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教你调料什么时候放(这8种常用调料的使用方法)

大厨教你调料什么时候放(这8种常用调料的使用方法)(1)

图片来自网络

做菜是一种创作,烹饪是一门艺术。


随着餐饮业的发达,靠着口袋里银子的支撑,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饭店解决温饱问题,但并不代表他们不想自己做菜,只是苦于无处可学,而烹饪入门又有着些许的门槛。

即便你年轻时再怎么潇洒不羁,结婚生子后终会发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日子也是别有风味的。

最近几年比较火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里的黄磊,《野生厨房》里的姜妍和林依轮,以及早年间活跃于微博晒美食的佟大为。都是美食爱好者,都是厨艺高手。

有人怕第一次做菜时出洋相,不敢迈出第一步。有人总感觉自己做菜缺少点什么,达不到理想效果。

很少会有人和我一样,在将近30岁的时候去烹饪学校学习。

不过没关系,我会把我学到的知识,后厨的那些秘密,以及做厨师后的感悟和技巧分享给大家。

初级厨师靠调料,中级厨师靠调火,顶级厨师靠调水。

本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下常见的几种调料的使用方法,对症下药,对菜下料才会事半功倍。


1胡椒粉

大厨教你调料什么时候放(这8种常用调料的使用方法)(2)

图片来自网络

胡椒粉在饭店后厨是应用最广泛的去腥料,其实并不是因为它效果最好,而是因为性价比最高。

市面上的胡椒分为白胡椒和黑胡椒,其实是同一个品种。

白胡椒和黑胡椒其实是胡椒采摘的时机不同,黑胡椒多用于西餐类烹饪,西餐很多食材都会采用煎的烹饪手法,使用黑胡椒居多。

本篇文章着重介绍白胡椒,白胡椒粉在肉类和水产类食材的腌制过程中作用最明显。

牛羊猪,鸡鸭鹅,鱼虾腌制时加入胡椒粉能够非常有效的去除腥味和异味。

荤菜炒制时,白胡椒粉能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但是要控制好用量,因为胡椒粉本身是有味道的,过量的话会影响菜品的整体味道。

汤类菜品中胡椒粉能起到的作用更明显,以羊肉汤为例,加入胡椒粉会有效抑制羊的膻味,呈现醇香鲜美的味道。

更不用提全国闻名的河南胡辣汤了。

总结一句话,胡椒粉,去腥小能手

2蚝油

蚝油提鲜不会压制食材本味,但是也有使用范围

绿叶菜使用蚝油效果明显,典型代表是蚝油生菜,甚至可以扩展到炒纯素菜的时候都可以放蚝油提鲜。

水产类食材,鱼虾腌制和烹饪时,蚝油的效果尤为突出,因为蚝油原料本身出自水中,它们的鲜味是同根同源,相辅相成。

畜类食材烹饪时,蚝油效果不好,有时候甚至可以不用。

炒面,炒饭时,蚝油效果也不好,可以不用。

蚝油本身有咸味儿,使用的时候注意盐的用量。

3生抽

大厨教你调料什么时候放(这8种常用调料的使用方法)(3)

图片来自网络

生抽是分级的,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购买时在标签上都会注明。

小时候那种酱香味浓郁的酱油,对应的是现在的二级生抽。

生抽的级别是根据氨基酸态氮每100ml含量来界定的。

等级越高,鲜味越浓,代价是压制食材本味越严重,相比之下,酱香味越淡。

生抽的鲜味并不完全出自酿造,而归功于科技的发达。

我一直使用二级生抽,在超市生抽货架最下层,价格最便宜的地方,准能找到。

4白糖

少量白糖提鲜效果明显,控制好用量,不要有甜口就不会影响整体口味。

如果食材本身带酸味,例如西红柿鸡蛋这道菜,白糖和盐的比例可以达到1:1。

普通菜品盐与白糖的比例不超过1:0.5即可。

5酒

市面上的料酒现在都是调制酒,有的料酒甚至加入味精增鲜。

不用料酒,用花雕酒和米酒,效果更好。

畜类和禽类食材用花雕酒,禽类食材花雕酒用量减半。

水产类食材用低度米酒。

6红油

红油分凉菜红油和热菜红油。

凉菜红油使用辣椒面,用低油温泼即可,加入白糖降噪,白酒增香

热菜红油常用的三种调料:豆瓣酱,辣妹子,番茄酱。

豆瓣酱炒红油要用小火,本身带发酵香味,烹饪川菜时使用最佳。

辣妹子出红油速度最快,本身带一点辣味,适合荤菜使用。

番茄酱本身带酸甜味道,也有一点发酵味,酸甜口的菜使用。

7味精

作为一个厨师,我说我不用味精鸡精大家肯定不信,我经营的是私厨,秉承尊重食材本味的理念。

味精用量控制不好的话,会把食材的本味压制的死死的

味精我也会偶尔使用,不过出场率非常低。

味精控制好用量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小朋友,尤其是幼儿,最好不要食用味精。

我仅仅在调制凉菜时,偶尔会用到味精。

鸡精的话,呵呵……

8十三香

就如同十三香广告上所说,所有咸味基础菜均可添加。

香料粉控制好用量是可以给菜品整体增香的,素菜用量一定要少。

肉菜使用时,让十三香直接见油,油脂才能把香味激发出来,否则效果不好。

厨艺增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好事多磨,日常烹饪时细心总结,善于发现用料和用量的不同时菜品味道的变化,才能助你增长厨艺。

后期还会继续分享关于烹饪方面的心得,下期再见哈。

我是“八个碗”,一个从厨师转行做美食自媒体的新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