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最常见的几种误区(喝茶时最容易碰到的4大误区)

有的人喝茶后会拉肚子,有的人喝茶后睡不着觉,有的人喝茶还会上火……会喝茶是一种享受,不会喝茶,就可能是一种折磨。

想要喝茶很简单,但要学会喝茶,并不容易。新手入门时,经常会走进一些喝茶的误区之中,甚至部分自诩喝茶几十年的老茶客,也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在错误喝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喝茶时新手最容易碰到的4个误区,看看你有没有踩雷?

喝茶最常见的几种误区(喝茶时最容易碰到的4大误区)(1)

第一个误区:泡茶不注意水温,全用开水烫

老话说喝茶要趁热,泡茶时更要将水烧开,否则的话就会出现“泡不开”的情况。但这个认知,并不完全正确。泡茶时要根据茶具和茶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水温,这样才能体现出茶的好坏来。

绿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应控制在90度左右。如果是名优绿茶,将水温控制在80~85度更好。只有立夏后的粗老绿茶,才适合高温冲泡。

红茶的水温最高不超过95度,一般而言,90度左右最好,水温低了无法凸显茶香,水温高了,茶叶容易烫坏。

简单来说,水温的高低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按发酵程度来区分。不发酵茶(绿茶)<轻微发酵茶(白茶、黄茶)<半发酵茶(乌龙茶)<全发酵茶(红茶)<后发酵茶(黑茶)。二是按照茶叶的老嫩程度来区分。茶叶越嫩,芽叶越小,水温越低,茶叶越老,芽叶越大,水温越高。

喝茶最常见的几种误区(喝茶时最容易碰到的4大误区)(2)

第二个误区:喝茶时不注意水温,太凉或太烫

尽管最近几年流行冷泡茶,但在我国传统饮茶习惯中,热水冲泡仍然占据主流。刚冲泡的热茶,水温不会低于80度,此时不宜饮用。

我见过很多人在喝茶时显得特别猴急,刚泡的茶就要急不可耐去品饮,哪怕是烫得龇牙咧嘴也在所不惜。

实际上,这种喝茶的方式非常不可取。因为高于55度以上的热水或热茶,已经超过了口腔、舌头和食管的耐受能力,极容易发生烫伤事故。即使一次两次没问题,但时间长了,对口腔和食管也会非常不利,会大大增加病变的风险。

另外,水温过低,茶汤已经变凉了,也不宜长期饮用。一方面,冷茶无法发挥茶叶的最大价值,感受不到喝茶的美好,另一方面,脾胃虚寒人士喝多了凉茶,会加重身体负担,对健康一丁点好处都没有。

喝茶最常见的几种误区(喝茶时最容易碰到的4大误区)(3)

第三个误区:喝茶不注重实际,非要洗茶

泡茶前要不要经过一道洗茶的程序,目前争论很多,并没有最后的结论。但喝茶要从实际出发,不可盲目洗茶或坚决不洗茶。

如果是绿茶或者黄茶,相对于发酵茶而言,耐泡度较低,通常只能冲泡3次左右。对于这样的茶,一般不建议洗茶。茶汤的精华,会在冲泡前10秒内析出90%以上,盲目洗茶,没洗去农残,反而把营养物质都给洗没了,得不偿失。

如果是普洱茶,因为经过长时间的转化,则需要洗茶。与其说叫洗茶,不如叫醒茶,这一道工序不可少。因为普洱茶的内含物质不会像绿茶那样快速析出,耐泡度更高,反复冲泡10余次依然滋味醇厚。此时通过洗茶,可以迅速唤醒茶性,让茶汤的品质,更上一个台阶。

所以,对于绿茶和黄茶,甚至红茶,都可以不洗茶,但是普洱茶、黑茶等长期存放转化的茶,一定要适当洗茶,唤醒茶性。

喝茶最常见的几种误区(喝茶时最容易碰到的4大误区)(4)

第四个误区:茶汤表面有泡沫,脏东西不能喝

冲泡茶叶时,茶汤表面有一圈圈的泡沫,有人说这是农残和灰尘,很不干净不能喝。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几乎所有的茶都不能喝。我们冲泡任何一款茶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气泡,这些物质的存在,并不是因为灰尘和农药残留。

“作怪”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茶叶内含茶皂素。这种物质有很强的起泡性,热水高冲,最容易出现。茶皂素是茶树中内含的一种物质,不管是什么品种,都会有,只是含量多少而已。

二是茶叶中有绒毛和碎末。所谓的绒毛是指茶叶背面的茶毫,这东西一多,也会出现泡沫。碎末中同样含有茶皂素,且更容易析出,因此出现泡沫的概率更高。

但是,不管是茶皂素还是茶毫,都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影响,所以不需要过多担心,不要认为有泡沫的茶就是农残茶或者卫生不达标的次品。

喝茶最常见的几种误区(喝茶时最容易碰到的4大误区)(5)

总而言之,喝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除了茶叶本身的质量外,冲泡的方式,水温的高低,茶具的选择等等,都需要注意。只有避开上面4个误区,才能更开心地喝茶。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