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

小序

今天的湖北,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虽然从受到关注到今天,也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今天的我们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

每一个人都在祈祷,每一个人都在祝福。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庚子年,我们盼望着天佑华夏。

湖北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且不说黄鹤楼举世闻名,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就拿此地一个小小的黄州来说,就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1)

​今天这篇长文,就是对宋代最著名词人苏轼在黄州生活一段时光的回顾,来探讨他生命中人生的巨大蜕变。苏轼经历乌台诗案死里逃生来到黄州,却在这里完成华丽的蜕变,成长为一代词仙。但愿今天的黄州,也能够早日渡过难关,迎来美丽的烟花三月。

一、苏轼来到黄州起始——“乌台诗案”的风波

公元1080年,也就是元丰三年,苏轼来到黄州。公元1084年4月,元丰七年,苏轼离开此地。前后只有四年多一点左右的时间,时间不长,但却成为苏轼人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他是劫后余生来到这里,此后又带着荣耀离开。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2)

​时光回到1079年3月,也就是北宋元丰二年,苏轼接到了一纸调令,从徐州太守调任湖州太守。看上去是平级调动,但实际上湖州要比徐州更加富庶,也算是一种隐形的升迁。

按照惯例,苏轼要上一份折子向皇帝表达谢意。这也就是《湖州谢上表》的产生。原本极其平常的一件事,但是由于苏轼在这份上表当中不单单表达了对皇帝的谢意,还发了几句牢骚,对当时皇帝实施的新政发表了一些感想,没想到却被人抓住了把柄。

当年6月,接连有几个平时和苏轼并不对付的人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御史何正臣上奏皇帝,指责苏轼在这份上表当中妄自尊大。

御史舒亶把苏轼之前在杭州发表的诗集拿出来说事儿,指控他的诗句讽刺新法和皇帝。

御史中丞李定列出苏轼的四大罪状。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3)

​这一切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宋神宗下令御史台审理此案,而苏轼当即被捕入狱。由于御史台又称“乌台”,所以这案子史称“乌台诗案”。

三月上表,六月有人发难,七月被捕,八月入狱。尤为可怕的是,李定、舒亶之辈他们的目的不单单是让苏轼身背骂名身陷囹圄,还想要他的命。

但对于这样一个大才,当时还是有不少明事理的人的。弟弟苏辙以及苏轼的友人们积极营救,苏辙甚至上书渴盼自己一撸到底,以求能赎苏轼的罪。张方平、范镇等老臣,包括后来成为苏轼政治死敌的新党人物章惇,已罢相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都纷纷上书请求赦免。

最后不知道是谁的话起了作用,也许宋神宗原本也没打算杀他,经历了100多天的审理之后,终于在十二月二十九日结束了。最后的结果是,苏轼责授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4)

​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苏轼到达黄州,寓居在一座叫定惠院的寺院中。

二、苏轼在黄州心态的转变过程

从元丰三年正月到元丰七年四月离开黄州,苏轼心态经历了复杂的转变过程。

作为当朝最著名的才子之一,苏轼不到20岁的年纪就高中进士,心中自然是傲气非凡。但是在他最好的年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当中,却险些因为一句牢骚丢了性命,这对他的人生定然是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冲击。

所以在黄州的四年时光当中,他慢慢地疗伤,也慢慢地参悟人生,最终在这里实现了人生的蜕变。而这个蜕变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四种心态。

(一)劫后余生的孤寂

一个骄傲的士大夫,因为几句牢骚,就被搞得遍体鳞伤,诗人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有那么一瞬间,对于未来根本就没有指望,苏轼甚至写诗和弟弟诀别。

《狱中寄子由二首》中的“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非常形象的展现出了苏轼当时的心境。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5)

​不过好在死里逃生,他来到了黄州。面对不堪回首的岁月,他来到这里也是惊魂未定。从繁华的都市沦落至此,从太守之位沦落今天戴罪之身,只能居住在一所寺院当中,心中的惶恐和孤寂,是怎么都掩藏不住的。

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描写了此时他的孤寂: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宋词向来是苏轼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开篇的十个字“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很是惊艳了时光。虽然今天的我们很少能够寻找得到这份意境,但是,我们却也能够从字里行间当中感受得到那份油然而生而又挥之不尽的孤独。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6)

​孤独当中,苏轼也渴望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精美的宋词之下。很多人都说他孤高自许,但是我们又何尝不懂得他此时此刻心中的那份,劫后余生的孤寂和对缥缈未来的无力之感。

(二)生活困顿的伤感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一向对吃很有研究的苏轼,也曾经在黄州过了一段揭不开锅的日子。元丰四年(1081年),被贬黄州居住一年后,苏轼生活困窘。毕竟他是戴罪之身,官职低微,而且几乎没有俸禄,只有一些实物充当工资。苏轼很快生活就捉襟见肘,生计都成了问题。

