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是从小培养出来的(第一次坐飞机是去理想的大学)

8月30日,万修燚高考后的第一个暑假马上要结束了,再过几天,他将第一次坐上飞机,前往远在东北的辽宁大学。

近日,由湖南省慈善总会联合、潇湘晨报、湖南经视主办的“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活动走访助学学子,记者在张家界市桑植县的一个小山村里见到了万修燚。这个在大山里长大的孩子,心底有一个“看大海”的梦想,等他到了辽宁后,离他梦想的大海将更近一些。

爱心是从小培养出来的(第一次坐飞机是去理想的大学)(1)

△刚刚晒完玉米饲料的万修燚,脸上还挂着汗珠。

张家界境内多是奇峰峻岭,山路崎岖,万修燚的家就在距离桑植县城80余公里的一个山谷里。这里依山傍水,居住着淳朴而勤劳的30余户土家族百姓。不便的是,每次想出村,村民们必须要绕过十八弯山路,翻个山头,才能来到县城。

爱心是从小培养出来的(第一次坐飞机是去理想的大学)(2)

△万修燚家屋后。

为了孩子们求学方便,万修燚的父母在山脚的镇上租了个房子陪读,平时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则在镇上照顾万修燚和妹妹的衣食起居。

每天早上5点多,妈妈会叫醒万修燚吃早餐上学;晚上10点多下了晚自习,妈妈又在校门口等着他一起回家。“读高三的时候很辛苦,虽然读书的是自己,但妈妈的辛苦一点也不比我少。”万修燚说。

万修燚的爸爸是一名建筑工人,只要有活干就会离家。有时别人问万修燚:“你爸在哪里上班啊?”他仔细想想,也只能说:“不知道。”可能是父亲工作过的地方太多了,四处奔波,以至于他也说不清楚了。如果爸爸回家了,接送他的就成了爸爸的摩托车。坐在摩托车后,万修燚常常看着爸爸的后颈,那里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我想这就是每个建筑工人的标志吧。”他说。

这个心思细腻的孩子把家人的付出都默默记在心里,他平时喜欢读书,也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从他的文字里,可以读到小小少年郎的成长和担当。“回想我的高中三年,属实有枯燥乏味的时候,每天反复地整理知识点,记英语单词,有时也为作文绞尽脑汁。但也因为这些,让我尝到了奋斗就会有收获的甜头。家人的付出、师长的陪伴,这些都会化作我奋斗的动力。唯有拼尽全力,埋头苦干,才能让我离梦想更近一步,让爸妈将来能轻松一点。”他在文章里这样写道。

“我常常跟他说,爸爸妈妈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你一定要争气,以后的路靠自己。”万妈妈说,高考成绩出来后,万修燚自己在网上查资料选专业,最终选择了辽宁大学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我想去看看大海,我还没有看过。”这个在山里长大的孩子,最远也只到过湖北亲戚家。记者告诉他,辽宁省有长长的海岸线,冬天时还会有和湖南截然不同的雪景。说及此处,万修燚腼腆地笑了,眼睛弯成了一条缝。

潇湘晨报记者曾羽璇 实习生张弛 通讯员舒中强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