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芽慢慢的长大(小豆芽中的大学问)

春节期间,母亲的家整日人来人往,接待任务十分繁重。

按照内蒙人的饮食习惯,春节期间除了预备鸡鸭鱼鹅、荤荤素素等可吃的东西以外,还要提前生一些绿豆芽或者黄豆芽以备急需——自己家生的豆芽既安全放心、又经济实惠,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备战备荒”的作用,所以缺少不得。

至于生豆芽的器皿,一块洗干净的石头,一只水盆或者水桶就可以了。

传统生豆芽的程序并不复杂,在保温的前提下,只要每天勤于换水,用石头把豆子压住了——压得不能太死,也不能太轻飘。差不多五、六天吧,黄黄绿绿的豆芽就你挤着我、我蹭着你,从水里钻出来,齐刷刷、水灵灵、胖嘟嘟,样子十分可人。

小豆芽慢慢的长大(小豆芽中的大学问)(1)

最近这几年,随着家用电器越买越多,豆芽机到家里落了户,传统生豆芽的方法渐渐被豆芽机取代了。

豆芽机使用更简单,只要放置好豆子,插上电,每隔一定时间会自动喷水,只需一天半左右的时间,又细又长的豆芽就昂着头向人展开微笑了。

第一天播种,第二天实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方便快捷的基本需求。

小豆芽慢慢的长大(小豆芽中的大学问)(2)

可是,春节那几天,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用传统与现代方式生的两种豆芽截然不同:一种豆芽黄黄瘦瘦营养不良,另一种则是白白胖胖营养过剩的样子。

我问生豆芽的师傅,为什么一种豆芽又细又长,另一种又短又粗呢?

答曰,豆芽机生的豆芽又细又长,水盆生的豆芽又短又粗。

为什么水盆生的豆芽既短又粗呢?我怀里抱着砂锅,非要打烂了不可。

因为水盆生的豆芽用石头压着了呀。

哦,道理原来如此简单。

那受了压迫、在逆境中艰难成长的豆芽,反而十分茁壮;反之,具备了优良条件、在顺境中无拘无束生长的豆芽,倒显示出后天的不足了。

有些时候,我们不允许有“压力”这块石头压着我们的双肩,并且极力从压力的缝隙中摆脱出来,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身心舒泰,骨骼强大,岂不知在某种程度上,压力正是我们积蓄更多能量、厚积而薄发的原始动力。正是有了压力,我们前行的步伐才能更沉稳、更坚实、更有力。

压力,反倒成全、成就了我们。

小豆芽也有大学问呢。

小豆芽慢慢的长大(小豆芽中的大学问)(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