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工作的人怎么养老(红楼札记古代的人情社会是怎么找工作的)

话说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皇上又特别开恩,下令宫中娘娘,凡家在京城的,可以回家省亲。因此,贾府在为省亲一事,加紧畴办,这件好事不但贾府高兴,连带着亲族也跟着沾光,因为制造了许多工作岗位。这回我们来挑两个案例,看看古代的人情社会是怎么找工作的。

第1章 老妪替儿求职

这日,凤姐和贾琏夫妻对坐,喝起小酒,略为庆祝元春被选的喜事。正喝着,贾琏的奶妈赵嬷嬷来了,夫妻二人请她一起喝酒,赵嬷嬷这一趟来,却也不为喝酒,而是为自己的两个儿子找工作来了。

贾琏的奶妈,为了两个儿子的工作问题,开始求了很多次贾琏,奶儿子答应得倒挺痛快的,就是还没有实际行动。这下她想通了,此路不通,转个弯,求少奶奶去。

母子三人正吃着酒,王夫人派人来问凤姐吃饭不曾。阿凤知道太太有事,急忙吃了半碗饭,漱了口就要走。又有二门上小厮回,蓉蔷两位哥儿来了。凤姐知道必有事,便止住了脚步,听他二人有什么事。这略微站了站,就给赵嬷嬷的两个儿子找到了工作。

宫中贵妃要回家省亲,少不得要看戏。从外面请戏班子,不妥当。所以贾家就计划自己家里办个戏班。贾珍派贾蔷下姑苏合聘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等事,同行的还有来管家两个儿子,和单聘仁、卜固修两个清客相公。如今命贾蔷来向贾琏汇报。贾琏见他们两个年轻人,没有见过世面,更不是内行人,怕他们担不起。因为有关文化娱乐圈的项目,花销巨大,光银子就预支了三万两,而且娱乐圈的那些事,又很多藏掖,很多的沟沟壑壑。

贾蓉暗示凤姐,希望她帮忙说几句好话。凤姐会意,帮衬了几句,贾琏也就不再有话。

凤姐忙向贾蔷道:既这样,我有两个在行妥当人,你就带他们去办,这个便宜了你呢。贾蔷忙陪笑道:正要和婶婶讨两个人呢,这可巧了。因问名字。凤姐便问赵嬷嬷。彼时赵嬷嬷已听呆了话,平儿忙笑推他,他才醒悟过来,忙说:一个赵天梁,一个叫赵天栋。凤姐道:可别忘了,我可干我的去了。说着便出去了。

谈笑之间,凤姐就把赵嬷嬷的儿子推荐出去了,赵嬷嬷此时还没反应过来呢!好阿凤,果然厉害。俗话也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当阿凤问赵嬷嬷名字时,她还没有醒悟过来呢,平儿推了她一把,她才会意。嬷嬷再三再四求贾琏许久没有办成的事,凤姐三言两语就办成了。好阿凤。有本事的人就是会抓住机会,利用机会,见缝插针。

第2章 贾芸送礼

赵嬷嬷是贾琏的奶妈,她为儿子找工作相对容易,贾芸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但毕竟人家也是本家,想想还是有门路可走的。贾芸也来求贾琏给他一份工作,贾琏说原本也是有一件好工作的,偏偏不巧,你婶子给了贾芹了。等园子里要栽花的工程出来了,一定给你就是了。原来贾芹的母亲时常来在凤姐面前奉承,这次正好碰上了元春省亲,便来求凤姐,要给儿子一份工作,好弄一些银子使使。因此,阿凤便把管理小和尚、小道士的工作给了贾芹。这项工作其实是因人而设岗,阿凤为了给贾芹工作,特意让总经理新设的岗位。听贾琏如此说,贾芸只得折回家,一路思量,想出了一个主意,也和赵嬷嬷不谋而合,抛开贾琏,转求少奶奶。

怎么和凤姐儿搭上关系呢?不能空着两手吧。中国人送礼是一套学问,送什么,怎么送,什么时候送,都很关键,一点也马虎不得。贾芸家境贫穷,贵的礼自然送不起,便宜的,人家又看不上。怎么办?贾芸想到送冰片、麝香这类香料。首先,当下正是过端阳节,这些东西贾府正要花大量的银子采买,而且还不一定买得到。其次,元春宫中这类香料也是必须品。所以,送香料,凤姐肯定不会不收。

贾芸将礼物准备妥当,次日便来到荣国府,打听贾琏出了门,便往后面来,到贾琏院门前,专门等侯着王熙凤出来。

有事求别人,自然得投其所好。

贾芸深知凤姐喜奉承、尚排场的,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着,只问他母亲好,怎么不来我们这里逛逛?贾芸道:只是身上不太好,倒时常记挂着,要来瞧瞧,却不能来。凤姐笑道:可是你会撒谎,不是我提起他,你就不说他想我了。贾芸笑道:侄儿不怕雷打了,就敢在长辈前撒谎?昨儿晚上还提起婶婶来,说婶婶身子生的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婶好大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要是差一个儿的,累的不知怎么样呢。凤姐听了满脸是笑,不由的便止住了步。

凤姐开始正眼都没瞧一眼贾芸,然后听了他一车子的奉承好话,才满脸堆笑,不由得止住了步。人家愿意听你讲,第一句话就要说得得体,你才有机会继续说,事情才有望办成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如果别人知道了你的辟好,如果被人利用起来做坏事,那也很糟糕。

