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虽然各种娱乐和享受设施都比较匮乏,但还是有时尚潮流这一说的,而且因为各地的交通不便,常常会使某一时尚在欧洲大陆上流行几个世纪之久才会更换,比如欧洲人对动物毛皮的追求!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1)

中世纪晚期贵族

随着欧洲中世纪的生产力不断的提升,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这些新增的人类又增加了毛皮市场的火爆。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2)

欧洲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口数量增多

这种不知是从何时起源的时尚潮流,让欧洲人在虚荣心的作祟下,杀死了欧洲大陆(还有一部分亚洲)数以百万计的动物只为获取它们的皮毛!很多动物被杀死后,猎人只会取下其昂贵的毛皮,而猎物的肉就直接丢弃荒野,任其腐烂。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3)

毛皮

这时的人们穿戴毛皮早已经不单是为了保暖、遮体了,人们虽然已经找到了毛皮的代替物,如亚麻、棉花、羊毛等,但欧洲人对“美”的追求却使得对毛皮的需求量不减反增。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4)

现代皮草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5)

现代皮草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6)

现代皮草

欧洲人迫切需要昂贵的毛皮来彰显自己的地位、财富、他们会给毛皮染上流行的颜色,会用毛皮给自己的衣物镶边,或者铺床。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7)

身穿毛皮衣物的英国国王

ps:毛皮在欧洲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不同阶级的人在穿戴衣物上有限制(和中国古代王朝类似),而且欧洲的贵族还会颁布种种法令限制“平民”的消费范围!甚至强令只有贵族才能穿戴毛皮衣(强化社会内部的身份差异) 。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8)

带帽子的漂亮小姐姐

比如,公元1337年,当时的英国国王颁布了一条限奢法令,规定“可以穿戴毛皮的人员仅限王室成员、高阶神职人员、伯爵、男爵、骑士和上流社会的女士”!这种类似的阶级歧视在欧洲各国都比较普遍,不只是英国有!而且延续的时间还比较长,如公元1429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也宣布:“只有骑士以上级别的男性或年收入超过200马克的人,才可以穿着由最好的皮毛装饰的丝绸衣物,以及佩戴镶嵌了珍珠或黄金的饰物,而城镇议会的委员和高级市政官员可以穿戴有皮毛镶边的长袍”。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9)

身穿毛皮衣的中世纪女贵族

但也不是说“平民们”就彻底放弃了毛皮衣物,只要法令松动,富有的平民们就会毫不犹豫的穿上能代表自己财富的毛皮大衣!貂皮、松树皮、狐狸皮、水獭皮、羊皮、兔皮都很受欢迎,而且猫皮和狗皮也不是不能接受!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10)

在种种需求的刺激之下,中世纪欧洲市场上用于交易的毛皮数量很多,并且流通的很快速,从北欧到南欧,从东欧到西欧,市场上的大宗货物中总少不了毛皮的身影,几乎每个城镇的居民都能闻到皮匠鞣制毛皮的恶臭味。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11)

中世纪城镇的大街上总是缺少不了毛皮铺和皮革铺

伦敦、巴黎、罗马等大城市都是当时的毛皮消费大户,每年都需要无数张毛皮来点缀贵族和贵妇人的衣物,给其添光添彩,某些大贵族、大商人的一件礼服往往就能用掉一百多张貂皮和更多的松鼠皮!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12)

身穿毛皮大衣的英国国王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13)

长长的加冕礼服

很多手头宽裕的中层阶级也会买上几件能展示自身财富和地位的毛皮大衣,而平民就比较缩手缩脚了,因为当时木匠、泥瓦匠这种技术工种的40天工资加在一起,不吃不喝,也只够买一件有兔子皮镶边的衣服,而大贵族一件礼服的价钱,就能达到工匠日工资的6000倍!甚至更多(现在一件毛皮大衣也不便宜)。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14)

一位穿着长长毛皮礼服等待加冕的皇后

毛皮巨大的价值刺激了欧洲人猎杀动物的速度,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几乎没有任何湖泊、森林和草地中的动物能逃过猎人这种粗暴、无节制的屠杀,这最终使得欧洲能产毛皮的野生动物数量快速下降。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15)

中世纪后期,猎人们一遍遍的扫荡容易到达的湖泊、森林、沼泽,只为寻找野生动物

到中世纪后期,西欧甚至只有人迹罕至的森林深处和贵族的私人猎场里才有这些动物经常现身,猎杀难度还非常高,这使得毛皮产量骤减,而当西欧本土毛皮产量骤减的时候,生产力落后的东欧、北欧其森林中却还留存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当地的猎人每年都能得到大量优质的毛皮,产量远高于自身的需求,所以当地的毛皮价格并不贵,而只要将这些毛皮带到西欧的大城市,其价格瞬间就能翻数倍!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16)

