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咎由自取(中华成语故事之动辄得咎)

动辄得咎

[ dòng zhé dé jiù ]

成语故事咎由自取(中华成语故事之动辄得咎)(1)

【释义】

比喻做事往往会获罪或遭

人责难。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

唐朝杰出的散文家韩愈,24岁时凭

自己的才学,考中了进士踏上了仕途。

当时,唐德宗李适派宦官在街上采购宫

中所需的各种物品,称为“宫市”。宦官

采购物品,往往付价很少,甚至竟不付

钱。韩愈看到这种情况,上疏力陈“宫

市”的弊端,触怒了唐德宗,被贬为连

后来唐德宗死了,唐顺宗继位,韩

愈才被调回京城,担任吏部员外郎之

职。但好景不长,又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韩愈自视才高,却累遭贬谪,心中十分

有一段大意是:“国子博士来到太学,勉

励全体学员努力上进,不要荒废学业。

因为现在的执政者都是选贤任能、公正

无私的人。所以只怕自己没有真才实

学,不怕没人赏识提拔。”

这话还没读完,学员中爆发出一阵哄笑,

有人站出来说:“博士先生,我们

跟您学习了这么多年,深知先生学问渊

博,文才盖世,但先生为什么往往动辄

得咎呢?”

韩愈诙谐地笑道:“我虽然动辄得

咎,但还能当一个博士来教你们,不是

很幸运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