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门的天安门(作为国门的天安门)

作为国门的天安门(作为国门的天安门)(1)

在我国有一座城门,你可能没去过,但你一定非常熟悉,这就是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位于首都北京中轴线上,有中国国门之称,是国家的象征。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即公元1417年,原名“承天门”寓意很为“承天启运,受命于天”。

天安门城楼自建成之后多次被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城楼并更名为“天安门”寓意为:“受命于天,安邦治国”。

作为国门的天安门(作为国门的天安门)(2)

那么作为国家的国门,为何天安门是重檐歇山式建筑,而不是等级更高的重檐庑殿顶呢?

要解答这个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建筑屋顶制式。

作为国门的天安门(作为国门的天安门)(3)

一般来说,我国古代屋顶制式分为八种样式,分别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正脊、悬山卷棚、硬山正脊、硬山卷棚。

在这八种屋顶样式中以重檐庑殿顶等级最高,一般作为皇家宫殿和主要的佛殿,其他人居住的场所是不允许使用的。而重檐歇山顶等级次于重檐庑殿顶。那么为何作为国门的天安门,却没有采用重檐庑殿顶,而是使用等级第二的重檐歇山顶呢?

原来天安门城楼在古代是皇城的正门,皇城一般是给皇家服务的衙门和地位显赫的王公贵族居住的地方,并不是皇家建筑,所以天安门不能使用皇家宫殿专用重檐庑殿顶,而只能使用等级略低的重檐歇山式屋顶。

作为国门的天安门(作为国门的天安门)(4)

总的来说,天安门城楼在古代和现代的地位不同。在古代天安门城楼只是皇城正门,并不属于皇家宫殿;而如今天安门城楼作为国家代表和象征。

这里顺便还要提一下,除了上面提到的八种屋顶制式外,在我国古代建筑中,还存在一种常用于亭台楼阁的屋顶制式,比如攒尖式屋顶,这种屋顶制式没有等级之分,皇家建筑和普通百姓都可以使用。

关于天安门城楼,为何没有使用重檐庑殿顶的原因,你知道了吗,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补充。

如果喜欢古代建筑这些冷知识,喜欢旅行的读者,请关注我的账号辉常旅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