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冬瓜和冬瓜的区别(这货明明长在夏天)

马上就快炎炎夏日啦,一想到这个酷热难当的季节,心中不免烦热难耐!这是一个被汗水相伴的季节。夏天的风就如午夜烧烤摊的排风扇,热浪阵阵,人就差一把孜然了。

白毛冬瓜和冬瓜的区别(这货明明长在夏天)(1)

但是也不是全然生无可恋。每到这个季节,我最爱的一道菜就是冬瓜炖排骨。一想想那个感觉,瞬间觉得这个夏天值得!金银剔透,入口软香的冬瓜配上鲜嫩多汁,鲜香四溢的猪排骨,啧啧!吃完以后,整个人心也不躁啦,人也不烦了,连流的汗水也变甜了。

哎,打住!哪里不对劲。对于我这种钢筋死脑筋总觉得有什么问题?冬瓜!这货不是长在夏天吃在夏天么,怎么叫上了冬瓜了呢。它是被冬天逐出了家门,还是被夏天绑票了人生。

带着这些个谜团,我开始了一场小探索,真相只有一个。

白毛冬瓜和冬瓜的区别(这货明明长在夏天)(2)

先来看这货:长得膀大腰圆,白白嫩嫩,由于过于爱美,身上的粉涂的都往下掉了。要是搁在唐朝,绝对是蔬菜中的绝色美女,奈何当下以瘦为美,它的那种美大多欣赏不来!不但如此,世人还多以矮冬瓜、胖冬瓜、瘪冬瓜等来贬损之。

可据我考证,冬瓜这厮,往上推个几千年那还真的是白富美且世人多稀罕之。

早在两千年前,冬瓜就混成了顶级流量,那时人家不叫冬瓜这么烂俗的名字,而是叫"水芝"这样一个更贴合气质的名字。因为它长得大,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大就是道理,有"天下结实大者,无若冬瓜"之说;然而它不但大,还特别好吃,是上过皇家宫廷宴的大咖;更然而它不但好吃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从皮到肉再到种子都可入药,它不是药神谁是药神?

由于表现太过亮眼,古代众多一线媒体疯狂为它打call:水芝这个名字是《神农本草经》取得;详细的培育技术是《齐民要术》量身为它打造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版面有限的情况下为它开辟专栏;其他不入流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就一个字"火"。

有人就要说了,你叨叨了半天也没说出它叫冬瓜的所以然来啊?莫急,答案就潜藏在为它打call的古籍中:《广雅》载曰:"冬瓜经霜后,皮上白如粉涂,其子亦白,故名白冬瓜"。《本草纲目》则称:"冬瓜以其冬熟也"。翻译过来怎么说呢?《广雅》说啦:人家长大经历风霜后,身上涂满了白粉,肉质也是白如雪,故又名冬瓜;《本草纲目》呢则是根据其成熟时间考究,认为其成熟于冬季所以叫冬瓜,李主编当然有自己的看法,虽然与现在它成熟的主流不符,但也不失为一种说法;总体而言,第一种说法被广为接受。

说到底,还是一个以貌取人的答案!

咱还是适当的言归正传,严肃说瓜。

白毛冬瓜和冬瓜的区别(这货明明长在夏天)(3)

冬瓜,栽种食用历史已有两千多年,目前全国均有栽种并扩展到全世界。长久的栽种食用历史,形成了成熟的冬瓜培育方法和食用方法。要论对冬瓜的了解,中国人说第一,没人敢认第二。食用暂且不说了,我怕讲太多,会搞得大家满屏口水。光药用价值,中国人就整的妥妥的:

冬瓜皮:用于水肿胀痛,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淋痛;

冬瓜子:用于痰热咳嗽,肺脓疡,咳吐脓血,淋浊,白带;

冬瓜肉:清热、利水、消肿;

甚至他身上的粉都可以入药。

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冬瓜中维生素B1含量相当丰富,对于防癌治癌颇有疗效,更有钾、钠、钙、铁、锌、铜、磷、硒等;冬瓜不含脂肪,膳食纤维高达0.8%,对动脉硬化症、肝硬化腹水冠心病、高血压、肾炎、水肿膨胀等疾病具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至于它的减肥功能,大概率跟其所含的丙醇二酸有关系。

白毛冬瓜和冬瓜的区别(这货明明长在夏天)(4)

最后,给大家说一说冬瓜"打的粉",它的这个粉:一是它成熟鲜嫩的标志,二是其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粉的主体成分为蜡质,对人体无害。一些其他成熟的水果蔬菜也有这个玩意儿,成分各异,功效类似。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下会儿见!

白毛冬瓜和冬瓜的区别(这货明明长在夏天)(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