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

前几期咱们聊了“天干”,今天来说说“地支”

有“天”就有“地”,天在头顶,离咱们十万八千里远,地在脚下,跟咱老百姓日常生活更加息息相关。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1)

那咱就聊聊地支。

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天干一样,地支同样是古人用来计算时日的代称或表示次序的符号,都是源于古人对自然物象或生产实践的观察

至于是谁发明、何时发明,目前暂无定论。人们推测可能远在夏朝时期或以前就已出现干支。史书《世本》记载:“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但这也只是其中一种说法而已。

尽管和天干一样,担负着纪年纪日的责任,但地支显然要更“接地气”一些,它还有天干没有的属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二生肖。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2)

前两天和朋友说起天干地支,朋友一口气不带喘的说完十个天干,说到十二地支,只“子丑寅卯”之后就卡住了。看来这“子丑寅卯”是最为人熟悉的,那咱们就先从“子丑寅卯”说起。

01

,十二地支之首,本义是婴儿。甲骨文写作: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3)

甲骨文“子”

象襁褓中的婴儿,上象头,左右象手,下象两脚相并裹在襁褓内。不能说一模一样,但咱讲究的是神似!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4)

也有写成这样的: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5)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6)

不能说一模一样,但精髓画出来了

突出了初生婴儿头上的胎发,故“子”又可以写成: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7)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8)

三毛本毛了

《律书》解:“子者、滋也。”《说文解字》:“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段玉裁注:“子本阳气动万物滋之称……象物滋生之形。”

也就是说,“子”有滋生、生发之意。子月,十一月,虽然是寒冷的冬天,阴气极盛之时,但物极必反,阳气已在暗中酝酿,无数的生命受到阳气的滋养,暗中滋生,开始生发。

这不正和初生的婴儿一样吗?生命刚刚开始,阳气萌动之时

古代讲究多子多福、重视人丁兴旺,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很宝贵的,而婴儿,又是人生的起点,是每个人成长的最初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人把“子”排在首位也是很有道理滴。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9)

石榴色彩明艳,籽多饱满,亦被视为多子多福的象征,也常在绘画作品中出现

前面说了,十二地支有对应的属相,也就是咱们熟悉的十二生肖,有说法认为,这是古人对十二地支的属性形象化的虚拟刻画

“子”对应的动物形象是“鼠”。但咱才说过,“子”是襁褓中的可爱宝宝,这咋还能和老鼠沾边儿呢?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10)

我们知道,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每一个时辰代表两个小时,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所以又有子时

子时,指的是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这个时间段,而老鼠在此时最为活跃,它们趁着夜深人静,从洞里跑出来搞事情。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11)

老鼠的繁殖能力很强,与古人追求的多子多福观念不谋而合,用“鼠”与“子”相配那是相当合适。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12)

02

,地支第二位,对应生肖

我们现在说“丑”,一般就是指“难看、丑陋”,实际上,“丑”最初一点都不丑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13)

“丑”为爪子的象形,指尖处向里钩,象手指钩曲用力揪东西的形状,所以“丑”又有“揪扭”之意。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14)

《说文解字》:“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象手之形。”纽,正是得靠手扭,才能扭动。

段玉裁注:“:十二月阴气之固结已渐解,故曰纽也。”丑月,农历十二月,天气虽然寒冷,阴气固然也极盛,但有渐渐化解的趋势,万物已有蓄势待发,悄悄萌动的势头

古人为何用“牛”来配“丑”呢?这也要和丑时联系一下。

丑时,凌晨一点至凌晨三点。有说法称,牛在此时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又有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

要果真如此,牛过得真是辛苦,大家都呼呼大睡的时候,它不仅得嘴动消化食物,还得起来工作,这是社畜本畜了。

这要不说“牛脾气”不好惹呢,干活累的吧!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15)

我们也可以合理推测一下,民以食为天,牛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是农民耕作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16)

也许正是因为“牛”在古代农业耕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它非常重视。故而把它与地支第二位的“丑”相配,仅次于象征繁衍与新生的“子”。

03

,地支第三位,象箭矢之形。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17)

甲骨文“寅”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18)

金文“寅”

到了金文,字形演变为双手捧箭的样子,称“奉矢”,故为恭敬的意思。您想啊,给人东西不是直接单手递,而是双手捧着,向上抬举,能不恭敬吗?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19)

说完了鼠、牛,接下来说个狠的——大老虎。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20)

寅时,凌晨三点至五点,据说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因此常会听到老虎的啸声,可能这夜半震耳欲聋的虎啸,惊醒了沉睡的人们,扰人清梦。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21)

您想想,要是谁在您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大吼一声,给您从梦里吓一大跳,您不想暴打他一顿才怪咧。

而老虎这种凶猛的野兽,是很难臣服的,人们常于夜半惊醒,可这老虎又不是人,不是武松别轻易招惹它。那既然明面上收拾不了你,我背地里画个圈圈诅咒你还不成吗?就用一个表示恭恭敬敬、臣服的汉字代表老虎,让你老虎嚣张、凶狠,还不是个“寅”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22)

您是否认同我们对它的理解呢,欢迎您留言表达意见哦。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23)

04

最后来说说“卯”,地支的第四位。

,《说文解字》:“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

意思是说“卯”即冒,卯月,即二月,此时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蛰伏了一个寒冬的生命开始悄然冒出头来,迎接温暖的春天。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24)

还说它象门大开的样子,所以又把二月称为天门。这门都打开了,里面还不有东西冒出来吗?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25)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26)

相较于甲骨文,篆文的“卯”更像是两扇门打开的样子。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27)

有说法认为,“卯”字象物体中间被剖分的样子,是以抽象的符号来表示剖杀,本义为剖分,是因为篆文的写法才讹误为“门开之形”。据字形理解剖分的意思,确实需要一点想象力。

还有说,“卯”是“窌”的本字,本义应为收藏食物的地洞或土坑,即地窖的意思。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28)

这也有道理。地窖,向下挖的洞,是往下凹进去的。榫卯的卯就是凹下去的部分。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29)

凹下部分即称为卯

“卯”和“兔”联系在一起的,据说是在卯时,即早上五点至七点之间,此时天色蒙蒙亮,月亮渐渐西沉,而玉兔又素为月亮的代称,因此兔子就这么和“卯”有联系啦。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30)

我们从十天干说到地支“子丑寅卯”,您发现了没有,干支归根到底是与古人时间观念相关,时间瞬息变化,摸不着抓不住,可能是因为这样,人们就选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将其具象化

但为什么地支有明确的动物属相,天干却没有呢?

古人认为“天干动而无相,地支静而有相。”就是说,虽然都表现时令变化、记录时间,但天干是天时之气,变幻莫测,地支是天之气于地的体现,地支之变化虽动犹静。另外。人们生活在土地上,伸手够不着天,俯身却能摸到地,对地的了解自然远比天多。

有趣的地支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下期再聊。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31)

END

敝帚字珍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我们常用的汉字只有不到3000个;

新华字典收录汉字约8000个;

现在的电脑手机等终端,

可显示汉字约30000个;

2005年的国家标准GB18030-2005,

收录汉字7万多个;

而最新的国际标准10646,

收录汉字9万多个。

汉字再多,

如果不认识、在电脑上打不出来,

这些汉字文化就都丢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和您一起,

寻找汉字的文化。

欢迎您关注:敝帚字珍

地支五行的由来(汉字基础天干地支的起源)(32)

感兴趣的话就关注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