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蚌取珍珠,第一次体验开蚌取珍珠

开蚌取珍珠,第一次体验开蚌取珍珠(1)

背景

闺女特别喜欢珍珠、贝壳、海螺、蜗牛壳之类的东西,在外面看到有掉在地上的塑料小珠子都要一颗颗捡起来,哪怕上面亮漆都掉了;平时也喜欢在沙子堆里找各种小贝壳,然后装罐子收集起来。

我原来有一串漂亮的淡水珍珠手串,闺女3岁多的时候看到了,捧在掌心爱不释手。问我:能取下来吗?(那意思要把连成串的珍珠给我拆下来)我说:不行,那样就不能当手链戴了。结果闺女磨叽半天看我不同意,还是趁我睡觉的时候偷偷给剪开了……闺女再大点的时候,有一次看纪录片。片中有个开蚌壳取珍珠的镜头,闺女盯着看了好几十遍——亏得爸爸也是十分有耐心,一遍遍后退重放。

开蚌取珍珠,第一次体验开蚌取珍珠(2)

下单啦

这次过生日之前闺女就刷我手机淘宝上的卖家取珍珠小视频。本来说要自己攒零花钱买1个20块钱的蚌壳过把瘾,结果一到过生日立马狮子大开口非要我给她买3个60块钱的蚌壳当生日礼物!我问她,你不就要体验一下取珍珠的过程吗,为啥非要买这么多?闺女不依不饶各种胡搅蛮缠,没办法我只能答应了。

蚌壳这种活物本来邮寄就很麻烦,因为只是为了取珍珠所以压根没想收到活的蚌壳,但也不能收到发臭的吧?结果物流显示17号收入的,愣是20日才收到,关键其中有2天物流都停在天津某站点。我也是拖延症嫌麻烦,想什么时候送到什么时候算。但闺女不答应啊!从下单开始就每天盯着物流信息看到哪了~结果到了20日一看物流静止2天了,就忍不住在客厅里撒泼打滚嚎啕大哭。我一看这阵势赶紧打电话问问吧!好在当天下午就接到快递电话说我买的东西水已经流出来了,让我自己去快鸟驿站拿。

闺女听说蚌壳到了,高高兴兴地跟我拎了一小桶水直奔驿站——因为这个天气蚌壳不可能不臭。为了尽量把污染减少到最低,我们决定直接在外面开箱只把蚌壳带回家。到了驿站发现结果比我预料的还坏——不仅仅是漏水的问题,而一点水都没有了。泡沫包装箱的一个面也掉了,只剩几个胶带绑着。驿站工作人员用一个塑料兜拎着递给我——怪不得快递都不敢给我送家来!

我安慰闺女说,这个东西大老远寄过来就不可能是活的,但不影响里面的珍珠。闺女因为正沉浸在喜悦当中也顾不上这个了,就惦记着当天晚上邀请小朋友来家一起取珍珠。

开蚌取珍珠,第一次体验开蚌取珍珠(3)

开蚌取珍珠,第一次体验开蚌取珍珠(4)

开珍珠

因为这个东西我们平时不常见,所以小朋友和妈妈们一听有这个活动都非常积极。两个麻麻不仅带老大,连家里老二也都带来了。我们家虽然没有老二,但有一只猫也算是家里孩子吧,总共6个“熊孩子”上蹿下跳、里出外进,家里都快炸开锅了!好在邀请来的两个小朋友作业还没写完,开完蚌就得回家。我们抓紧进入重点操作环节——取珍珠!

本来我提前摆了3个盆,想一个孩子开一个蚌壳。但等我家爸爸打开第一个蚌壳的时候场面就失控了——小家伙们也顾不上嫌弃腥臭味都把小手伸过去“开抢”珍珠;麻麻们也纷纷架起手机开拍,没工夫维持秩序;2个二宝一看这么热闹也想体验一把,但无奈挤不进去,于是我家爸爸又单独给俩二宝开了一个蚌壳,但没摸几粒珍珠就又被哥哥姐姐们给哄抢了。因为场面太过混乱,我连一张稳定的照片都没拍到,只是录了一段视频。

本来我期望中的取珍珠场面是纪录片里拍的那种见证奇迹的时刻:有着淡淡的海水味道、看着孩子们充满好奇和探索的闪着光的大眼睛、宁静地听着珍珠掉在容器里的撞击声……但实际上!实际上是闻着屋里弥漫的腥臭味、听着孩子兴奋的大呼小叫、看着地上滴落的污水……现实和梦想总是有差距的~

好在小朋友们还要回家写作业,所以取完珍珠就赶紧散了——家里终于安静下来了~

开蚌取珍珠,第一次体验开蚌取珍珠(5)

开蚌取珍珠,第一次体验开蚌取珍珠(6)

开蚌取珍珠,第一次体验开蚌取珍珠(7)

后续

牛牛麻麻说取出来的珍珠让大妞挑圆的穿个手串,所以都留下了。闺女认真地洗干净晾在窗台上,第二天小心翼翼装在一个自封袋里悄悄带学校去了。晚上回来告诉我说都给谁谁谁各送了一颗。

在葫芦娃麻麻的建议下,开完的蚌壳我们没扔,去掉大部分肉肉泡在桶里一整天。晚上闺女从学校回来我们一起把上面残留的肉肉剔除掉,再刷洗干净擦干。闺女打开蚌壳看到里面的颜色很漂亮,建议我们把珍珠放在里面拍照片肯定很美——事实证明确实很美!

前一天因为太慌乱都没来得及仔细欣赏这些珍珠。拍照的时候才好好看了看。珍珠的数量不算少,也确实如评论所说不太圆,而且光泽度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珍珠饰品也相差甚远——不过这对闺女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经历的这个过程,尽管不太顺利但充满奇趣,相信一定会成为闺女美好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开蚌取珍珠,第一次体验开蚌取珍珠(8)

开蚌取珍珠,第一次体验开蚌取珍珠(9)

开蚌取珍珠,第一次体验开蚌取珍珠(10)

开蚌取珍珠,第一次体验开蚌取珍珠(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