(凤姐)问道:怎么好好的你娘儿两个在背地里嚼起我来?贾芸道:有个缘故,只因我有个极好的朋友,家里有几个钱,现开香铺。只因他身上捐个通判,前儿选了云南不知哪一处,连家眷一齐去,把这香铺也不在这里开了。便把账物攒了一攒,该给人的给人,该贱发的贱发,像这细贵的货,都分着送与亲友。他就一共送了我些冰片、麝香。我就和我母亲商量,若要转卖,不但卖不出原价来,而且谁家拿这引起银子买这个作什么,便是很有钱的大家,也不过使个几分就挺折腰了;若说送人,也没个人配使这些,倒叫他一文不值半文转卖了。因此我就想起婶婶来,往年间我还见婶婶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下,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因此想来想去,只有孝顺婶婶一个人才合适,方不算糟蹋这东西。一边说,一边将一个锦匣举起来。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忽见贾芸如此一来,听这一入篇话,心下又是得意又是欢喜,便命丰儿:接过芸哥儿的来,送了家去,交给平儿。

香料是贵重的物资,一般人家根本不可能花这个钱去买它,享受不起,就像现在的奢饰品,烧钱又不实用,普通百姓哪里花得起这个钱呢?贾芸这么个穷人家的孩子,哪来的钱买香料?所以,他编了一个听起来合情合理的故事。贾芸也知道,凤姐看中的未必就是这些香料,而是奉承她的好话。所以,对于不用钱买的奉承话,贾芸是毫不吝啬的。

凤姐心里清楚,世上没有白送东西的人,肯定有事请托。收了人家的礼,便要帮人办事。凤姐又是有心机的人,不能让人以为自己贪图那些东西,看轻了自己,故此时她故意不提给他办事的事。贾芸也不好提,只得暂且按下。第二日,贾芸又去贾府。如果这个时候不去,恐怕昨天的功夫可就白费了。

(贾芸)至次日,来至大门前,可巧遇见凤姐往那边去请安,才上了车,见贾芸来,便命人唤住,隔窗子笑道:芸儿,你竟有胆子在我跟前弄鬼。怪道你送东西给我,原来你有事求我。昨天你叔叔才告诉我说你求他。贾芸笑道:叔叔这事,婶婶休提,我这里正后悔呢。早知这样,我竟一起头求婶婶,这会子也早完了。谁成望叔叔竟不能的。凤姐笑道:怪道你那里没成儿,昨儿又来寻我。贾芸道:婶婶辜负了我的孝心,我并没有这个意思。若有这意思,昨儿还求婶婶。如今婶婶知道了,我倒要把叔叔丢下,少不得求婶婶好歹疼我一点儿。凤姐冷笑道:你们要捡远路走,叫我也难了。早告诉我一声儿,什么不成了,多大点子事,耽误到这会子。那园子里还要种花,我只想不出个人来,早来不早完了?贾芸笑道:既这样,婶婶明儿就派了我罢。凤姐半晌道:这个我看着不大好,等明年正月里烟火灯烛那个大宗儿下来,再派你罢。贾芸道:好婶婶,先把这个派了我罢。果然这个办的好,再派我那个。凤姐笑道:你倒会拉长线儿。罢了,若不是你叔叔说,我不管你的事。我不过吃了饭就过来,你到午错的时刻来领银子,后儿就进去种花。说毕,令人驾起香车,一迳去了。

贾芸和凤姐的一翻对话,又让人大开眼界,各自都心知肚明,但都不直白讲,还要绕着弯子,可见道家“曲线的道理”。贾芸最终得到了这个工作,批了二百两的银子,拿出五十两买树,还了买香料贿赂凤姐所借的十五两三钱银子,净利润就是一百多两。列位看官都仔细,老板给你送一百万,是要从你这里得到两百万,甚至两千万,或者更多。

第3章 人情的流弊

蓉蔷两位哥儿,要承担采办戏班子的项目,凤姐帮了一句话,贾琏没再为难他们,同意了他两人承办。别人帮了忙,得知好歹,要给人“回报”,这也是我们人情社会所谓的,你得“会做人”。

(贾蓉)悄悄向凤姐道:婶子要什么东西,吩咐我开个帐给蔷兄弟带了去,叫他按帐置办了来。凤姐笑道:别放你娘的屁!我的东西还没处撂呢,希罕你们鬼鬼祟祟的?说着一径去了。这里贾蔷也悄问贾琏:要什么东西?顺便置来孝敬叔叔。贾琏笑道:你别兴头。才学着办事,倒先学会了这把戏。我短了什么,少不得写信去告诉你,且不要论到这里。说毕,打发他二人去了。

“会做人”这三个字,涉及到我们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甚至至亲的关系,也难于免俗。我们人情的弊端,就这三个字也就显露无遗,就如唐僧给孙悟空念的紧箍咒。经历过为人民服务都得“会做人”的阶段,有亲身体验的,自不必说;没有亲身体验的,也可以在这里体验一把。小说是另一类型的人生。

“会做人”这三个字很容易把我们带进圆滑的情界,这要警惕。我们需要圆通,但不要圆滑。这两者之间,一字之差,一线之隔,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古代没有工作的人怎么养老(红楼札记古代的人情社会是怎么找工作的)(1)

结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