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华坪县生态产业(云南华坪县黑色经济)

远眺巍峨青山,近看清流穿城而过春季的丽江市华坪县城一片生机盎然地处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北岸的华坪县,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曾经“一天三顿饭,顿顿靠煤炭”,生态环境饱受重创近年来,华坪县积极布局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新路子曾经严重污染的“煤城”正蜕变为天蓝地绿水清的健康生活目的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丽江华坪县生态产业?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丽江华坪县生态产业(云南华坪县黑色经济)

丽江华坪县生态产业

远眺巍峨青山,近看清流穿城而过。春季的丽江市华坪县城一片生机盎然。地处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北岸的华坪县,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曾经“一天三顿饭,顿顿靠煤炭”,生态环境饱受重创。近年来,华坪县积极布局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新路子。曾经严重污染的“煤城”正蜕变为天蓝地绿水清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一煤独大”欠下生态环境账

华坪县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含煤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1800平方公里,拥有煤炭资源可利用储量1.2亿吨,远景储量3亿吨,现保有可采储量约8800万吨。因分布零散、大小悬殊,全县四乡四镇皆有煤田,煤炭工业也一度成为华坪县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13年产煤高峰期,华坪县原煤产量达740万吨,财政总收入13.3亿元中70%以上源自煤炭产业。

受多种条件制约,煤炭产业“先发展、后规范”的情况非常突出,煤炭开采遍地开花,在给当地带来源源不断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使县域生态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

曾经的华坪县城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煤厂多且环保措施严重不到位,随煤而建的化工厂、水泥厂等就在城边,整个县城常年朦朦胧胧,到处都是煤烟味。丽江市生态环境局华坪分局副局长罗健说,当时矿井需要的大量坑木都从山上砍伐,森林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带来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等严重后果。煤矿经常放炮炸坑,使用抽风机吹矿洞废气,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县城酸雨频率增加。同时,洗煤、选煤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也比比皆是。

今年66岁的华坪县荣将镇龙头村村民刘宗顺对此记忆犹新。刘宗顺常年在采煤区山上种树,那时候挖的树坑里面浸出的全是脏水,牛羊都不喝。山坡树少风大空气热,吹来的粉尘漫天飞舞,连眼睛都睁不开。

曾经“一煤独大”的“黑色经济”衍生出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矿区环境恶化,水源枯竭、房屋开裂、地表植被破坏、地质灾害隐患等问题凸显,矿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下降。

“黑色经济”欠下生态环境账,日益成为华坪县发展的短板和掣肘。随着国家对煤炭产业政策的调整,自2014年4月起,华坪县9万吨/年及以下的煤矿全部停产整顿,原有的经济支柱逐渐失去,县域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

“去黑增绿”实现生态富民

只有“去黑增绿”才能破困局走活转型升级之路,拓宽高质量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华坪县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环境约束转化为绿色机遇,加快制定绿色发展战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压减煤炭产能。一边做去“黑”的减法,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边做增“绿”的加法,大力发展以芒果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奋力闯出一条“矿业转型、矿山转绿、矿企转行、矿工转岗”的“四转”新模式。

立足现有条件,狠抓结构调整,转型升级。2014年至今,华坪县采煤矿井从81对减少到29对,2018年原煤产量锐减至81.25万吨;全县非煤矿山从42座整合重组为25座。

从“煤炭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华坪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长江上游绿色经济强县,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

监测数据显示,华坪县酸雨频率从2003年的58%下降至2019年的2.56%;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纳入监控的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和两个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口水质常年保持稳定达标。近5年,华坪县没有发生重大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曾经的生态短板已经转变为新的发展优势。立足温度、湿度、海拔度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华坪县打造美丽县城、美丽乡村,主动融入大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的底气更足。2019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81.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7.2亿元,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

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华坪芒果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华坪芒果种植面积突破23万亩,产值达10.5亿元。目前,华坪芒果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39.9亿元,增长11.6%,其中芒果产业实现产值近2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2043元。

在华坪县荣将镇龙村村1900余户社员精心种植的1万余亩芒果树,已把昔日茅草遍地、堆满煤矸石的荒山变成了风景迷人的花果山、村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每到芒果成熟季节,前来这里体验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家住金沙江畔、年届七十的退休教师王道相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石龙坝镇临江村过去是丽江市18个贫困村之一,不仅缺乏经济收入,饮水也存在困难。那时江边山坡到处光秃秃的,雨季水土流失严重,江水浑浊不堪,根本无法取来饮用。“现在全村几乎家家种芒果,从山顶到江边,能种的地方都已种上了。江边植被变好,雨季入江沙量大大减少,江水不浑了。”王道相十分兴奋地说,“村庄变美,村民变富,大家从实践中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种芒果树不仅让村民增收致富,还能保护金沙江。环境好了,大家生活才能更好。”

从生态环境保护中尝到甜头,华坪县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更强,行动更实。近年来,华坪县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监管。设立县环境应急中心,建成投用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加快建设投运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建成石龙坝清洁载能产业示范园日处理规模2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彻底取缔关闭机焦生产线2条、地条钢生产线2条、硅矿石冶炼企业1家;全面完成6家石灰生产企业环保改造;深入实施砖瓦行业达标排放治理,督促6家矸石砖生产企业完成环保设施达标改造。构建了覆盖8个乡(镇)、51个村(社区)、899个村民小组的全覆盖环境监管网格。

一手强力抓实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一手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取得新成效,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协同共进、互为支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云南网记者 胡晓蓉 通讯员 蒋朝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