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逻辑有哪些(三大底层逻辑帮你突破自己)

朋友麦粒,文静娴雅、秀外慧中,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是个值得托付的人,但这段时间却有点颓废。

一次聊天过程中,她吐露了其中的原因:

年前,麦粒曾经主导过一个项目,项目结束后需要公开汇报。

但她一上台就紧张,头皮发麻、脑中一片空白、语无伦次,于是让自己的助理代替她。

而助理在出席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的各种汇报后,直接连升四级,去了麦粒的老家、公司在武汉的总部,也坐上了麦粒一直想做、却还没法触及到的职位。

而麦粒的妈妈,从她上大学时,就一直希望她能回到武汉工作。

一场汇报,让麦粒错失了重要的人生机会。

正如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

“会写Word 的不如算Excel 的,算Excel的不如做PPT的,做PPT 的不如讲PPT 的,讲PPT 的不如PPT 汇报的。”

听了她的讲述,我突然明白:我们知道会说话很有用,但就是不会说。

这让我想到了《演讲的逻辑:关键的时刻真实、清晰、高效表达》,书中讲到:

“人是靠语言与他人沟通的,而且语言还能反过来影响说话者思想,所以当你的语言模式有了逻辑,也许这个生活有了新的节奏。”

演讲的逻辑有哪些(三大底层逻辑帮你突破自己)(1)

这本书的作者陶峻是个标准的理工男。

他曾经在央视做编导,给央视节目演讲的名人写稿子,并辅导他们演讲。

在教导名人演讲的20年中,陶俊把理工科所学的逻辑思维用在了演讲这件事上,整理出一套课程。

他把这套经过好几年实践检验过的逻辑,写在书中,详细教我们如何使用、并提供场景进行练习,让我们变得敢说话,会说话,从而爱上好好说话。

01 我们为什么要学演讲

一提到演讲,你可能会下意识地想到舞台、鲜花、聚光灯,而台上的那位演讲者自信从容,他时而慷慨激昂、时而风趣幽默。

你也许感觉自己离演讲有点遥远,也许特别渴望上台却又害怕登台演说。

其实,不只是站在舞台上的,才叫演讲。

它是一对多的表达,是一种通过你的语言,去表达自我、传播观点,从而影响一群人的能力。

书中把演讲的能力分成三个部分:关于表达与沟通的实用技能、一种有效学习方式、拓宽自己世界的工具。

演讲的逻辑有哪些(三大底层逻辑帮你突破自己)(2)

你看,演讲它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首先就是在公开场合说话。

比如我们在职场常会遇到的面试、工作汇报、对下级的激励还有每年都避不过的年终总结报告;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的婚礼上的发言、饭局上的致辞;

比如我们人际交往中要进行的感谢、说服、安慰等,它们其实都是一种演讲。

所以,学好演讲就意味着我们在工作、生活、家庭、人际交往和自身发展方面都会有更优秀的表现。

而我们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现有的知识、观念、情绪等进行梳理。

同时,我们还需要把不同的知识串联在一起进行加工,这就会让我们以输入倒逼输出。

当我们对自己认知进行整理和提升,并“基于理解的学习”进行输出过程时,又会促使大脑更多地进行创造性的联想,学习能力也会随之变得更强。

随着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我们的世界也就被拓宽了。

正如书中所说: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说过一句话:“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你的认知、想法、观念,只有通过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为人所知、为人所懂,才能被赋予价值和意义。”

演讲的逻辑有哪些(三大底层逻辑帮你突破自己)(3)

巴菲特曾讲过一个自己的小秘密:

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害怕演讲,大学时甚至因为害怕当众发言,而放弃需要公开演讲和谈话的课程。直到他在奥马哈从事证券行业,才慢慢锻炼出来。

记者询问他,在20岁到30岁之间,养成的哪些习惯是他未来成功的基石。

巴菲特回答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演讲能力是他在这个时期获得的最大的宝藏

你看,学会“演讲”这项语言的技能去表达自己,我们的世界会不断被拓宽。

02 人人都可以来演讲吗?

我们说,演讲是有目的的社交表达,因此人人都需要。

但我们常会在心理预设各种不利因素,来干扰和影响这种行为的进行。

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我普通话不标准怎么办?要不要先去学了普通话再来学演讲”?

