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平创作原声 高一平我认识的

我认识的“快乐之泉”

◎高一平

帮助人,特别是帮助到了需要帮助的人,那是一种快乐。这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 题记

缘于对心理学的兴趣,有幸与“快乐之泉”隔着手机屏幕相识,有快要两年的时间了。自从与“快乐之泉”老师相识后,每天早晨,都会接收到“快乐之泉”的分享,就像早间新闻一样,准时地让人心生亲切。久而久之,每天晨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领会“快乐之泉”。“快乐之泉”是晨讲的老师,我就是那讲台下专心听讲的学生之一。

“快乐之泉”分享,是一位二级巡视员的个人爱好,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和热搜等内容,经过感性认识、理性思维分析后,进行改编加工,形成一篇篇有时间、有地点、有数字、有情节、有理有据的小文章。

出于对“快乐之泉”的敬佩,作为“快乐之泉”分享受益的我来讲,常常想:如果可以,真心要去当面拜访学习。可是两年来的新冠疫情局限,身不由己。于是,我想在当面拜访前,更多地了解“快乐之泉”--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省道德模范、人大代表、职业道德标兵、圆梦爱心助学团团长、全国先进工作者……逐一进入了我的认知世界里。

高一平创作原声 高一平我认识的(1)

三十年前,因为《中国青年报》的一幅“希望工程”宣传画,吸引了“快乐之泉”的目光。一个乡村小学的女孩,从破旧的书桌上抬起头来,一双明眸透出几许企盼,画面上还有这样深情的话语:“你、我、他都能做到——拯救一名孩子重返校园。”

从此,一个12岁失学少年阿旺,走进了“快乐之泉”的生活,成为了“快乐之泉”资助上学的第一位贫困学子。阿旺在中学时期,由于个人厌学的原因,最终还是没有继续念下去。“快乐之泉”倍感遗憾之余,进行了深刻反思:“是不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期望过于厚重,最终让学习基础并不好的阿旺产生了极度的厌学情绪?这种不太了解受助人具体情况的资助,是不是多少有点盲目?”

“快乐之泉”的内心,深植“品学兼优的孩子,不能因为没钱上不起学而遗憾终生”的信念,坚定地秉持着。

接下来,“快乐之泉”成功地资助了阿旺的同校同学,是一个品学兼优,但失去了父亲的贫困学生小敏。小敏在大学毕业后,曾在一个父亲节的贺卡上写下:“这些年,是您一直给我父爱的温暖。祝您一生平安!”

高一平创作原声 高一平我认识的(2)

二十年前,一位见义勇为的群众,为了保护两名下夜班的女青年免遭歹徒的抢劫侵害,勇斗歹徒,被歹徒刺成重伤,缝了160余针,造成终身残疾,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这位见义勇为英雄的儿子康康,却因窘迫的家庭经济状况,感觉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性格近乎自闭。

了解到这位见义勇为英雄的家庭情况后,“快乐之泉”对正在读小学的康康承诺,今后读书和生活的全部费用,由“快乐之泉”和他的爱心团队负责。

“快乐之泉”曾经拉着康康的手说:“虽然你家的条件比不上别的同学,但是你和他们不要比吃和穿,要比学习、比做人,伯伯相信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长大成才,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做一个像你父亲那样有正义感的人。”

康康在“快乐之泉”的关心呵护和正确引领下,早已将自闭抛之于九霄云外,积极乐观地成长进步着。

高一平创作原声 高一平我认识的(3)

十年前,“快乐之泉”在走访辖区困难群众时,遇到贫困学生童童。童童的爸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幸遭遇车祸,两条腿撞断,劳动能力丧失,童童的妈妈没有工作,一家人靠低保生活。“快乐之泉”当即表态,只要童童想上学,他就会一直资助下去。

童童曾经给“快乐之泉”写信:“高三学习生活很紧张很枯燥,睁眼闭眼都是试卷资料,也有坚持不住的时候。但一想到有个人在默默支持我,我就不敢松懈,我不想让关爱我的人失望!”童童大学毕业后,给“快乐之泉”发来短信:“遇到您,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和最幸运的人!”

“快乐之泉”爱心那无形的力量,影响着身边的人,成立了“以困难家庭品学兼优的高中或大学在校学生为助学对象,通过逐年提供学杂费、生活费,资助其完成学业,成功就业,摆脱困难家庭状况”为宗旨的“圆梦助学爱心团”。爱心团帮扶的学生中,有个名叫鹏飞的学子,父亲因交通事故导致头部受伤,患上痴呆症,家庭的顶梁柱倒下,家庭没有了经济来源。

“快乐之泉”送去的幸运垂青了鹏飞,友善之光在他难眠的黑夜里带来了希望。他自问:“这是天上掉馅饼了吗?这是自己买中奖了吗?”

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鹏飞,不但自己加入了助学团,也给自己找到了当初自问的答案:“爱心助学团帮我顺利完成了学业,让我收获了感恩之心,我对此一直心怀感激。我有义务把这种热心慈善、不图回报的善行传承下去。”

“快乐之泉”对待每一个受资助的孩子,始终坚持物质资助与亲情滴灌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帮助,“物质资助是指出钱、出物,帮助贫困孩子顺利完成学业,亲情滴灌则是用爱浇灌、用心去呵护,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友善之人”。

如今,“快乐之泉”的爱心分享,正是“劝人良善”之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传递温暖。

有一种正能量的源泉,叫“快乐之泉”。

(编辑:高一平)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高一平创作原声 高一平我认识的(4)

作者简介

高一平,本名高玉禄。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烟台散文微刊主编助理,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高密凤城微尘公益协会会员,山东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志愿者。

壹点号烟台散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