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

蚌埠坐标皖北,是华东地区铁路网的重要节点,京沪、水蚌两条铁路在蚌埠站交汇,蚌埠南站为京沪高铁七大枢纽站之一,合蚌高铁在此引出。在蚌埠市区内,坐落着蚌埠、蚌埠南两座客运站及蚌埠东、曹山、曹老集、姜桥四座货运站。蚌埠铁路历史悠久,交错的铁路线里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及历史文物,等待着人们的发现。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1)

夜幕下的铁路与城市(拍摄:杨诚)

百年蚌埠站

蚌埠火车站始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建成,为办理运输的一等车站。建成初期,每周仅试运行两趟旅客列车。站内设施简陋,候车室为芦席棚,列车的到发更是以敲击钢轨进行通报,站内仅有砂土面站台两座及一旅客天桥一座。同时,车站旁边设“大机房”,后更名“蚌埠机务段”,建矩形机车库1座,20米转盘一座,机车停放股道4条,可容纳17台机车,并设有水鹤2座,水塔、东西煤台各一座。1921年,扩建了新车房及股道4条。1939年,蚌埠机务段增建直径20米机车转盘一座,由人力推动转向,于1954年拆除。1941年,又新建三角线1处,于1981年废弃,部分线路拆除。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2)

20世纪30年代的蚌埠站影像,使用威玛氏音标标注的站牌(图片来自网络)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3)

20世纪60年代的蚌埠站卫星图,清晰可见蚌埠站内的三角线及机务段车库(图片来自:USGS)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4)

如今的蚌埠站三角线多存于棚户残枝之下,而早年的机车库房等设施更是拆除殆尽(拍摄:韩洋)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蚌埠站客、货运量不断攀升,1953至1958年间,先后新建旅客候车室、水泥旅客站台等设施,站线也从原先的6条增至17条,并延长了股道。 1967年,在马场湖新建灯泡线一处。1972年,蚌埠站改建,增设售票室,候车室各一座,以及接待室、办公楼等设施。并建成站台三座,两座400米长的雨棚。1983年,新建两座地下通道,并拆除了原先站内的老天桥。1996年,站房设施全部拆除新建。2005年7月,京沪线开始电气化改造,蚌埠站迈入电气化时代。2010年8月份,为配合合蚌高铁的建设,蚌埠火车站以钢结构大跨度无柱雨棚代替现有的水泥雨棚。站台改为高站台方便旅客上下车,新建一座天桥,并保留现有的地下通道用于疏导到站客流,这也是数十年来蚌埠站最大的一次改扩建。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5)

1979年拍摄的蚌埠站外景全景(图片来自网络)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6)

双机DF11的牵引X101次通过非电气化时代的蚌埠站(拍摄:杨诚)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7)

2007年,为配合动车组开行,蚌埠站部分站台进行高站台改造,形成了独特的一边高站台(拍摄:杨诚)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8)

2010年蚌埠站开始进行大扩建(拍摄:杨诚)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9)

2010年改造时蚌埠站旧雨棚与新无柱雨棚共存(拍摄:杨诚)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10)

时至今日的蚌埠站(拍摄:杨诚)

在蚌埠站里,最具历史价值的莫过于曾经位于二站台西侧的部分雨棚柱。据老职工回忆,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影像资料,可见在日本侵华战争前,雨棚柱就已屹立在了蚌埠站内。可惜经笔者多方查阅资料,并未能找到雨棚的具体修筑时间。2010年蚌埠站进行无棚化改建期间,笔者曾与多位蚌埠铁路爱好者一道向蚌埠站及媒体建议,部分保留此雨棚柱或整体搬离保存,但是并未有任何结果,竖立了近百年的雨棚柱惨遭拆除,仅留下部分影像供后人回忆。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11)

20世纪30年代的蚌埠站影像中的雨棚(图片来自网络)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12)

日占时期的蚌埠站,图中依稀可见雨棚(图片来自网络)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13)

2004年蚌埠站内的雨棚柱(图片来自网络)

蚌埠站内西南角,有一处隐匿的站台,据说当年此站台曾作为专用站台停靠部分专列车厢,也有人说这里是工务段检修车停靠的专用站台。如今这里已被杂草植被所掩盖,仅留下两条锈迹斑斑的轨道以及废弃的站台。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14)

隐匿在树丛中的废弃站台(拍摄:韩洋)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15)

斑驳的铁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拍摄:韩洋)

枢纽里的铁路趣闻

在蚌埠铁路枢纽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地方及故事。位于今蚌埠航华路附近,有一处铁路站台,这里曾是蚌埠机场的专用线。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出巡,专列经蚌埠站抵达这里,主席会见了安徽省委领导,并且在此处留下了一张经典的他本人与专列的合影照片。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16)

1961年在蚌埠机场旁边的专用站台上主席与列车工作人员拍摄的合影(图片来自网络)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17)

如今小站台的样貌(拍摄:韩洋)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18)

小站台南侧不远处的另外一座站台,疑似供机车换向使用(拍摄:韩洋)

