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港娱有多难混(港娱天王的寂寥)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四大天王的名头很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当你的港娱有多难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当你的港娱有多难混(港娱天王的寂寥)

当你的港娱有多难混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四大天王的名头很大。

大到哪种程度?

但凡商演,几乎必定压轴。

每一次四人齐聚,出场顺序安排都会让主办方头疼。

这当然也是跨界的优势。

比如“双周一成”在影坛的地位再高。

也不及四大天王的歌舞魅力。

又比如纪念张国荣。

王者的齐聚,就是最大的牌面。

但数十年星途。

有各自寂寥。

从天王争锋的岁月开始。

郭富城打头阵。

他在1992年到1996年期间,没有拿过TVB任何一个实质意义的乐坛顶级大奖。

但如果综合三大颁奖礼情况,他在1993年就凭《狂野之城》夺得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1997年凭《爱的呼唤》再次登顶,是天王年代里唯一两次夺得至尊歌曲大奖的天王;1995年的专辑《纯真传说》夺得了叱咤乐坛大碟IFPI大奖,TVB也在1996年为他特设了“至尊舞台大奖”。

而关于《狂野之城》这首歌曲,近期有件事情非常好玩。

有个声乐节目,大家在讨论歌曲《狂野之城》,有位1993年在香港乐坛出道的女星问,这歌很红吗?在一旁哼唱的李克勤说,非常红,两相对比,不禁莞尔。

其后是刘德华。

从1995年到1998年,和所有乐坛顶级大奖绝缘。

幸好期间拿过三次最受欢迎国语金曲奖,也在1995年凭《真永远》夺得过十大中文金曲的“全球华人至尊金曲奖”。

张学友和黎明则相对奖项均衡。

比如黎明1993年就首次夺得TVB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1996年和1997年蝉联了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而在1991年到1995年,张学友实现了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的“五连霸”,更遑论1991年到1998年期间,二人平分了“金曲金奖”。

另外一个数据是港台艺人收入排行榜。

黎明是最寂寥的天王。

根据资料显示,刘德华和郭富城分别两度夺得港台艺人年度收入榜总冠军,张学友夺得一次总冠军。

1995年,张学友率先以1.11亿港币收入夺冠。

其后是1996年刘德华以1.52亿港币登顶。

再次是2000年郭富城以5800万港币收入排名第一。

2005年刘德华又以1.06亿港币收入折桂。

次年郭富城以1.05亿港币收入再临巅峰。

2014,一个著名财富统计网站统计数据,郭富城以2.75亿美元的财富总值位列全球艺人财富榜第19名,亚洲及华人第一。

其后依次是1.85亿美元的“小天王”周杰伦、1.45亿美元的歌神张学友、1.4亿美元的成龙、9650万美元的刘德华、5500万美元的李连杰和700万美元的甄子丹。

数据不必尽信,但可以作为趋势的大致情况的参考项。

此外,郭富城至少拥有20多辆世界顶级超级跑车,大多都是限量款。

意味着其中很多车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还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片酬。

早期刘德华一骑绝尘,其后郭富城渐渐追上,迄今而论,两位天王同临巅峰,据新闻资料,郭富城和刘德华片酬均在2500万元左右,这是一个很合乎逻辑的数字。

如果从过往的通稿来看,比如李连杰和甄子丹都传出过亿元片酬、梁朝伟也传出过半亿片酬,周润发市场叫价四千万加分红,甚至张家辉和古天乐也传出过片酬逾两千万,刘德华和郭富城的片酬反而甚少有“惊爆”的新闻。

理性来看,片酬并不是恒定不动的数字。

九十年代片酬能稳定在八百万以上的,或仅有双周一成,这个问题可以从年冠情况去分析,从1985年开始到1999年结束,三个人垄断了其中十四年,唯一的例外是1998年的《风云之雄霸天下》。

而在2006年,刘德华在“亚洲新星导”计划亲承自己三部电影片酬合计1250万,这个数字其实非常合理,2009年郭富城拍《风云2》,媒体报道其片酬六百万。

最近期的报道是郭富城拍《断网》、刘德华启动电影《七圣》,报道数据如上,二人均为2500万。

再回看上述数据,李连杰和甄子丹的亿元片酬只是特例,梁朝伟的半亿基本就是有价无市,周润发近乎归隐,这个价格其实也并无实质意义,而张家辉和古天乐,不太有可能追平甚至凌驾于刘德华和郭富城之上。

简单列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数据,香港年冠,郭富城和刘德华一人三个,内地破十亿票房电影,二人也人均三部,单就这个成绩而论,当下香港影坛,有谁能及?

张学友和黎明在片酬方面,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困局。

铁打的天王,流水的明星。

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偶像”盛况,又以郭富城和刘德华最为夸张。

在这件事情上,最寂寥的大概是“歌神”张学友。

有两个榜单,基本反映了整个九十年代港台两地的星光盛况,分别是「十大偶像榜」和「十大印刷品销量排行榜」,也可视作明星们星路起伏的晴雨表。

「十大偶像榜」被刘德华连续“屠”榜六年,郭富城有一年不在榜,最好成绩第二名,黎明有三年不在榜,最好成绩第六名,张学友无影无踪。

「印刷品销量排行榜」被郭富城连续“屠”榜七年,黎明有一年不在榜,刘德华最好成绩第二名、黎明最好成绩第四名,张学友仍然无影无踪。

所以谁“最红”,谁最有偶像力,从这两个榜单,其实一目了然。

但真正重要的不是这个问题。

从歌坛“拼杀”到影坛,刘德华和郭富城仍然站在最巅峰,堪称真正传奇。

此外还有更多的“寂寥”。

比如三金影帝的头衔,是张学友的“痛”。

而若论“三金影帝”的提名次数,黎明是四大天王中最少的一个,刘德华提名十八次、郭富城提名十二次、张学友提名八次,而黎明总计提名只有五次。

演唱会场次和IFPI的销量冠军周数据,黎明仍然荣膺“最寂寥”天王称号。

又比如2016年,第三十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郭富城、刘德华和张学友、梁家辉、张家辉同台竞技,四大天王独缺黎明。

如今而论,郭富城七部电影待映、刘德华五部电影待映、张学友一部电影待映,仍然独缺黎明。

当然若论累积票房,张学友得排到最后。

所以,黎天王是不是该考虑复出拍一下电影了?

天王年代早已远去。

数据和现象。

只是留存在时间里的痕迹。

印证着昔年盛况。

与来路起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