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最可怕一句话(宰相打草惊蛇)

资治通鉴最可怕一句话(宰相打草惊蛇)(1)

向《资治通鉴》学战略,向《资治通鉴》学决策,向《资治通鉴》学执行。绿色字体为《资治通鉴》原文,可以跳过不看

原文:安禄山归至范阳,朝廷每遣使者至,皆称疾不出迎,盛陈武备,然后见之。裴士淹至范阳,二十余日乃得见,无复人臣礼。

解读:安禄山回到范阳后,每当朝廷有使者来,总是假装有病不出来迎接。有时布置好兵力(盛陈武备),然后才出来接见。裴士淹来到范阳后二十多天才见安禄山,安禄山一点臣下的礼节都不讲(无复人臣礼)。

(朝廷派使者到范阳,安禄山不想见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安禄山造反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了。作为宰相的杨国忠,在这紧要关头,他做了哪些有建设性的应对措施呢?)

原文:杨国忠日夜求禄山反状,使京兆尹围其第,捕禄山客李超等,送御史台狱,潜杀之。禄山子庆宗尚宗女荣义郡主,供奉在京师,密报禄山,禄山愈惧。

解读:(杨国忠既没有怎么样尽可能地避免或者推迟安禄山造反的进程,也没有去想怎么样加强防守力量,尽可能地减少损失。而是不断地刺激对方、激怒对方。)

杨国忠日夜搜集安禄山谋反的证据,派京兆尹包围了安禄山在京城的任宅,逮捕了安禄山的门客李超等,送到御史台狱(总监察署监狱)中,然后秘密地杀了他们(潜杀之)。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婚匹皇室女荣义郡主,在京师为太仆卿(畜牧部长),他把这件事密报给了安禄山,安禄山更加恐惧(禄山愈惧)。

原文:六月,上以其子成婚,手诏禄山观礼,禄山辞疾不至。秋,七月,禄山表献马三千匹,每匹执控夫二人,遣蕃将二十二人部送。

解读:公元755年6月,玄宗以安庆宗成婚为由,下手诏让安禄山来京城参加婚礼,安禄山称病不来。

公元755年7月,安禄山上表请求献给朝廷马三千匹,每匹马马夫二人,并派蕃人将领二十二人护送。

(献马怎么要二十二个蕃将带上6000人呢?这不是奇袭部队吗?难道安禄山要实施斩首行动吗?)

原文:河南尹达奚珣疑有变,奏请“谕禄山以进车马宜俟至冬,官自给夫,无烦本军。”于是上稍寤,始有疑禄山之意。会辅璆琳受赂事亦泄,上托以他事扑杀之。上遣中使冯神威赍手诏谕禄山,如珣策;且曰:“朕新为卿作一汤,十月于华清宫待卿。”神威至范阳宣旨,禄山踞床微起,亦不拜,曰:“圣人安隐。”又曰:“马不献亦可,十月灼然诣京师。”即令左右引神威置馆舍,不复见;数日,遣还,亦无表。神威还,见上泣曰:“臣几不得见大家!”

解读:河南尹达奚珣怀疑其中有诈,就上奏说:“请告谕安禄山应等到冬天再献车马,由朝廷供给马夫,不用烦劳他部下的军士。”于是玄宗才有所省悟,开始怀疑安禄山有反心。

这时辅璆琳接受安禄山贿赂的事被揭发,玄宗就假托其他罪用扑刑(一种身体刑)处死了辅璆琳。玄宗又派宦官冯神威拿着自己的手诏,按照达奚的计策,去告谕安禄山,并且说:“朕刚为你在华清宫(骊山温泉·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境)造了一座温汤池,十月在那里等待你。”神威到范阳宣读了玄宗的诏书,安禄山坐在床上略微起了一下身子,也不伏拜,只是说:“皇上可好(圣人安隐)。”又说:“不让献马也行,我到十月份一定去京师(马不献亦可,十月灼然诣京师)。”然后就命令左右的人把冯神威安置在馆舍,不再接见。过了数天,才让神威回朝,也没有奏表。神威回朝后,见到玄宗哭泣着说:“我差一点见不到陛下(宫中妇女、宦官,对皇帝昵称“大家”。)!”

(连续发生了三件事,1、安禄山请求献。2、辅琳接受安禄山贿赂的事被揭发。3、冯神威回朝后,见到玄宗哭泣着说:我差一点见不到陛下!玄宗总该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了吧!)

案例分析:

第一、杨国忠“打草惊蛇”,犯了错误,此计提醒我们对于有怀疑的事情要了解清楚,等明了以后再行动,否则会一败涂地。

打草惊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意思是:有可疑的情况,就要侦察确实,情况完全掌握了,再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重要手段。打草惊蛇意味着,敌情已明,我方准备尚不充分时,不可贸然行事,“打草惊蛇”极易扰乱自己的部署。什么时候应该“打草”,什么时候不该“打草”,考量当事者的能力。

第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曰:秦国任用商鞅、李斯的谋略而吞并了诸侯;汉高祖刘邦采纳张良、陈平的谋略而消灭了项羽;汉光武帝刘秀采纳寇峋、冯异的谋略而降服了樊崇。统治者没有不任用智谋而建立王业的。因此说,驾御全局的统帅,要靠机敏细心观察事物,要靠谋略驾御全局。能在重重困难面前预见胜利的希望,能在形成之前防患于未然,这才是统帅的智谋。这条军事原则告诉人们,谋略错误,国家可能败亡。作为宰相的杨国忠,知道安禄山要造反,他没有找到防患于未然的谋略,没有制定出将来抵御叛军的战略。直接造了安禄山的家,杀了安禄山的人。玄宗用这样的人当宰相,是叛乱发生的原因之一。

第三、安禄山那么狡猾的人,怎么可能把谋反的证据留在远在京城的家里。抄安禄山的家肯定抄不出有价值的东西来。但这个行为是恶劣的,它意味着朝廷与安禄山正式决裂,因为宰相是朝廷的代表。

第四、在没有犯罪事实的情况下,杀害了安禄山的人,这意味着,朝廷先开了第一枪。结果,禄山愈惧。手握重兵的军阀恐惧,会是什么后果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