书中告诉我们,你多虑了。

恰恰相反,“只有说标准的普通话才能做好演讲”正是演讲入门者常见的误区之一。

因为你把演讲和播音主持混为一谈了。

作者陶峻就说,自己也带有地方口音,很多字音发不清楚。

但你看,他还是成为一位优秀的演讲教练。

毕竟,普通话只是你的表现方式,表达内容才是你需要更关注的。

就像李雪琴,她的东北口音并不影响她脱口秀让你捧腹大笑,反而还增加了自己的语音辨识度和特色,成为她的加分项。

演讲的逻辑有哪些(三大底层逻辑帮你突破自己)(4)

也有人会困惑于:“我知识储备不足,完全没有什么东西可讲呀。”

诚然,长期的知识积累和人文素养,更能支撑我们的演讲内容,这需要我们大量地输入与输出,需要我们不断地刻意练习去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也不要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就不敢开始。

要知道,所有的成长都是一个从0到10000,从弱到强的过程,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同时,学习和准备演讲的过程,同样也是整理和发掘自己的过程。

给自己一些耐性,也给自己一些时间,让自己有机会成长起来。

不要找借口自我设限,只有行动,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03 演讲要注意的三个底层逻辑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因为它们基于同一个审美的底层逻辑,同样,好的演讲也有它共通的底层逻辑。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12个高效演讲的方法,我总结如下:

一场好的演讲是基于三个要素为基础的,第一是真诚,第二是换位思考,第三是提供价值。

因为篇辐原因,我从书中分享3个高效演讲的方法,帮你突破自己,开始演讲的第一步。

一、换位思考:从听众出发。

“一定不要在对听众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设计自己的演讲,这样你的工作很可能是徒劳的。”

演讲的逻辑有哪些(三大底层逻辑帮你突破自己)(5)

当你准备去做一个演讲的时候,先不要着急确定你的主题,而是先要做足前期准备工作:

你的听众是谁?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或共性?比如年龄、性别、地域、行业、认知、行为习惯、普遍关注的痛点……

书中提供了一份听众清单,你可以以此为工具,在依次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去获得更多的信息。

只有换位思考,从听众出发,我们才能正确地开始我们的演讲工作。

二、真诚:不说假话。

书中提出,“在演讲中(包括即兴演讲),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说假话。”

你可能会说,我这个人很老实的,从不说假话,所以我也不理解,为什么要说演讲不讲假话。

但我想请你想一下,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请朋友去KTV唱歌,为了不扫他的兴,你说:“这首歌唱得真不错。”

同事穿了新衣服,问你怎么样,你说:“你穿这衣服,好显年轻”。

你看,我们反对说假话,但有意无意中,假话却变成了一件常出现的事。

但我还是劝你别说假话,因为人天性是会识别假话的。

书中说了一个学员的故事:

一个30出头、性格内向的公务员考生,他的苦恼在于,如果面试官问他为什么要报考警察岗位、自己有什么优势时,无言以对。

因为这个岗位,是他为了和妻子在一起的无奈选择。

而且自己30岁了,和20出头的精壮小伙子比,他觉得自己的竞争力太差。

于是他煞费苦心地编了一套表“衷心”的说辞,说自己从小就向往当警察,可以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结果,他自己知道这是谎言,过不去心里这个坎,于是被人一问到痛处,就开始紧张。

你看,说假话费心费力不说,一紧张就又很容易被人识破,哪怕没人识破,为了掩盖这一个谎言,后面可能还需要千百个谎言。

唯一的破解方法只有一个: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软肋。

千万别说“我没办法”。

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有诚实面对的方法,再微不足道的人,他的身上也有很多故事和闪光点。

比如这个学员,他诚实地面对自己报警察岗的初衷。

但他为了家庭舍弃原来不错的工作,说明他是个负责任的人,这正是警察这个岗位所需要的。

同时,虽然在年龄上他不占优势,但作为重点大学毕业的理工男,他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都很强。

这样,放下了心理包袱,选择说真话的他,轻装上阵,在后来的面试中就应对非常自如。

所有关于演讲的技巧和工具只有建立在真实的本色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演讲的逻辑有哪些(三大底层逻辑帮你突破自己)(6)

三、提供价值:礼物心态。

听众来听你的演讲,最少也是付出了时间成本的,所以演讲时一定要保持“礼物心态”。

不管是进行什么样的演讲,你需要反复地问自己,我能够为听众做些什么?我要送给听众的礼物是什么?

是让听众听了你的演讲有了新的认知?还是感受到能量的提升?或者是释放了情绪?

所以呀,一定要看重演讲内容对于听众的价值,多检查几次自己准备的内容,把对别人没有用的东西统统砍掉。

以上这三点内容,不单是指导演讲准备的实际方式,也是演讲者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真诚地表达自己真正想说的话,用听众喜欢的形式给他们提供价值,而不是只说听众喜欢听的话。

写在最后

通读《演讲的逻辑:关键的时刻真实、清晰、高效表达》,会发现书中没有套话,作者的价值观很正。

他给我们讲的,其实远不止是演讲的底层逻辑,也是做人的价值观。

换位思考,从听众角度出发,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体谅对方、理解他人,这是人生的必修课。

真诚,不说假话,是因为真实才能打动人心,真实才是通往一切的道路。

提供价值,礼物交换,更是说透社交的本质,人只有成为更好的自己,才会给别人提供更大的价值。

这是演讲最需要的底层逻辑,更应该是我们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