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风和小中风要这样分别(大中风可能也不远了)

来源:生命时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姚欣艳

存在火灾隐患时,天花板上的烟雾传感器能及时发出警报,避免火灾发生。而当我们的大脑出现短暂缺血时,也会发出预警信号,提醒要严防脑卒中,这种信号被称为“小中风”。

大中风和小中风要这样分别(大中风可能也不远了)(1)

小中风是由于小血块阻塞动脉血管,导致其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患者会出现突然口眼歪斜、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头痛、头晕、一过性意识障碍,甚至行为性格异常、短暂性视力模糊等表现。这些症状具有一过性、短暂性、反复性、可逆性等特点,通常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一般不超过24小时便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所以很多患者及家属并没把小中风当回事,认为休息后症状好转了,对身体影响不大,也无需检查治疗。但事实上,只要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2小时,多数患者就有可能发展为脑卒中。

据不完全统计,小中风后7天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为4%~10%;已发作过小中风的患者,1个月内再次发作风险是无发作患者的30倍;90天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达10%~20%。小中风发作常见于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发病时不一定所有症状都会出现,但只要有其中一个先兆症状,就要引起重视。若发作间隔时间缩短,持续时间延长,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就强烈预示着脑卒中即将来临,一定要提高警惕。

小中风是急症,发病后2~7天为脑卒中的高风险期,家属应带患者到神经内科就诊,请医生做一个全面检查,干预和评估风险因素,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如果能在48小时内建立合理的治疗方案,控制可改变的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液黏稠、抽烟、喝酒等,则能终止和减少小中风的发作,预防或推迟脑卒中的发生。

一旦小中风转变成脑卒中,最佳抢救时间是发病后6小时内。如果能在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就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但有研究发现,90%的人小中风转为脑卒中后没有及时就医,致使错过了最关键治疗阶段,其中30%的患者因没有及时寻求医治,延误溶栓治疗,酿成悲剧而遗憾终身。因此,一旦发病应及时到建有卒中中心的医院,走绿色通道,把握救治黄金时机。

治愈出院后,患者仍需规律服药,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戒烟戒酒、加强锻炼,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