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到底是一种什么概念(死和亡)

中国是一个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其中作为语言符号的“汉字”,在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汉字体系中,很多文字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已经变化了模样,甚至有些汉字的意思也被混淆。

在我们现代汉语中,“死”和“亡”都可以理解为一个意思,即死去、离开人世、终止生命,说白了就是肉体和精神的消失。要知道,“仓颉造字”之初,每一个汉字都有它们自己的来源和意义,后来经过时代的变迁,人为的变动,汉字的很多意思都发生了改变,而“死”和“亡”这两个字,最初的意思也并不是一个意思。

死到底是一种什么概念(死和亡)(1)

“死”最早出现的文字形式是甲骨文,其本义指生命终止、结束,后来引申为没有生命特征、不活动的、行不通的、搏命的、不可调和的等等。在《说文解字》中,“死,澌也,人所离也”。“澌”即是“尽”,“人所离也”即是形体与魂魄的分离。所以说,“死”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单纯指生命的消尽。

死到底是一种什么概念(死和亡)(2)

“亡”本义是逃离、出走的意思,古时同“无”,即是“没有”,最早也是出现于甲骨文。据资料记载,“亡”还读作(wú),读这个发音时,意思为过去的、没有的。因此“亡”这个字并没有终止生命的意思,也没有彻底消失的概念。有个成语叫作“亡命之徒”,就是指冒着生命危险,做了违法或是非常危险的事,被缉拿追捕的逃亡之人。从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也可以理解“亡”为何意了。

死到底是一种什么概念(死和亡)(3)

那后来为什么人们渐渐把“死、亡”放在一起使用呢?那是因为古人比较忌讳“死”这个字,一般不会随便说出口,尤其是对待享有尊位的人,更不能轻易说“死”。比如说皇帝死了叫做“驾崩”,诸侯死了叫做“薨”,大臣死了叫做“卒”等等。

死到底是一种什么概念(死和亡)(4)

在冷兵器时代,士兵经常上阵杀敌,基本上都是九死一生,有去无回,因为“亡”有离去、没有的意思,于是人们就把牺牲的士兵称之为“阵亡”。咱们说了,“亡”有“逃离”的意思,而战场之上,肯定会有一些逃兵,由于古代信息闭塞,无法追踪,于是那些不知所踪的士兵,也被称为“阵亡”。后来“死”和“亡”就渐渐的混淆为一个概念,于是人们干脆直接把生命的消失说成“死亡”。

死到底是一种什么概念(死和亡)(5)

因此说,其实“死”和“亡”最开始的时候,根本不是一个意思,是因为后人对两个字义的混淆,渐渐地变更为相同的概念,了解之后涨知识了。对于这两个字的本义,各位读者还有什么解释和看法,欢迎来评论区留言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