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寺和庙的区别(寺和庙有什么区别)

现代我们总是讲寺庙,但是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怎么会将这两个字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了,其实把这两个字分开来说区别很大。

古人总是喜欢求神问佛,什么事情都要到祈祷一番,上到国家兴旺,下到姻缘事业,要做这些事情就要到寺庙添点香火钱祭拜一番,那么为什么有的地方称之为寺,有的地方称之为庙了?

其实最开始“寺”有法度的意思,是官设立制的地方,如我们在电视剧中所见的大理寺,太常寺等,

为什么佛教也叫做寺了?因为有一个地方叫做“鸿胪寺”,鸿胪寺为汉朝接应外国宾客之官衙。鸿胪寺之长官,秦代称典客,汉代称鸿胪卿,掌理接待外宾及凶丧仪庆等事。据唐书百官志第三十八所载,鸿胪寺设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二人,领典客、司仪二署。佛教初传入中国时,来华传法之西域沙门,被安置于鸿胪寺,由鸿胪卿指示其进退;演至后世乃称僧尼之住处为‘寺’。至唐代佛教盛行,于西域僧人有进赠鸿胪卿者,如菩提流志、善无畏、不空等诸师皆曾受追赠。西域以白马托经书而来,所以我国第一座寺庙取名“白马寺”。这时候“寺”就多了一层意思,为和尚供奉佛祖的地方,历史上的寺的功能相似于现在的大学,目的是普及教育,寺里面有藏经阁相当于图书馆的作用。很多名家大儒都曾经在寺庙中学习研究,而且寺庙经常会有开坛讲佛,当地的人们都可以去听,起到了普及佛法的作用,也是大众共同修行的场所。

一般寺和庙的区别(寺和庙有什么区别)(1)

庙出现的比寺要早,一开始庙的作用是那些王公贵族供奉祖先,其实一开始古人把“庙”当作“貌”的谐音,他们觉得在这里可以看到先祖的容貌,这个说法从说文一书中可得。庙一般指庙宇,供奉的是神,或者说是去世的圣贤,祖宗,比如龙王庙,城隍庙,土地庙等,去庙里是为了表达人们对忠孝,信义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

一般寺和庙的区别(寺和庙有什么区别)(2)

所以本质上“寺”和“庙”有着本质的不同,也有相似之处,寺中供奉的是如来,观音等,而庙中供奉的是神仙一类的雕像,如土地爷,山神,玉帝等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