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七一合唱团(揭秘七一盛典千人合唱团排练细节)

庆七一合唱团(揭秘七一盛典千人合唱团排练细节)(1)

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系列报道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千人合唱团在暖场、升旗仪式和大会结束时,都贡献了高质量的演出,有力地调动和烘托了现场氛围。

这个合唱团的成员来自哪里?经过了哪些训练?合唱节目是如何设计的?南都采访了合唱团成员,解密背后故事。

庆七一合唱团(揭秘七一盛典千人合唱团排练细节)(2)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合唱团在演唱。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近3000人合唱9首歌

7月1日早晨7时36分,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开启庆祝活动的暖场环节。

歌曲由近三千人组成的合唱团演唱,随后,合唱团在军乐团的伴奏下又依次演唱了《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社会主义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新的天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除7首暖场歌曲外,合唱团还现场合唱了国歌和庆祝活动结束时的《歌唱祖国》。

据报道,加上预备队员,此次表演的合唱团共2965人,来自49所大中学校,其中很多都是常年参加艺术活动的学生。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家任,是合唱团的一员。他今天身穿薄荷绿色上衣,白色裤子,凌晨2点就乘坐大巴车从学校出发,前往指定集散地统一安检、休息,清晨5点左右,再次乘坐大巴前往天安门广场附近准备入场。

领到通行证、戴着耳返(主持人在主持表演时在耳朵上戴个耳机,编导可以通过耳机来引导主持人用来安排节目)进入已经布置好的会场后,合唱团的成员分坐在国旗两侧。李家任发现,每位合唱团成员的座位前面,都提前放了一个PVC透明袋子,里面提前准备了雨衣、毛巾和小党旗。

试音结束后,暖场表演正式开始。指挥台上的两名学生同时挥出第一拍,歌声响起。

合唱团总指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此次现场有50名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指挥,其中14人为3000人合唱团的指挥,其他36人则是合唱引导员,他们负责带动全场人共同歌唱。

据介绍,这50名指挥中,有30多名学生指挥基本都是零基础起步,训练难度非常大。为了能够做到动作统一,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将广场上数万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学生们经历了90多天的集中训练,“特别是前10天,更是每天训练12小时、挥拍2万次。”

正式表演时,尽管合唱团已经对所有表演曲目滚瓜烂熟,来到这样一个郑重的场合,李家任和他的同学们都全情投入,“我能感觉到大家在现场唱歌的时候,感情都非常真挚。”李家任说。

庆七一合唱团(揭秘七一盛典千人合唱团排练细节)(3)

“七一”盛典现场。 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今年3月开始训练,精准到咬字、呼吸

李家任记得,今年3月,他所在的学院推荐了5名学生参加合唱,当时,他还不清楚是什么活动。

此前,李家任参加过去年学校举办的12•9合唱比赛,他所在的政府管理学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到后来,在正式训练前的动员大会上,李家任才知道自己要参加“七一”庆祝大会,“没想到是这么高规格的活动。”他对南都记者说。当时在动员大会上,他见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将会参加合唱团和献词团的将近一百名学生。

开始正式训练后,最初频率是一周两次在学校内训练,主要是熟悉歌曲。

训练时间一般定在晚上8点至10点,90人左右的合唱团成员在教室里集中排练。李家任回忆道:“这些歌曲我大部分都会,就是《新的天地》比较陌生,这首歌音高很高,很难,每次训练难度也最大。”

由于演唱的歌曲大部分都耳熟能详,不久之后,学生们就基本摸透了曲目。

在训练的第二阶段,根据片区划分,七八个学校的学生开始分区排练。到5月份,3千人合唱团开始统一排练。

全体排练初期,一度出现调合不到一起的情况。专业的声乐老师会在现场进行指导。

李家任记得,老师会就发声的方式,咬字、断句、呼吸进行详细地指导。“他讲得很通俗,很好理解,因为大家很多都是各个院系的普通学生。”

在训练的过程中,还会有老师为学生讲述每首歌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演唱歌曲。此外,学校曾为学生们安排过党史相关的课程,据李家任观察,参加合唱的学生大部分是共青团员。

指挥家、全国政协委员于海也应邀为合唱团学生们现场讲述国歌背后的故事。李家任记得,他主要讲了演绎国歌时,需要情绪饱满,情感逐渐递进,以及强调了哪些咬字应该加重等细节。

到了6月份,合唱团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了两次现场彩排。平时练习时,合唱团使用的是录制的伴奏配乐,直到彩排时听到军乐团的现场配乐响起,李家任感到十分震撼:“他们真的很厉害,录好的配乐和现场没什么差别。”

庆七一合唱团(揭秘七一盛典千人合唱团排练细节)(4)

“七一”盛典现场,合唱团成员挥手欢呼。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7首暖场曲目3月已确定

据李家任介绍,训练过程中,围绕呈现效果,一些细节也在不断调整。比如加入了一些肢体动作,在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时,加入将手放在胸口的动作;合唱《团结就是力量》时增加了举起拳头的动作等。

此外,对作为开场歌曲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在演唱上也进行了调整。“最终的版本是童声开头,然后女生部加入,最后全体唱。”李家任介绍。

他还记得,在一次彩排中还作出临时调整,合唱《歌唱祖国》时,现场导演在耳返中建议摇旗子的动作从整齐划一变成了随机、轻松摇摆,方便同学们更自然地演唱和表达情感。

最终表演前,老师还对合唱团成员的外形提了一点小要求:不染发,长发女生扎高马尾,全体化淡妆。

表演时,合唱团成员的左耳都佩戴耳返,用来听乐团演奏的背景音,此外还可以听到指挥的声音,引导大家动作整齐一致。

活动结束后回看直播,李家任发现,直播里通过音响放大的声音比现场更为震撼,“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他还在直播的镜头中看到自己在远处一闪而过。

说起在现场的感受,李家任用震撼和激动来形容。“书记讲话到后半段时,大家的情绪越来越饱满,出现很多次掌声和欢呼,当听到那句‘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我特别激动。”李家任说。

见习记者 宋凌燕 发自北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