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1)

郑振瑶在电影《城南旧事》(1983)中的影像

当1983年第三届电影金鸡奖揭晓时,大家看到了一个不十分熟悉的名字——郑振瑶。

那时她凭借《城南旧事》(1983)中的宋妈让她获得第3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郑振瑶1980年才开始拍片,那时她已经44岁了,时间不过3年,影片只拍了4部。

作为一个“银幕上的迟到者”,电影界的“短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不多见的。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2)

如果说,潘虹的陆文婷是一种忧郁的美,斯琴高娃的虎妞是一种粗犷的美,那么,郑振瑶的宋妈可以说是一种淡雅的美。

郑振瑶特有的那种清新不俗、蕴藉淡雅的气质,我们从丁淑云思念亲人时的眼睛里,明锦华孤独地走在林荫道上的背影里,金绮纹临窗贴花的微笑中,不是也能看到吗?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3)

郑振瑶在电影《如意》(1982)中的影像

要知道电影《人到中年》(1982)开拍时,该剧组最初中意郑振瑶来扮演女主角,但审查时,在京的厂领导担心演员的实际年龄超过了角色的年龄,观众会在审美心理上难以接受。

之后《人到中年》的女主角到了黄梅莹手里,无奈上层领导不同意,最后才被潘虹“接盘”,也让郑振瑶晚了21年才凭借《美丽上海》(2004)才拿到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4)

2004年,郑振瑶凭借《美丽上海》(2004)获得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美丽上海》竟然成了郑振瑶在银幕上的最后一部作品,从此她再无电影作品。

【放弃舞蹈转行表演】

1936年11月7日,她出生在安徽省灵璧县。她的童年是艰苦又不安定。1947年随父母迁居上海,进天潼路小学读书。,

1949年8月,在欢庆上海解放的秧歌、锣鼓声中,12岁的郑振瑶考取了中国福利会儿童剧团。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5)

在这里任教的都是全国知名的老师,舞蹈课是吴晓邦、游惠海(1925-2015),芭蕾舞是胡蓉蓉(1929-2012),中国古典舞是“南昆”名师汪传钤(1911-1958)、方传芸,舞台表演是任德耀(1918-1998)。

在老师的教导、扶掖下,郑振瑶先后主演了话剧《小白兔》、《祖国的园地》,并参加了话剧《小雪花》、舞剧《时刻准备着》、小歌剧《消灭病菌》、舞蹈《荷花舞》、《匈牙利瓶舞》等的演出。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6)

这时的郑振瑶虽是荷叶才露尖尖角,但老师们都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剧团五年给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她的艺术素养,言谈举止、仪表表风度,都能看出老师们在她身上所倾注的心血和良好的影响。

1954年,郑振瑶17岁了,歌、舞、剧,该选定哪项作专业呢?任德耀老师第一个指出:“你应该敲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门。”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7)

郑振瑶在舞台上的形象

这时的文化部邀请苏联专家列斯里·库里列夫来我国讲学,在中央戏剧学院举办表演干部训练班。

郑振瑶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去了北京。但跟随苏联专家学习的,都是些有丰富舞台经验的老演员,如张平(1917-1986)、于蓝(1921-2020)等,郑振瑶虽然考试合格,但年龄太小,被转至学院本科表演系。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8)

郑振瑶在电影《邻居》(1982)中的影像

1958年,郑振瑶以优秀成绩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同年,分配至中央实验话剧院。

十几年来,她参加演出了古今中外的40多个剧目。其中包括田汉(1898-1968)的《文成公主》,是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借调去担任主演的。

这部戏在排演时正值隆冬,有一次彩排,她刚穿好一件薄披风等候上场。忽然周总理来了。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9)

郑振瑶生活照

周总理亲切地问:“你冷不冷?”郑振瑶回答:“在舞台上演起戏来就不冷啦!”

周总理风趣地说:“西藏很冷呀!你爸爸唐太宗应该跟你买件皮猴啊!”

从此,导演金山(1911-1982)即加厚了文成公主的服装。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10)

郑振瑶在电影《城南旧事》(1983)中的影像

周总理的关切,不但使郑振瑶感到温暖,也使剧中环境更真实。这部戏演出的成功,使郑振瑶成为首都剧坛上令人瞩目的新秀。

这一时期,郑振瑶饰演过一系列优美的、有理想的女性形象,如《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孔雀胆》中的阿盖公主,《大风歌》中的戚夫人、《大雷雨》中的卡捷琳娜等等。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11)

郑振瑶在电影《如意》(1982)中的影像

美学家王朝闻(1909-2004)说,“舞台上的郑振瑶使人联想到拉斐尔的圣母”,戏剧家田汉认为“郑振瑶和陶玉玲是典型的中国妇女形象”;周总理有次对周扬(1908-1989)说,“郑振瑶扮演的角色,我最喜欢的是《大雷雨》中的卡捷琳娜”。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12)

