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早和房早哪个人群多(房早和室早的鉴别)

一、期前收缩也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生率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分房性期前收缩(房早)、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及房室交界性早搏,其中以室早最常见。

室早和房早哪个人群多(房早和室早的鉴别)(1)

二、房早的治疗

1、无明显症状:房早通常无需治疗。

2、有明显症状:应戒烟、戒酒、戒咖啡

三、室早的治疗

1、无器质性心脏病

⑴无明显症状:室性期前收缩不会增加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性,如无明显症状,无需治疗。

⑵有明显症状:治疗以消除症状为目的。

⑶二尖瓣脱垂伴室性期前收缩,首选β受体阻滞剂

2、急性心肌缺血

⑴记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并发室早,易发生心室颤动,特别是出现以下情况时:频发室早、多源性室早、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早、室早落在前一个心博的T波上。原来主张预防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利多卡因。目前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⑵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窦性心动过速 室早:应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以减少室颤的危险。

⑶急性肺水肿合并室早:应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注意有无洋地黄中毒或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

3、慢性心脏病变:陈旧性心梗、心肌炎、心肌病常伴室早,应积极治疗。

⑴β受体拮抗剂:虽对室早的疗效不显著,但可降低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发生率、再梗死率和总和病死率。

⑵胺碘酮:对这类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发生率较高。

⑶ACEI/ARB:通过改善心功能而减少,抑制室早,可明显减少心源性死亡率。

⑷Ⅰ类药物:虽能有效减少室性期前收缩,但患者总死亡率和猝死的风险反而增加。故禁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