在蚌埠,说起“天桥”这个地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天桥”原为“木桥”,因为桥上有说书唱戏的“草台班子”,时间一长,人们就模仿北京,起了个“天桥”这个名字。据说是早年间,津浦铁路修通后,这里经常发生火车撞人的事故,后来一位私塾先生的妻子也不幸命丧车轮,私塾先生憎恨不已,带头上书,于1917年春动工修建了“天桥”。“天桥”起初为钢木结构桥,长17米,宽6米,1919年竣工,是国内早期立交桥之一。“天桥”上跨津浦铁路,与铁路成正交,与大马路斜交S型衔接,桥下有三条铁路线,轨道六根,因而老蚌埠人又将桥下区域称为“六股道”。据说曾经有一个学生住在“六股道”,每天以火车鸣笛声做起床闹铃,有一日他迟到了,老师问他何故,他说平日起床点鸣笛的列车今天晚点了,没有叫他起来,因此迟到....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19)

蚌埠历史照片中的老“天桥”(图片来自网络)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20)

60年代卫星图中的“天桥”,桥面为与轨道成正交,扭成了S型(图片来自:USGS)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21)

如今的“天桥”早已改建,道路也“截弯取直”,图中桥旁的花坛处正是当年的老桥位置(拍摄:杨诚)

1971年,蚌埠东站兴建,1975年6月竣工通车。蚌埠东站原名“长淮卫站”,后为适应经济发展,满足铁路运输增长的需要,在市郊兴建了蚌埠东站及曹山淮河铁桥,用于部分取代蚌埠站的作用。1984年底,蚌埠东站开始配属美制ND5型内燃机车,时至今日(截止至2018年),蚌埠东站整备场内仍有大量ND5在运用,吸引了众多车迷前来观赏,被誉为“芝加哥机务段”。1992年2月20日,南巡归来的邓小平专列缓缓驶入蚌埠东站,这也是他南方之行经停的武昌、长沙、深圳、珠海、上海等9站中的最后一站。1997年,因为蚌埠站改造,原经蚌埠站的旅客列车改由曹山淮河大桥迂回至蚌埠东站停车办客,这也是蚌埠东站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段办客时期。如今(截止至2018年)的蚌埠东站每日仅有两对通勤车出入,但其在蚌埠铁路货运上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22)

蚌埠东站整备场内成排的ND5机车,后方京沪高铁上列车飞驰而过,不同时代的产物在此交相辉映(拍摄:杨诚)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23)

车迷戏称的上海铁路局“芝加哥”机务段(拍摄:杨诚)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24)

蚌埠东站内废弃的“建设”型蒸汽机车,这也是蚌埠地区仅存的一台蒸汽机车(拍摄:杨诚)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25)

列车飞速通过蚌埠东站,东站拥有3座站台以及地下道等设施,足以应对巨大的客流(拍摄:杨诚)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26)

停靠蚌埠东站的交通车(拍摄:杨诚)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27)

蚌埠东站外ND5型机车正通过三角线进行换向(拍摄:张亦航)

在蚌埠东站东侧铁路北边的草丛中伫立着一块废旧水泥站牌,站牌露出地面的部分高约2.5米,宽不足3米,上部架设水泥板,从右向左用“长淮卫”三个繁体字,每个字的右侧还刻着类似日文的字母,站牌背后则是京沪铁路。经有关部门探寻考察,认为此站牌为1935年左右随一起长淮卫车站由国民党政府建造,而站牌上所刻“日文”其实是汉语“长淮卫”三字的“假名系拼音”。老站牌富有研究价值,原计划准备将站牌搬移至上海保存,但由于太重,最终没有搬成,如今铁路部门做了保护,安装了铁栏杆,成了蚌埠百年铁路史的见证者。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28)

蚌埠东站竖立着的“长淮卫”老站牌(拍摄:杨诚)

高铁腾飞

蚌埠的高铁网络由京沪高铁、合蚌高铁、蚌埠联络线三条线路组成。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动工兴建。2010年12月3日,CRH380AL型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最高试运行时速高达486公里,创下世界铁路运营最高速。2010年11月15日,京沪高铁全线铺通仪式在蚌埠举行,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同时蚌埠南站启用,百年珠城踏上高铁这班飞驰的列车。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29)

建设中的京沪高铁蚌埠南站(拍摄:杨诚)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30)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先到段创下486.1KM/H时速的冲高实验列车到达蚌埠南站(拍摄:杨诚)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31)

2011年06月30日京沪高铁首发列车G1次停靠蚌埠南站(拍摄:杨诚)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32)

2011年06月30日蚌埠南站开通运营(拍摄:杨诚)

2011年6月30日,京福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蚌高铁段开通运行,蚌埠南站成为目前京沪高铁安徽段唯一的枢纽站。蚌埠这座火车拉来的老城再一次成为重要的高铁枢纽。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33)

合蚌高铁与京沪高铁在蚌埠相交融(拍摄:杨诚)

蚌埠恳请建设铁路(火车拉来的城市)(34)

百年前津浦铁路选择蚌埠,百年后京沪高铁再次选择经过蚌埠,使蚌埠跨入高铁时代(拍摄:杨诚)

后记

自此,《火车拉来的城市——蚌埠铁路逸闻录》系列全部编写完成,由于笔者以身居外地,本着从对蚌埠铁路的怀念及热爱从而撰写本系列文章。感谢蚌埠众多铁路爱好者的帮助,感谢蚌埠车迷韩洋提供的蚌埠铁路珍贵历史影像资料。由于笔者并非铁路及历史工作者,文中许多历史数据源于各时期《蚌埠铁路分局志》、《蚌埠站志》、互联网文献等,不免有一些错误之处,还望读者海涵,尽请希望有了解蚌埠铁路历史的读者可以联系笔者,共同探究修改。谢谢大家!

注:《铁影|火车拉来的城市——蚌埠铁路逸闻录》系列图文编写于2018年初,文中部分内容现已变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