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最重要的四件事(汉武帝晚年的轮台罪己诏)

“轮台罪己诏”,其实原为《轮台诏》,又称“轮台诏令”,是汉武帝刘彻在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所下的诏书。汉武帝在其中否决了桑弘羊等大臣在西域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一带)地区屯田的提案,并对派大将李广利出兵匈奴战败投降的事情表示悔恨等。

不管史学界怎么评价《轮台诏》,但历史已经过去两千一百零九年了,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作为最著名的皇帝之一的汉武帝,东征西讨,南灭诸夷,将汉朝的疆域扩大了近一倍,不仅让华夏民族的威名从此远扬,更让汉朝达到了空前盛世。

今天,我们且不说历代学者对他的争议,单从汉武帝晚年颁布的《轮台诏》中分析,他所表达的悔恨之意,我们后世应如何对待所犯的错误,并从中吸取了哪些教训和启示?最终又怎样面对未来和希望?我想这应该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汉武帝最重要的四件事(汉武帝晚年的轮台罪己诏)(1)

“罪己诏”的起源,汉武帝的功与过

古代的“真龙天子”往往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并且“皇帝是神圣的,不可能会犯错误,更不可能会有罪”。然而,在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体制里,就有一些皇帝主动承认自己有错,甚至坦白自己有罪。

在古代的典籍里,能够找到的“罪己诏”模本,是《尚书》中的《汤诰》和《秦誓》。文字比较详细并且能够作为模本的,是《吕氏春秋》里出现的这句后代“罪己诏”常用的格式语言:“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讲的是商汤罪己的故事。所以,“罪己诏”的起源,古人认为是从“禹、汤罪己”开始的。

如今,我们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必须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要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汉武帝在位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实现了大一统,将西汉王朝推到了最为鼎盛时期,纵观历史,也没哪几个朝代的皇帝能与汉武帝媲美。

汉武帝最重要的四件事(汉武帝晚年的轮台罪己诏)(2)

在政治上,汉武帝为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推行“推恩令”;经济上,他统一货币权和盐铁经营权,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将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军事上,他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同时开发南疆,开拓疆土。这一系列的措施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这位能干的皇帝都是有勇有谋、出类拔萃。现在回头看看秦汉史,如果没有这么一位汉武帝,恐怕好多历史事件就要重新改写。

在对外方面,汉武帝的得意之作,就是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民族和中原汉族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促使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真正为中国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但在汉武帝统治的后期,连年征战,使得国库空虚,经济衰退,不得民心;到了晚年,为追求长生不老,信奉“谶纬”之学,迷信方士之言;听信谗言。虽在统治后期犯了一些过错,但不可否认的是,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总体而言是功大于过。由于其皇帝的身份,只要其有所涉及,都会产生比普通人大得多的功过影响。

汉武帝最重要的四件事(汉武帝晚年的轮台罪己诏)(3)

颁发“罪己诏”,汉武帝深刻反省和承认错误

面对自己造成的危局,晚年的汉武帝内心深刻反省,于是颁发《轮台诏》,以检讨承认自己的过失,并且停止征伐,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民政策。看在碍于情面的份上,如果让一般的人承认错误,那就是非常困难的事,何况人家是皇帝呢。

汉武帝在那道著名的《轮台诏》里说:“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

从汉武帝的话里,他承认国难起于兵事,国亡在于好战。同时也总结了战争带给军民的灾难,西征匈奴的七万汉军几乎伤亡殆尽,这让他心痛不已,深刻反省了“朕之不明”的错误。作为一代帝王,能说出如此的忏悔之意,可谓的确不易,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因此,人不怕犯错,就怕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一错再错,不知悔改。

汉武帝最重要的四件事(汉武帝晚年的轮台罪己诏)(4)

汉武帝又说:“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晚年时期,汉武帝更是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得国库空虚,信神仙方术屡屡受骗,封禅求仙挥霍无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也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外儒内法,权力欲望极强,迷信自我意志,听信谗言、妄用奸佞,使可怜的卫皇后和皇太子死在奸臣小人之手,成为千古冤案。

不断开疆拓土,征伐匈奴致使税赋徭役繁重,导致农民大量破产流亡。这些恐怕都是他的过失,在《罪己诏》里有些语言躲闪,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人家是九五至尊的皇帝,有这么一个诚恳的态度就相当不错了。尽管他很后悔,但也只能用一张《轮台诏》来表达自己的过错,希望后人能引以为戒,千万别重蹈覆辙。

汉武帝最重要的四件事(汉武帝晚年的轮台罪己诏)(5)

只有敢于正视错误,才能振兴民族和国家

通过汉武帝的《轮台诏》,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和当今社会,对照和反省自己所走过的路,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导致我们做事做人很失败或者一事无成?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国家,不能像汉武帝一样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那么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更会让自己的国家遭受世界的谴责和唾骂。

1970年12月7日,原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向在二战中因德国的侵略失去生命的人忏悔,这个举动曾震惊了世界。德国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战败后能正视自己的巨大错误,坦然地向受害国承认错误并给予赔偿,直到现在都在弥补自己所犯下的战争罪行。

从勃兰特下跪的那一瞬间,很多人都明白了德国为什么能重新崛起,并赢得了全世界的原谅和认可。因为德国人不回避历史,坦然面对失败,敢于承认自己所犯的不可饶恕的罪行,这种精神,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做到的。

汉武帝最重要的四件事(汉武帝晚年的轮台罪己诏)(6)

说起德国,自然就想起了日本。同样是战败国,日本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百般抵赖及推脱罪行,不去赔偿受害国的损失罢了,反而还不断地窃取受害国的利益和领土,实在是不知廉耻的“赖瓜子”。与德国相比,日本的行径所为,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就是不要脸皮的无赖之徒。

日本虽在战后也实现了快速崛起,但在国际社会上很难获得向德国那样的大国地位,更不能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和原谅。而在受害国的眼里,日本就像一只“癞皮狗”,在世界的舞台上扮演着“小丑”的角色,令人耻笑与呕吐,这就是日本可耻可悲的形象。

因此,我们要深刻地体会“知错就改”和“知耻后勇”的含义,尽管这八个字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最深的道理及寓意,这不仅适用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更适用于我们每一个的人生。所以,汉武帝的《轮台诏》,他告诫是不仅仅是西汉和子孙,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万世永存。

汉武帝最重要的四件事(汉武帝晚年的轮台罪己诏)(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