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漏谷穴的禁忌(可输送胃经气血)

陷谷穴位于人体的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取穴时,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二、三跖趾关节后方,二、三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此穴出自《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还有其他两种别名:陷骨、输穴。

艾灸漏谷穴的禁忌(可输送胃经气血)(1)

陷谷。陷,凹陷之处也。谷,山谷也。陷谷名意指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冲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因此取名为陷谷穴。

艾灸漏谷穴的禁忌(可输送胃经气血)(2)

艾灸陷谷穴可以输送胃经气血。在中医学上,艾灸此穴可以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痢、面目浮肿、目赤痛、疝气、热病、足背肿痛等。在现代临床运用上,常用于治疗感冒,胸膜炎,胃炎,肠炎,肾炎。下肢瘫痪,足扭伤的治疗。有报道取双侧陷谷透涌泉,治疗急性结膜炎疗效好。

艾灸漏谷穴的禁忌(可输送胃经气血)(3)

有些孕妇,在妊娠后期会出现下肢浮肿。可让其采用平卧或下肢略为抬高的体位,然后从足背开始,沿小腿向大腿方向推拿,力度要轻柔,手法以按、压、推、拿、轻捏交替混合使 用。在按压推揉的过程中,以陷谷穴为重点,会有良好效果。

艾灸漏谷穴的禁忌(可输送胃经气血)(4)

穴位疗法中,艾灸疗法最为有效。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调理治疗,都可以经常艾灸。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期间不应着风受凉,应保持平和情绪。饭饱酒后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后毛孔舒张,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趁虚而入。艾灸一向讲究循序渐进,坚持就会有效果。如果没有艾灸条件,可以使用按摩或刮痧疗法。中医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们国人共同去挖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