郑振瑶在电影《城南旧事》(1983)中的影像

郑振瑶为了演好卡捷琳娜清晨折祷的一场戏,每天早晨换两次电车去什刹海,在晨雾、朝霞、湖光中,想象、捕捉、体验角色当时那种宁静的心境和圣洁的感情。

郑振瑶就是这样忠诚,老实、“掉了魂”(她女儿语)地扮演她的每个角色。

1966年,郑振瑶不能幸免地被迫离开舞台,挨批斗,被看管,下放砖瓦厂挖士,拉坯,干最重的体力活。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13)

郑振瑶在电影《邻居》(1982)中的影像

她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体重只有80斤的她要推一平板车800斤重的砖头,晚上回到营房时能一口气吃4个二两的馒头。

这时她才38岁,正是一个演员最宝贵的年龄。

十年梦魇结束后,郑振瑶含着热泪演出了平反后的第一个戏《周总理,永远怀念你》。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14)

电影《飞行交响乐》(1981)剧照,郑振瑶

上场后,她泣不成声。这是她第一次不能控制自己,在舞台上演她自己。

【初登银幕不被肯定】

1980年郑振瑶从舞台走向银幕。第一部影片是《飞行交响乐》(1981),她饰演丁淑云。郑振瑶的银幕初试是失败的。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郑洞天看了这部电影一语不发;“北影”导演黄建中则干脆说:“糟透啦!”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15)

电影《飞行交响乐》(1981)剧照,郑振瑶

好心的朋友来相劝:“何必触电,将一世英名付诸东流!”

1981年夏天,正当郑振瑶对电影困惑的时候,郑洞天、黄建中相继邀请她饰演《邻居》(1982)中的明大夫和《如意》(1982)中的金绮纹。

一身二任,两部片子交叉拍摄,北京、杭州穿梭奔波。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16)

郑振瑶在电影《邻居》(1982)中的影像

在两位青年导演的帮助下,她总结了自己第一部失败的原因,懂得了电影是“微观”艺术。

电影只能提炼生活,不能修饰生活。

在毫发毕露的摄影机前,忌夸张,贵含蓄。这两部影片上映后得到观众的好评。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17)

郑振瑶在电影《如意》(1982)中的影像

【一鸣惊人的“宋妈”】

1982年,上影导演吴贻弓(1938-2019)又邀她饰演《城南旧事》中的宋妈。

从文成公主、李香君、卡捷琳娜、,明大夫到贵族格格金绮纹,人物性格各不相同;现在又要她扮演土老妈子,跳度极大。

朋友们又为郑振瑶担心,有的提醒她说:“不要重复张瑜演小凤仙的错误。”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18)

郑振瑶在电影《城南旧事》(1983)中的影像

然而,在吴贻弓执著的热情和巨大的信任下,郑振瑶接受了这一考验。

首先,她找准了人物的基调:宋妈不是一个粗俗不堪的小市民,而是一个在书香门第呆了多年的、善良的农妇出身的女佣。

她在导演的帮助下,张弛有道,收放自如,“很有文化地演了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妈子”(黄宗江语)。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19)

郑振瑶在电影《城南旧事》(1983)中的影像

她在表演上有了新的见解:银幕上“最动人的情感往往是被抑制的情感”。她把这一见解贯串在塑造宋妈这个人物的始终。

比如,当听说自己的孩子死了,躲在墙边哭,以后见主人时,她又把眼泪擦干,低着头她流了那么多泪,观众一滴也没有看见。

又如“坟地告别”一场,宋妈、英子等四人都把眼泪咽在肚里。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20)

郑振瑶在电影《城南旧事》(1983)中的影像

古人云:“景愈藏,境愈深。”就在这无言无声无泪之中,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宋妈形象,同时也窥见她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

《城南旧事》除了获1983年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外,又获我国第三届金鸡奖中的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三个奖。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21)

1983年,郑振瑶凭借《城南旧事》(1983)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非她莫属的“继母”】

孙道临(1921-2007)在《继母》(1992)的酝酿构思阶段,就认定主演者非郑振瑶莫属。

“宋妈”与“继母”的形象常常在他的梦中对话、絮语、融为一体。

而当郑振瑶接到《继母》的剧本,一口气把它读完时,居然也激动得彻夜难眠。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22)

那位善良厚道,含辛茹苦的“继母”时时浮现在她眼前,当年塑造“宋妈”的那股子创作激情也如喷泉突涌。

于是,她赶拍完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皇城根儿》(1992),就立刻赶到阔别十载的上影,当天下午就对词、排戏,开始了“继母”的创作历程。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23)

电影 《继母》(1992)剧照,郑振瑶

“继母”是郑振瑶自“宋妈”之后,又一次难得遇上的好角色。她有戏有情有个性,为了子女和家庭,以柔弱的肩膀挑起了生活重担:又以坚韧的毅力承受着世俗的偏见和压力;却把一片母爱洒向人生,最后,当长大成人的儿女为她做70岁寿诞时,她含着微笑倚靠在那张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旧躺椅上,再也没有站起。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24)