在其好友冯正卿的帮助下,苏轼有了一块地可以耕种,就命名为东坡,并躬耕自给。此前苏轼是一直在读书,一直在官场,如今他真的有足够的时间亲身经历农家生活,让他真正感受到了躬身农耕的滋味,看到了别有一番天地。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7)

​其实人的心是靠身来养的,身体力行,身体的挥洒汗水,都能够给人的心理带来某种程度的刺激。苏轼亲身躬耕之后,他的心态也逐渐从孤独慢慢变得豁达。

在这一段时间当中,他几乎没有任何的政务可以处理(不得签书公事),也不必在官场上曲意逢迎。他需要做的就是修身养性,就是在诗词当中,塑造自己新的人生。

有时间,有空闲,身体滋养好了,心态也逐渐平和。但是心中,却还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感。有词为证: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是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从主题来看非常简单,就是显现出了诗人对世间社会的厌倦,想要从中超脱。这首宋词当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下片的一开始两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常常厌弃这身体所想的和自己的追求并不一致,本来自己已经沦落至此,何必又去憧憬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期待呢?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8)

​这些期待,包含了仕途当中的官复原职或者更进一步,同样也表达出了对理想生活的一种期盼。毕竟躬身农耕,个人的生计问题,依然是一个伤感的话题。

宋词的最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看似旷达,其实又隐藏了多少心酸。

(三)随遇而安的洒脱

元丰五年(1082年)之后,被贬两年多的时间之后,苏轼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在这里耕种粮食,甚至还种上了果树。农闲时节自己也不闲着,选中了一块地,还修建一幢房子。由于房子是在雪花飞舞的日子里落成,所以苏轼给这房子起名叫做“东坡雪堂”。

从如此雅致的名字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得出苏轼对于这片土地的深切情感。对于这里的生活,已经是相当适应了。在被贬两三年之后,他终于不再孤寂,也不再担心生计的问题,而是更有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洒脱。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9)

​这种洒脱在他的一曲《定风波》当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后人提到苏轼的宋词,在论述其旷达心态的时候,往往会把这首宋词上片当中的最后一句拿出来,也就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黄州东南三十里的地方有个叫沙湖,一天苏轼和他的好朋友一同前去。不料回来的时候却遭遇大雨,书童带着雨具先行离去,把苏轼等人淋了个结结实实。但苏轼毕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眼前的雨水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这种感觉在他这首宋词的小序当中,写的更为清楚。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10)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可以看得出苏轼的从容不迫。经历过乌台诗案,还能有什么更糟糕的事情吗?他已经不再是两年前的那一颗柔弱的心灵,他也不再被愤怒的情绪所束缚,而更多的以一种乐观洒脱的心境来面对现实。

后人评价宋词当中多有理趣之美,在苏轼这首词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是上下片的个字最后一句,都富含哲理,值得咀嚼。

(四)精神升华的旷达

苏轼被贬来到黄州,虽然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以及王维的隐居山林有不同之处,但终究还是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在这里的几年时间,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恢复。而且此时,年过不惑之年让他对人生对命运有了更清楚的感知。

虽然现实的生活依然免不了困顿,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开始一飞冲天。此时,患难之交的朋友们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安慰。他和这些朋友们吟诗作赋、纵情山水,留下了诸多精彩的作品。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11)

​元丰五年,苏轼与友游蕲水清泉寺,并了作《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也是苏轼的经典之作,尤其是下片的前两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他的情感抒发早已经超脱了人生命运的窠臼,而是用一种更加豁达的心态、更加广阔的视角旁观现实当中的点点滴滴。

上片是美丽的自然景色,大自然的生机、洁净给苏轼带来审美的氛围,让他触景生情,感慨时光如水。但是对于自然规律要客观看待,光阴流水,但只要有年轻的心,定然不负韶华。

而这年八月,苏轼泛游黄州赤壁,更是写下千古绝唱。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1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向来被认为是豪放词的巅峰之作。自然界的江水日夜奔流,流入作者心头,却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历史的长河当中,三国赤壁,诸多豪杰,让诗人的内心雄健有力。

一句“千古风流人物”,一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历史的画卷当中那人也曾经功成名就;历史的长河当中那人也曾经青史留名。对照今天的自己却已经“早生华发,不觉间慨叹今天自己的人生失意。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从历史回到现实,又从现实回望整个历史时空,非气势磅礴之胸怀,不可为之。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13)

​三、小结

杜甫说,文章憎命达。赵翼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当年来看,苏轼被贬黄州,实在是他人生中的大不幸。不惑之年遭遇人生如此大难,或许很多人都过不去这个坎儿。但对于当时的黄州来说,苏轼的到来却是他的幸运。苏轼把这里的风土人情和自己的人生境遇融入到了一起,成就了自己的一代诗名,也成就了黄州光辉的文化历史。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最打动我的地方(却完成生命的蜕变)(14)

​正如今天中原大地也正在遭遇困境,几千年来的风雨我们都走过来了,这一次又有何惧?

当年苏轼在这里经历磨难,而成就自我。

今天这片土地遭遇困境,又有谁能否认,明日的他即将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