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长大讲述了什么道理(我在伊朗长大)

说起最近的国际新闻大事,沙特和伊朗在我国的斡旋下重新建交,无疑是最重磅的新闻。

我在伊朗长大讲述了什么道理(我在伊朗长大)(1)

该事件甚至被媒体称为”世纪大和解”。

那么,伊朗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你对伊朗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波斯王朝?面纱?伊斯兰教?倚天屠龙记?

《我在伊朗长大》这本书或许能给你打开一扇认识伊朗的窗户。

我在伊朗长大讲述了什么道理(我在伊朗长大)(2)

伊朗,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长期以来人们谈起她总是将之与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

但作者玛嘉·莎塔碧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这也是她写作本书的初衷:

“我相信一整个国家不应该因为几个极端分子的错误而横遭指责。”

《我在伊朗长大》是玛嘉·莎塔碧的一部自传式的漫画,作者以1979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为背景,用客观的眼光叙述了国王被推翻、两伊战争等事件。

书本是经典的黑白两色,宗教、战争、女性、自由、家庭、爱情、亲情等话题贯穿在书本之中。整体上幽默之中带着犀利,内容充实,富有教育意义。

作品自2001年出版起,便横扫多国漫画大奖,还有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国际上也是拿奖拿到手软。

在书中涉及的众多话题中,小蚂蚁感触最深的是爱,来自玛嘉家庭爸爸妈妈的爱、外婆的爱。

我在伊朗长大讲述了什么道理(我在伊朗长大)(3)

图:玛嘉一家

外婆是一个睿智、坚强和独立的人,在那个女性没有离婚权,离婚要被鄙视的伊朗年代,她却不顾世俗,很早就离婚了,因为她认为“独居也比和混蛋住好”。

在玛嘉即将离开伊朗前往奥地利留学的时候,睡在旁边的姥姥跟她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一生中,你会遇到很多混蛋,他们伤害你,是因为他们愚蠢。你不必因此回应他们的恶意,世上最糟的就是自卑和报复心理,永远要维持自尊和诚实正直。

永远要做真实的自己,保持尊严。正是这样一种教诲带来的信念,帮玛嘉撑过了在国外留学所受到的一切有色眼光的对待。

我在伊朗长大讲述了什么道理(我在伊朗长大)(4)

而来自爸爸的爱,则是那么的无声无息,却又那么掷地有声,让人难忘。那种爱就是爸爸一如既往的温暖而坚定的对玛嘉的支持,无论她做出什么选择,爸爸都支持。

明明不看好玛嘉的婚姻,却也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是啊,如果她不结婚,就永远不会知道他们俩不合适,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经历。”

我在伊朗长大讲述了什么道理(我在伊朗长大)(5)

是啊,真好!有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围绕,玛嘉即使生活在不幸的伊朗却也是极其幸福的。

书本里的讲述的伊朗,经历了伊斯兰革命,8年的两伊战争,让无数的平民百姓丧生,无数的人流离失所,居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可是,谁又曾想到,在20世纪60-70年代,伊朗曾经是世界第九大国,伊朗的开放发达程度直接和西方国家接轨,与如今的封闭和衰败形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我在伊朗长大讲述了什么道理(我在伊朗长大)(6)

60年代的伊朗,开放且时尚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伊朗,对于伊朗,你还想知道更多么?

推荐6部纪录片(电影),来了解这个国家和人民的来龙去脉。

1、BBC纪录片《波斯:伊朗历史》,伊朗知识扫盲。

2、名列豆瓣250的著名动画短片:《我在伊朗长大》,根据本书改变的,虽然是动画片,给人带来心灵触动却十分震撼。

3、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本阿弗莱克自导自演的电影,对伊朗40年前1979年伊斯兰革命时的社会转变有“惊心动魄“的描述,情节太吸引人了。

4、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小鞋子》,享誉世界,以伊朗为背景的儿童成长电影,极为温情,教育启发价值杠杠的。

5、纪录片《石油星球》:石油是了解中东局势,以及伊朗的关键议题;这方面的知识必须要有。

6、纪录片《 伊斯兰:信仰帝国》,也是基本的扫盲片,带你了解中东的信仰。

最后,送上福利图,伊朗漂亮的小姐姐(波斯美女):

我在伊朗长大讲述了什么道理(我在伊朗长大)(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