正在做毛皮生意的维京人

这迫使着各个大城市的毛皮商不得不远行至偏僻的地区,以追求这种市场上非常抢手的商品,这使得很多原本与世隔绝、不与外界通人烟的地区、民族都融入了一个国际化的商品交易体系里。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17)

黑熊皮

大家印象里中世纪北欧人都是以粗犷的维京海盗形象示人,但其实维京人不光是海盗他们还是成功的“商人”,他们平日里不但会进行打家劫舍这种有益身体健康的无本买卖(其实还是要本儿的,怎么着也得有把斧子),也会在某些时期变成“诚实”的商人,特别是当城镇防守严密,而自身实力又不济的时候。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18)

维京人:虽然我拿着刀、枪,而且还杀人,但我其实是个商人,你敢信吗?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19)

长船

维京人的几项大宗商品里,不但有奴隶、蜂蜜、蜂蜡、琥珀、酒水,还包括他们的拳头商品——优质毛皮,他们会为了抢劫和做买卖,而架着长船从北欧老家出发,向着东、南、西三个方向进行远征以拓展市场。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20)

火爆的中世纪码头

向东进发的维京人最终征服了当地的一些东斯拉夫人,并建立了一系列公国(如诺夫哥罗德),占据了数条能通向“温暖地南方”的水道,他们每年都会带着大量毛皮驾着长船顺着第聂伯河或伏尔加河进入黑海和里海,然后将其卖到东罗马帝国或伊斯兰国家,以交易丝绸、香料和黄金白银。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21)

维京人的入侵路线同时也是他们的商品贸易路线

ps:维京人使用的“长船”很有特点,就算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也可以航行,其吃水量特别浅,而且分量较轻,既可以在汹涌波涛的北海上航行,也能在内陆的小河沟中航行(进的了河道过的了浅湾),当需要更换河流航行的时候,维京人会直接将船拉到陆地上用肩膀扛着走(关注我,以后给你们详细介绍维京长船的制作方法)!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22)

维京长船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23)

这种船可以手拉肩扛的在路上跑!

现代人研究古代维京人的生活习惯习俗时,都绕不过一位阿拉伯外交官——艾哈迈德·伊本·法德兰·伊本·阿巴斯·拉希德·伊班·哈马德(这名字有点长的过分了)的《游记》,这位受苏丹派遣的外交官和贸易商为了追求优质的毛皮,于公元922年不惜携带大笔黄金远行至异教徒遍布的地区,从那些北欧和东欧野蛮人手中直接购买毛皮,并建立了一条新的贸易路线。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24)

他的《游记》上写道:“我从没有见过比他们更完美的人种,他们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材如棕榈树般高大,但他们同时也是上帝最邪恶的产物,他们没日没夜的酗酒,每人都随身携带一把斧子,他们就像野马一样。”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25)

维京人

这位旅行者还让我们了解到了维京人的歌喉:“我从来没听过这么吓人的吼叫,一群野狗的咆哮比得上他们的嗓音,但没有他们的放荡。”(北欧重金属音乐自古以来???)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26)

维京人

从这位虔诚的穆斯林书中,能看到他对异教文化和对异教徒的很多吐槽和反感,比如他就对维京人如野狗般不避旁人的欢爱场面敬谢不敏,无法接受!但在毛皮贸易巨额利润的刺激之下,他不得不默默忍受这种精神上的折磨,这也是他带着黄金白银不远千里来此的目的。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27)

毛皮交易现场

靠着毛皮贸易的巨额利润,很多罗斯王公都发了大财,从毛皮上获取的收入能达到国库总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俄罗斯帝国时期则能达到三分之一左右),而大量进口毛皮的西欧各国则往往付出了极多的代价来购买这些奢侈品。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28)

很多城镇的发展得益于毛皮贸易

一些教会里面的神职人员极为痛恨这种现象,认为教民对毛皮的渴望已经上升到亵渎神明的程度,还说“我们会受到天谴,因为我们像追求永恒的救赎一样追求一块貂皮”!而且这些毛皮贸易的反对者还极其讨厌罗斯诸国(俄罗斯的前身),认为就是他们引起这种糟糕现象!

ps:西方国家谴责、甩锅俄罗斯的“好习惯”真实源远流长啊!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29)

中世纪市场

求关注、点赞、转发、评论,小编将持续贡献最优质文章,不信你们去看我主页~

古代游牧民族帽子(中世纪欧洲人极度渴望毛皮)(3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