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最后嫁给贾雨村是误解(钗于奁内待时飞)

薛宝钗最后嫁给贾雨村是误解(钗于奁内待时飞)(1)

一部《红楼梦》未完,让后世读者充满了遗憾。故事将如何发展,主要人物或者次要人物会有怎样的结局?这一切,都让我们浮想联翩,猜测不已。

对于书中的三位主角的命运归宿,似乎已经基本被认定:黛玉去世、宝玉与宝钗结婚后出家,然后宝钗独生空房寂寞一生。

一直我也是这么以为的,偶然我看到有人猜想,薛宝钗最后嫁给了贾雨村!不觉大惊,觉得这么可能?完全不可能啊!

细看猜想的依据是,开篇第一回,贾雨村风尘困顿,寄居于葫芦庙,写了一副对联:“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贾雨村表字时飞,“玉”是黛玉,她希望自己能够“善嫁”,嫁给自己喜欢的宝玉。“钗”自然就是薛宝钗,她在等待“时飞”,这不就是贾雨村吗?

初读这个猜想依据,我觉得十分牵强可笑,翻遍全书,也没见到宝钗和贾雨村没有丝毫交集(不像黛玉,贾雨村是正经的黛玉老师),贾雨村年岁大宝钗很多不说,他还有个“扶正”的夫人娇杏。这怎么可能呢?

当然,如果作者一定要这么安排,娇杏不是问题,她随时可以“病逝”。至于年龄差距更不算啥,小说到后半部分,贾雨村已经升到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并且“参赞朝政”,已经成为朝廷大员了,如此高官,再加上薛家败落,宝钗嫁给贾雨村做“填房”也不算太委屈。

薛宝钗最后嫁给贾雨村是误解(钗于奁内待时飞)(2)

可仔细读书,我觉得宝钗还是不会嫁给贾雨村,但那句“钗于奁内待时飞”也不会白写,很可能在薛家放弃“金玉良缘”后,另外择婿,有过许嫁贾雨村的动议。线索就在宝钗留下的最后一首柳絮词中: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真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大观园里聪明的女孩,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探春是振兴家族,黛玉就想要爱情知音,宝钗呢,她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对仕途经济十分在意热衷。只是她是女子,在那个时代不可能有任何机会参与政治生活,唯有通过男人才能实现。所以,她才劝宝玉读书做学问——那时候她还有着“金玉良缘”的幻想,无奈宝玉根本无意于此,她的心慢慢就冷了,于是才跟黛玉冰释前嫌。

只是,她的理想还在,她渴望嫁给志同道合的夫君,乘着夫君的“好风”,直上青云,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纵观红楼全书,那些出场的男人中,似乎还只有贾雨村最符合宝钗的期盼,也许在迷失的后半部中,娇杏去世,朝廷重臣贾雨村在名门闺秀中寻求继室,相中了宝钗。自然,宝钗也有意于贾雨村。

只是后来出了意外,比如贾府出事连累了薛家,或者薛蟠出事,贾雨村为了自己的前途利益放弃了宝钗。然后黛玉去世,宝钗无奈嫁给了不爱的宝玉,二人三观不同,婚后并不幸福,最终宝玉离家出走,宝钗独守空房,“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薛宝钗最后嫁给贾雨村是误解(钗于奁内待时飞)(3)

其实,我是希望宝钗能嫁给贾雨村的。如果他们真的结为夫妻,那将会十分幸福和谐吧?他们都有才华,彼此可以诗词唱和;又志同道合,珠联璧合,能在一起谈论经济学问。因为贾雨村的身份地位,宝钗的智慧谋略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施展。比如北宋铁腕政治家王安石的小女儿,就遗传了父兄的政治智慧,她嫁给蔡卞(蔡京的弟弟,也是著名书法家)后,经常参与夫君的政事,时人记载,“蔡每有国事,先谋之于床第,然后宣之于庙堂。”后来王夫人辅佐蔡卞当了宰相,成为北宋名臣。有此榜样,若是宝钗能够辅佐贾雨村,也会有一番事业可做吧?

只可惜,人世沧桑,造化弄人。不仅志同道合的宝玉黛玉终究无法在一起,同样志同道合的宝钗贾雨村也无法结合,彼此交错而过。宝钗终于没有能够等到她的“时飞”,只能嫁给不爱的宝玉,当然更无法“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无论宝玉是否离开,家族是否败落,对于一个有理想的女子来说,日日面对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这都是更悠长深重的人生悲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