词作之风;人物步步深入,发人深省。他排导的百余个剧本,显示了他的导演艺术风格,善于在总体构思中把握构成戏剧冲突的环节悬念,猎取干净洒脱的艺术效果。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7)

1999年12月,许石青病逝后,孝义市委、市政府以及吕梁地委宣传部、吕梁行署文化局为其举办了追悼会。文祖孔子曰:君子厚德载物。许石青在一生的编导过程中,以苦作舟,以勤为桨,一生都在向成功的彼岸搏击,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不断学习。(武凌霄)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8)

这出戏是王爱爱调省晋剧院的导火索,也就是这出戏之后被上级领导点名调走的,在这出戏里,程玉英、程玲仙、王爱爱联合出演,导演许石青指示王爱爱在演唱时要用程玉英的唱腔,可见其远见卓识。这也是王爱爱调山西省晋剧院前在晋中演出最后一出戏。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9)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10)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11)

晋中版《三下桃园》

《三下桃园.》首创版本是晋中青年晋剧团演出本,兹录当年演出“说明书”如下:

晋中区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

晋中青年晋剧团演出 三下桃园(根据人民日报通讯《一匹马》编剧) 编剧:本团集体创作执行导演:方彦、许石青 执笔:杨孟衡、许石青美术设计:李雪风、田树苌 导演:本团集体导演音乐设计:王克勤、尹士秀

一九六五年十月·榆次

这份说明书明确标明《三下桃园》文本的执笔者是:杨孟衡、许石青。主要演员有侯玉兰、杨录光、雷丰年等。降经元也在其中出演了角色。据介绍这段唱腔有录音,张鸣琴在剧中饰演县长,一段唱腔就叫了好。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12)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13)

从《三下桃园》到李旦初的《三上桃峰》,省团的《三上桃峰》到“大毒草”,这场文艺界的轰轰烈烈的大批评,波及了全国。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14)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15)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16)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17)

《下河东》这个本子,成了晋中的首演剧目,经久不衰。

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介绍:山西戏曲人物剧作家许石青(18)

许石青(1925年-1999年),生于孝义市东许村。一级编导。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历任孝义县文化馆副馆长、孝义县新艺剧团指导员,晋中剧团、晋中青年团编导、编导室主任、副团长,孝义碗碗腔剧团副团长、编导,吕梁地区晋剧团团长兼编导,吕梁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兼吕梁剧社社长。1997年被吕梁市授予“吕梁人民艺术家”称号。

许石青编剧、导演历史剧、现代戏二十三部,改编整理传统戏十部,排导过的戏七十二部,其中编导的《下河东》、《三下桃园》、《三上桃峰》、《游西湖》、《救裴》等剧,蜚声中外,引起社会很大轰动,受到中央领导人及专家的好评。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均录音录像向全国播放。全国剧协、北京剧协联合召开了座谈会,《人民日报》、《戏剧报》、《人民戏剧》、《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报刊发表文章称赞。多个剧目入选《中国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戏曲、曲艺词典》,《剧本》、《火花》等杂志发表剧本和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单行本,多部作品获奖。

永远的许石青,永远的《下河东》,关注晋中剧团的人大多看到许石青这个名字,对于他对晋剧的贡献也许不会太了解,也不知道是名角遇到了他,还是他慧眼识才,程玲仙、王爱爱、侯玉兰、张鸣琴等这些名家与许有什么关联,历史也需要梳理,慢慢展开你就会对戏曲背后的历史也有了兴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