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弄人的词人(词人对美女动情却有贼心没贼胆)

词人对美女动情却有贼心没贼胆,写下一首词,尽是不可言说的幻想

造化弄人的词人(词人对美女动情却有贼心没贼胆)(1)

唐诗宋词中流传着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记录着一段段风花雪月的痴情,在那个温柔缱绻的世界里争奇夺艳的,不仅有大家闺秀或者豆蔻少女,还有那些沦落风尘的女子,她们都是默默无闻的功臣,大大丰富了诗词创作的内涵。青楼女子不但容貌出众,亦能担起鸾歌凤舞、侍弄笔墨的角色,因此很能给创作者以鲜艳的灵感。

文人墨客的心思总是细腻的,总能在寻常之中捕捉微妙的细节。想那李白莲步舞剑、醉酒当歌、一心成仕,却始终离不开歌妓的安慰,甚至到墓前吊唁偶像谢灵运,他也携妓前往。倘若李白没有美人作陪,其作品定当会惶惶失色。

造化弄人的词人(词人对美女动情却有贼心没贼胆)(2)

当然,李白不是第一个多情浪子,也不是最后一个好色之徒,还有孟浩然、白居易、元稹、苏轼、柳永……他们都是"食色,性也"的杰出代表。然而,唐与宋的歌妓制度却稍有不同,这导致了文人们在相关创作时的不同心思。宋廷的歌妓管理,大多沿袭唐制,但在对官员的约束上却比唐朝要严厉的多。

唐朝规定,献舞佐酒的歌姬美眷,同时可以与客人交往,进行深入交流;而宋朝则规定,歌姬就是歌姬,仅限于酒席宴会,不得侍寝,尤其是对朝廷官员而言,更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所以,宋代这位才子虽然在宴席上看中了一位歌妓,却迟迟不敢行动,内心纠结不已,只好写下一首词,加以幻想,了却遗憾。

造化弄人的词人(词人对美女动情却有贼心没贼胆)(3)

《鹧鸪天》宋·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号小山,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是正儿八经的大官人,他的词风清丽,多写男女情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晏几道虽身居高位,但为了乌纱帽,最终只能做个了有贼心没贼胆的过客。

晏几道在参加酒宴时,对歌妓"玉箫"一见倾心。她那撩人的歌声、妖娆的舞姿,都深深牵引着小山的目光;而正当那时,上头的酒精让这份迷思更加疯狂。我们来看一下他纠结的心路历程。

造化弄人的词人(词人对美女动情却有贼心没贼胆)(4)

"太妖娆"三字一语双关,一曰玉箫的歌声妖娆,二曰玉箫本人妖娆,正所谓爱屋及乌,足见词人对此歌妓的喜爱。晏几道醉倒在歌声之中,或许正是因为没有大胆迈出那一步,这才留下了遗憾,直到宴会结束酒意都没有消减。整个上片主要叙写了与玉箫的邂逅,说白了,就是一场艳遇也。

下片,晏几道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幻想与玉箫共赴云雨!"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春天如此静谧,春夜如此漫长,词人的思念也拉离了人间:"碧云天"是天上神仙所居之所,而"楚宫"即楚王之宫殿,这里引用了楚王与巫山神女的典故,相传他们在巫山之上行云雨之欢,后来人们便以此来代指情事。

造化弄人的词人(词人对美女动情却有贼心没贼胆)(5)

晏几道以"楚宫"为名,可见他内心真实所想,那就是与玉箫共赴云雨,现实中无法实现,他只能含恨按下非分之心,以文字代替。下一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这里又使用了一个"谢桥"的典故。谢秋娘是唐朝宰相李德裕的侍妾,是当时著名歌妓,后世便以"谢娘"代指歌妓,而以"谢桥"来隐喻通往烟花场所的路。

晏几道自我安慰:梦境里没有现实里束缚我的条条框框,任凭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我要大摇大摆地踏着杨花,走进烟花巷陌里。去干什么?当然是寻找这位玉箫姑娘了,词人的想念之情溢于言表。总体来说,这是一首笔风清丽的幻想之作,虽有些污,但污得清新脱俗,不觉卑劣,当属怀人词中的精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