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谈心态(星云大师做到这十点)

佛教中,有一个非常玄妙的概念——福报。福报不同于福气,福气只是短时间的好运而已。而福报包含了一生的福,它来源于修行的功德力,积德行善种下优良的前因,才能收获好的福报。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收获良好的福报呢?下面是著名的佛教大师释星云对于积累福报提出的具体做法。

一、少贪多舍

舍是舍弃自身,成就他人,舍即可获得他人的感恩。就像是撒了种子,种子长成之时,也是收获福报之时。

在佛教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同样的,有贪也必有失,贪图短时间的快乐,失去的却是以后广大的福报。

所以,行事之时要多多考虑自身以后的福报,现在的多舍,以后的多得。

二、少聚多散

对于金钱财富,不要过度积聚,要积极用钱多做有意义的事。财富过多会给人带来不幸。

《围炉夜话》中有言:“人皆欲多积财,石崇乃因多积财而丧命。”石崇因为因为富可敌国的财力和奢靡无度的生活遭人嫉妒而丧命,如果他懂得散财的道理,将一部分钱布施给穷人,或许就不会被杀,反而会收获国家和人们的尊重。

书中还说道:“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昧而多财,则益其过。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从这句古语中看得出来,聚财留给自己的子孙也有很大的害处。所以,多多散财布施,就能收获福报。

星云大师谈心态(星云大师做到这十点)(1)

三、少执多放

人生坎坷,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能太过执着,能够放得下,人生之路才能更加广阔。学会放弃不等于舍弃,放弃是一种看清,看清了这条路是错的,早早放弃可以避免自己越错越大。

放弃更是一种等待,等待以后更好的机会。选择就意味着要放弃,放弃需要勇气,或许不会那么果断,但为了更好的自己,学会放弃是必要的。

四、少傲多谦

谦虚是一种高贵的美德,我们都知道,谦虚使人进步。为人谦虚表示你自己真正的了解了你自己,知道你的不足。

《论语》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两句就隐含着谦虚学习的意思,怀着谦虚之心,才能找到生活中的老师。怀着谦虚之心,才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反之,骄傲使人落后,因为骄傲的人一般对自己的认识不足,越学习才越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如果骄傲自满,会失去很多学习的机会,落后也是在所难免的。

星云大师谈心态(星云大师做到这十点)(2)

五、少私多公

人处于社会之中,不能处处只为自己着想,自私或许只能带来些许的蝇头小利。为其他人着想,为自己所在的团队着想,才是最有意义的。

清末文学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道:“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其实,将“天下”这个比较大的范围换成团队或者是社会也同样适用。如果自己所在的团队中,人人都为清廉公正,都为集体利益和团队里的其他人着想,那么这个团队的办事效率肯定很高。如果人人只想着自己,这个团队就很难走下去。

六、少忧多喜

人生一世不过数十载年华,不要让忧愁常常萦绕在身边。怀抱希望,心中有着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好的拥抱美好的生活。

苏轼在暮年多次被贬谪,在当时的海南,苏轼写道:“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冰。”不仅如此,在那里也没有跟他相谈的朋友,尽管如此,苏轼仍然非常乐观的在海南待了三年之久,帮海南人民开凿泉水,上山采草药帮助百姓看病。还作出“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这样的词句,积极地享受生活。

我们若是有此心态,无论是怎样的困难也无法被打倒。

星云大师谈心态(星云大师做到这十点)(3)

七、少爱多慈

爱是自私的,是容易产生祸患的。如果把爱变为慈悲,就能升级到更高的层次。慈悲意味着对待众生的平等,哪怕是对待乞丐,也不会产生鄙视的情绪。同样的,如果是对待地位高或者是财富多的人,也不会过于谄媚。

人生而平等,我们怀着慈悲的态度对待所有人。

八、少色多德

对于色欲的追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所以不要在其中投入太多的时间。道德和修养一但养成就能受益终身,这才是我们需要去追求的。

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嵇康对于道德的理解就很透彻,“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

不论是金银财宝还是身处的高位早晚会有一天失去,但以道德为友,却是永垂不朽的。

星云大师谈心态(星云大师做到这十点)(4)

九、少自多他

要多为周围的他人着想,不要只想自己。《孟子》中提出了一个理想生活的设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多他思想的体现,如果社会上的人都能设身处地的多为他人考虑,我们就离孟子的理想生活很接近了。

十、少拒多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接纳能让我们成为更伟大的人。

《老子》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理论就是“上善若水”。道家学说里认为最高尚的道德应该就是像水一样包容,“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包容万物而不与万物发生冲突,人生之道,当应如此。包容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因为包容,他能与万物和谐相处,能够适应任何环境。同时也因为包容,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以上十点,皆是获得福报的重要前因。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就能为自己积累福报。明代思想家袁黄在《了凡四训》中说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我们一定要理解星云大师的这十点箴言,积德行善,灾祸就会远离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