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计算的巧算方法(天时地利人和的计算方法)

一 天时

1.什么是天时?“天”为何要和“时”连在一起?

“天时”由“天”和“时"组成,需要分开来讨论。

先来看看“天”字

现今中国的文字,最早能追朔到的源头就是甲骨文了。甲骨文的字形保留了大量真实的历史背景,而这些背景,在以后文字的发展中都消亡了。所以,一个文字的真实本意,或许能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找到。

“天”字的甲骨文写法如下图:

整数计算的巧算方法(天时地利人和的计算方法)(1)

可以看到“天”在甲骨文里有数种写法,但造字的本义都是指人头顶上方的无边苍穹。也就是说,天是和人连在一起的,“顶天立地”,没有人也就没有天。“盈天地之间唯万物”,而“人是万物之灵”,用以指代万物。

我们再来看看,原始典籍中是怎么用这个“天”字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易经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道德经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阴符经

综合以上原典,可以看出“天”的核心就是“天之行”,而“天之行”的主要表现就是“四时行焉”,“变通莫大乎四时”,故而“天”常和“时”连在一起,变成了“天时”。

那么,“时”又指的是什么

其实,“时”就是“日月星辰”的运行坐标,而“日月星辰”则是“天文”。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再引一段易经的文字说明什么是“时”。

因此,我们计算“天时”,本质就是计算“日月星辰”的变化轨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