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树什么意思(俗语三树不能砍)

树木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最好的伙伴,既美化环境,还能建房做家具,又能给我们提供鲜美多汁的果实。每到春季,柳树抽出嫩嫩的枝条,桃树挂满粉嘟嘟的花瓣……,形形色色的树木都在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有的以果实诱人,有的以身姿妖娆著称,有的苍翠挺拔闻名,有的…,无论是哪一种树,他们都是有灵性的,他们能感知寒暑冬夏,能呼吸,吸进二氧化碳气,呼出氧气,为人类的生态平衡默默无闻的做着贡献。

在古代,有这样一句俗语:三树不能砍,福散穷来伴。说的就是有关树木的俗语。这句俗语的意思非常简单明了,意思就是:有三种树是不能砍的,否则就会福气散去穷神与之相伴。真的有如此神奇?古人说的有无道理?到底是哪三种树?带着种种疑问,继续探讨。

三问三树什么意思(俗语三树不能砍)(1)

一,槐树。

作为一个中国古老树种,它苍劲盘虬的枝干,尽显古朴神韵之感,也因此槐树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被称之为“神树”,当然这里所说的槐树,是国槐,并不是“洋槐”,洋槐是从国外引进而来,只有国槐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那么国槐究竟神秘在何处?

有国槐的庭院种植的最早文献记录出自于周朝,周朝定都以后,在朝堂前种下了三槐九棘,朝中的王公和官员分列在三槐和九棘,后来槐树就被看做具有辅佐朝政和治理国家的深层次含义。老一辈的人有没有发现,在村口一般都栽有槐树。非常荣幸的是,我们村也同样有一棵国槐,曾经听老一辈人讲过,以前的人都在槐树下聚集,分配每一天的工作,并在槐树下商议村中的大事小情。可没有人知道这棵古槐到底活了多大年纪,有人说500到600岁不止。树干早已残缺不全,唯有那半片树皮依然延续着它的生命。这棵古槐已经成为了村里的地标。

三问三树什么意思(俗语三树不能砍)(2)

三槐后来也被看做是官职的代名词,家中种植三棵槐树就是希望家中有人能在朝廷做官。这其实源自于著名的“周朝三公”,因为三公就在“三槐”之下聚集。

而在明朝洪武年间,在山西洪洞县就有一棵古槐。在元末明初,连年战争和自然灾害,很多地方人烟稀少,而山西洪洞县却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于是就有“洪武大移民”,又称“大槐树移民”,因为当时被移民之人要在大槐树下聚集,也因此,大槐树被看做是祖根,无数迁出的移民后人都来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寻根。所以槐树被赋予了精神寄托,人可以漂泊在外,但不能忘记祖宗,大槐树就是类似于“图腾崇拜”。

三问三树什么意思(俗语三树不能砍)(3)

槐树能存活一千多年,被称之为“长寿”树,故此,槐树也就有了长寿的美好寓意。

正是因为种种美好寓意,以及对祖根之地的眷恋,古人是非常忌讳砍掉槐树的。

二,榆树。

三问三树什么意思(俗语三树不能砍)(4)

说到榆树,相信很多农村的朋友对它并不陌生,曾经的饥荒之年,榆树就成为了救命树,每当春季青黄不接的档口,榆树就挂满了串串榆钱,这小小榆钱香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做成榆钱饭,更是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榆树浑身是宝,就连那榆树皮都被人们磨成面来吃,这同样是一样美食,榆皮面条更是美味佳肴。或许就是因为榆树的这些救百姓于饥荒的关键属性,让农村的百姓对榆树有莫名的情愫,一般是坚决不同意砍伐榆树的,因为它在关键时刻能解决一家的口粮问题。

三问三树什么意思(俗语三树不能砍)(5)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榆钱的外形就如同一枚枚小小的铜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再有榆钱和“余钱”谐音,寓意就是年年有余钱。古人对于图吉利的说法甚是崇拜,余钱这美好的寓意怎么能让它溜走?把榆树砍了就意味着“余钱”没有了,这在古人眼中是无法接受的。

三,枣树。

三问三树什么意思(俗语三树不能砍)(6)

每当八月十五前后,就是枣儿成熟的时节,一串串红彤彤的枣子娇艳欲滴,让人口水直流。摘下一颗,嘎嘣脆,脆甜脆甜的,甜到心窝里。有句俗语这样说:门前种双枣,穷神不打扰。

枣,同样是救命树,在灾荒之年,如果庭院种植有枣树,每到秋天,满树的枣,就是人们的救济粮。而且枣树还有其他吉祥寓意,就比如枣和栗子,花生一起被缝在新婚喜被的四个角上,有早生贵子的美好寓意。

枣同样具有养胃的功效,成语“囫囵吞枣”,就是在讲枣有养胃的作用。

三问三树什么意思(俗语三树不能砍)(7)

正是因为枣树有种种神奇的功效,古人把枣树看的重要无比,既有饥荒时救人一命的作用,又有养胃和早生贵子的美好寓意,所以古人才会对枣树倍加珍惜,不会轻易砍掉枣树。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早已脱离了温饱问题范畴,已经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前进着,庭院中的高大灌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对曾经救人于饥饿和祖根的三大树木,依然存在着崇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