电影《继母》(1992)剧照,郑振瑶

“继母”与“宋妈”一样,都是在北京土生土长的贤妻良母,郑振瑶对这方面的生活有着很深的体验,这不仅因为她长期生活在北京,而且60年代她曾赴劳动模范耿长锁的家乡北京郊区下生活,与房东老大娘亲如母女。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25)

郑振瑶在电影《台湾往事》(2004)中的影像

她向纯朴的大娘学会熬小米粥、洗衣烧饭,又懂得怎么爬上枣树打枣儿吃,更体味到一个北方大娘吃苦耐劳、坚毅乐观的品格和个性。这段生活积累,让扮演继母的郑振瑶派了大用场。

《继母》拍成,颇获好评,无疑,“继母“将与“宋妈”一样,会以美好的形象入久铭记在人们的心田。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26)

郑振瑶在电影《美丽上海》(2004)中的影像

【银幕上的封箱之作】

当徐枫和彭小莲找到她,把剧本《美丽上海》送到她手里时,她并不想接拍这部电影,因为最初和她介绍这部电影有港台演员加入时,她以为港台演员的架子太大,不好合作。

直到合作以后才发现王祖贤、顾美华都很平近易人,也没什么助理在身边伺候。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27)

郑振瑶在电影《美丽上海》(2004)中的影像

在剧组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是端着饭盒围在一起,王祖贤经常夹菜给郑振瑶,张口闭口说:“妈妈,你爱吃这个,多吃点。”

郑振瑶饰演的母亲外表冷漠古怪,一生大起大落,经历了荣华富贵和家族没落,将母爱掩藏在阴郁的平静中。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28)

郑振瑶在电影《美丽上海》(2004)中的影像

为了演好这个生于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老妇人,郑振瑶拒绝了假头套,坚持将自己的头发染白。

“我和王祖贤为了一场戏整整研究了一个下午,我把我年轻时亲眼看到的历史事件都讲给她了,她听着听着就哭起来了,后来她表演得非常入戏。”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29)

郑振瑶和娜仁花(右)在电影《美丽上海》(2004)中的影像

“顾美华一开始跟我说,妈妈,我连扫地都不会啊,怎么去演一个大家族的没落啊。我也给她讲述了我经历过的历史,等到拍戏的时候我一摸她手,她因为太投入双手都变得冰凉。”

郑振瑶在《美丽上海》中扮演的母亲外表冷漠古怪,将母爱掩藏在阴郁的平静当中……让她在68岁再次捧得金鸡奖。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30)

晚年时的游惠海

【87岁安度晚年】

游惠海大郑振瑶11岁,可郑振瑶为什么要嫁给游惠海呢?游惠海是舞蹈界的“大拿”,也是舞蹈理论评论家、活动家、

当初郑振瑶考入中国福利会儿童剧团时,游惠海是她的舞蹈老师。

那时游惠海在课内外中喜欢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一发工资就给孩子们买零食吃。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31)

后来郑振瑶在任德耀的指点下,进入中戏学习,而游惠海也调入中国歌舞剧院,但他两之间一直有往来。

渐渐地,两人之间滋生出爱情之花,郑振瑶和游惠海1958年结婚。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32)

郑振瑶在电影《如意》(1982)中的影像

婚后,郑振瑶生了两个女儿,后来郑振瑶回忆道“我对自己的女儿挺有歉意的。那时候我们老是要开会学习,也没有人帮我照看她,她在师大二附中上学的时候,我只给她开过一次家长会。”

“她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她一看我拿起化妆箱要出门,就抱着我哭;晚上我不在家,她就自己盖上被子睡觉,衣服、鞋子都没人给脱。”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33)

郑振瑶在电影《台湾往事》(2004)中的影像

而她和丈夫游惠海在之后的时光里,即使在那十年浩劫中,两人都是风雨同舟,相濡以沫,一直到2015年游惠海以90岁高龄去世,共同携手近60年。

2005年郑振瑶因体力告别话剧舞台,之后拍摄了几部电视剧。如今她已经87岁了,没事就宅在家里,也不出席什么活动,她只想安静地面对眼前的日子。

演员郑振瑶个人简历(银幕上的迟到者郑振瑶)(34)

郑振瑶在电影《台湾往事》(2004)中的影像

  • 错过了在银幕上再度辉煌的沙莉,转战话剧,携手丈夫走过60年
  • 谢芳凭借“青春三部曲”奠定影坛地位,半路出家写作,家庭幸福
  • 92岁的于洋,15岁参加革命,单枪匹马闯匪窝,老年丧子崩溃大哭
  • 只因流言蜚语,龚雪巅峰时退出影坛,20年后回国深居简出生活低调
  • 没有被悲痛吓倒的王晓棠:深陷逆境,亲人相继离世,88岁孑然一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