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像蜂鸟又像飞蛾的是什么(像鸟像蜂又像蝶)

11月3日,市民林先生在乐成街道黄坦硐游玩时,看到一只长相怪异的“鸟”在飞,它身形像蜜蜂,翅膀像蝴蝶,身体悬停在空中,头上有两根尖端膨大的触角,约两厘米长的喙管插入花中吸食花蜜。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蜂鸟吗?

有一种像蜂鸟又像飞蛾的是什么(像鸟像蜂又像蝶)(1)

亚洲蜂鸟。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林先生家住市区,11月3日那天,他带着家人前往黄坦硐游玩。正当一行人路过一处野花丛时,看见花丛中飞着一只“鸟”,长长的喙管在花蕊中一伸一缩,背部土黄和褐色相间,和小鸟一样的尾翼不停地摆动,发出清晰的嗡嗡声。在一朵花上稍微停留后,然后“嗡”的一声飞到另一朵花上,速度非常快。

“爸爸快看,这是蜂鸟呀!”林先生的孩子最先发现这一幕,并连忙呼唤他。他和妻子赶忙掏出手机拍照,留下这些宝贵的画面。“以前在书上看过蜂鸟长得特别小,从外观上看它特别像蜂鸟。”林先生发来手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告诉记者,但他同样也有疑惑,“细看好像长着长长的管子在吸花蜜,不像鸟类,更像是昆虫。”

那究竟是鸟,还是昆虫?记者向温州野鸟会秘书长王小宁求证。看了照片后,王小宁判断,这并非蜂鸟,怀疑是一种昆虫,名叫蜂鸟鹰蛾,经常被人判断成蜂鸟。记者同时也向温州绿眼睛动物保护中心的负责人方明和求证,方明和也认为,这就是蜂鸟鹰蛾。

有一种像蜂鸟又像飞蛾的是什么(像鸟像蜂又像蝶)(2)

蜂鸟鹰蛾。马斌 摄

原来,蜂鸟鹰蛾,被称为昆虫世界里的“四不像”。像蝶,和蝶一样白天活动,口器是长长的喙管,且有尖端膨大的触角,还有色彩缤纷、美丽炫目的翅膀;它又像蜜蜂,在夏秋季节飞舞于百花丛中采食花蜜,并发出清晰可闻的嗡嗡声;它还像南美洲的蜂鸟,夜伏昼出,很少休息,取食时,和蜂鸟一样,时而在花间盘旋,时而在花前疾驰。主要分布于亚洲、南欧、北非和北美等地。

蜂鸟鹰蛾的飞翔速度快。和蜂不同的是,采花不携粉,采蜜不酿蜜,能原地悬空取食;和鸟不同的是,它盘旋飞翔时既能前进也能后退。

“过去也有人跟我们反映,说发现蜂鸟,但其实是遇到了蜂鸟鹰蛾!”方明和说,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报道发现了蜂鸟,实际上我国野外并没有发现过蜂鸟的记录,而蜂鸟的栖息地则位于拉丁美洲。大家发现的“蜂鸟”,其实多是天蛾科昆虫,天蛾多在夜晚活动,但也有一些天蛾在白天活动。当天蛾快速振动翅膀,盘旋于花前伸出长长的“吻”采蜜时,极像蜂鸟,从而被误认为是蜂鸟。一般在春季和8~10月可见到长喙天蛾在绿色植物上盘旋的身姿。这种天蛾的英文名叫Hummingbird Hawk-moth,直译就是蜂鸟鹰蛾。

有一种像蜂鸟又像飞蛾的是什么(像鸟像蜂又像蝶)(3)

蜂鸟鹰蛾戏花。林先生 摄

而蜂鸟鹰蛾的天敌是鸟类,在幼虫期易被白天捕食的鸟儿吃掉。蜂鸟鹰蛾可在花丛中快速振动翅膀,每秒可达25到30次,虫体翅展50毫米左右,是蝶类的“近亲”。但与蝶不同的是,蜂鸟鹰蛾腹部粗壮,飞翔速度快,有结茧习性。正因为它采花不携粉,采蜜不酿蜜的个性,在很多昆虫学家眼中,它是不折不扣的害虫,除了一味地索取之外,不懂得丝毫的付出。

那么,蜂鸟鹰蛾属于珍惜物种吗?方明和称,这种蛾暂未列入动物保护行列,也并非濒危珍惜物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