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赋能未来(减负更需提质)

时下,各单位落实基层减负不遗余力,精简了冗余表簿数目,压缩了会议时间,基层减负取得了较好效果笔者认为,减负在量上做“减法”,更要在质上做“加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减负提质赋能未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减负提质赋能未来(减负更需提质)

减负提质赋能未来

时下,各单位落实基层减负不遗余力,精简了冗余表簿数目,压缩了会议时间,基层减负取得了较好效果。笔者认为,减负在量上做“减法”,更要在质上做“加法”。

减量与提质相辅相成,是“瘦身”的过程,也是“健身”的过程。严格控制篇幅、数量和频次,消除重复冗余,清理淘汰过时的制度文件,不仅解决了“增量”问题,而且解决了“存量”问题。更重要的是,伴随“瘦身”的过程,要将新经验和新成果充实到具体实践当中去,消化吸收最新理论成果,使工作流程更加优化;清除制度冲突和“打架”等现象,让机制更加完善。减少冗余工作量,提质更能体现出规律性,增效更加凸显时效性。

减负本身就是减量与提质的统一。统一体现于责任,减负并不意味着减责,相反,更是责任的加码。一方面,减负能使基层干部职工从重复、冗余、无效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聚焦手头工作和肩负的责任,落实工作更加富有活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减负厘清文件、会议、表簿台账等方面的限度和边界,过去因事务繁琐等因素没有落实到位的,现在通过有效删减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而且必须在质量上加码,高标准抓好针对性强的会议、文件和检查工作落实落地。

定下硬杠杠,就要抓落实。减负体现出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导向思路,其生命力在于落实。确保减量与提质的落实,要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要从调整考核评价话语权体系入手,把减负成效评判权交给广大职工群众,解决了什么问题、回应了什么诉求、出了何种实招、见到何种真章、职工群众是否满意是“硬分数”。基层广大职工群众认可,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才是减负工作最重要的标准。

刊自北京铁道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