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桂花香 吴树民桂花香

近年,每到中秋节前后,从西安钟楼南行或北去,又或者漫步护城河与城墙间的休闲小道,就会有一缕缕幽香悄然飘来,浓浓的,甜甜的,沁入心脾,美美地吸上一口,让人意醉神迷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80后桂花香 吴树民桂花香?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80后桂花香 吴树民桂花香

80后桂花香 吴树民桂花香

近年,每到中秋节前后,从西安钟楼南行或北去,又或者漫步护城河与城墙间的休闲小道,就会有一缕缕幽香悄然飘来,浓浓的,甜甜的,沁入心脾,美美地吸上一口,让人意醉神迷。

一阵微风吹过,或嫩黄色或银白色或金黄色或橘红色的桂花瓣儿飘落,轻粘大爷的胡须,追逐大妈的脚步,嬉戏孩童的笑脸……谁也舍不得轻轻弹拂掉。经过南北大街的人们,便把浑身的桂花香,带到古城的各个角落!

那一行行风姿绰约的桂花树,像一个个身披绿衣、体态苗条、香气袭人的妙龄女子,给古城平添了一种魅力四射的光彩。

桂花,又名月桂、木樨、岩桂。桂花树的栽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山海经》中就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和“皋涂之山,其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有“物之美者,招摇之桂”的描述。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花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桂花引种,汉初已获成功。陕西汉中南郑圣水寺内,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巍峨。

桂花既可生于山野,又能长于庭院,既可挺身贵胄窗前,也能安居贫家寒舍;扎根不求土肥,伸枝不求地广,吐香不为狐媚,凋零尚作沃泥,堪称尘世脊梁花、铮铮真君子也!

桂花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是集绿化、香化、美化、彩化于一身,价值极高的珍贵花卉树木。而今,我国有20多个城市以桂花为市花。

桂花主要有四个品种群: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全世界现已发现桂花32种,我国有27种之多。桂花除去极高的园林生态价值和观赏美化城市的功能外,花、根、籽、叶均可入药。桂花香味持久,是提炼香精、香水的绝佳材料,可制糕点、缝入香囊、酿造美酒。

桂花,不仅是名贵的花卉与贡品,也是友好崇高的寓意和象征,是饱含幸福吉祥的媒介与载体。战国时期,燕、韩两国为了表示亲善友好,曾相互馈赠桂花。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达爱情。南齐《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置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这些美好的月宫神话传说,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民间美谈。借喻仕途得志、飞黄腾达的“蟾宫折桂”源于《晋史》,用攀桂、折桂来借喻科举及第。由此可见,文人墨客喜爱桂花,简直到了如醉如痴、梦寐以求的程度。

历代文人墨客以引种桂花集雅趣,寄夙愿,显情操。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于零陵官邸宅园。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间收集了大量花木,先后引种到洛阳郊外他的别墅之中。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花带到苏州城中种植。南宋爱国名相李纲,抗金壮志未酬,晚年退居福州,其书斋就命名为“桂斋”,亲植桂花以明志。

翻阅历代诗词,魏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桂花的诗词琳琅满目,数以千计。文人雅士、诗坛领袖、骚客大腕、古庙高僧、达官贵人直至皇宫帝王,似乎都对桂花情有独钟,吟诗填词,描绘桂花、颂扬桂花,借桂寄志、咏桂抒怀,诗词咏桂成风,名句佳作迭出,甚至把桂花加以神化,让人叹为观止!

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风靡一时,宋之问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为桂花留下“天香”的绝世美谈,白居易的“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鲜活传神、脍炙人口,李商隐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鬼斧神工,刘禹锡的“根留本土依江润,叶起寒棱映月开”,黄庭坚的“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等等写尽了桂花的神韵。

西安的园林建设者,不因桂花秀美香甜便四处栽植。除了桂花,各个大街,还有百日红、红叶李、合欢、石榴……这实在是远见卓识之举。品种多样,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西安就会成为壮美绚丽的花城!

来源:陕西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