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有改进数学结果的能力 华罗庚与王维克的师生情

华罗庚,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数学家,更是享誉海外的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今天我们来说说,他与其初中数学老师王维克之间的故事。华罗庚与王维克的这段师生情,充分证实了千里马的出现,是要靠伯乐的慧眼的。

华罗庚有改进数学结果的能力 华罗庚与王维克的师生情(1)

华罗庚像

下面就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众人眼中的差生,被王老师视为天才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 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此外,对于一些在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他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稀奇的问题。

12岁的华罗庚,从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现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学习,他的班主任就是当时在金坛中学任教的,数学老师王维克。其实华罗庚读初中时,学习成绩并不太好,特别是数学有时还考不及格。

一次,金坛中学的老师们在一起,感叹学校的“差生”多,没有“人才”,王维克却说道:“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同学就是一个!”“华罗庚?”一位老师笑道:“你看看他那两个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个‘人才’吗?”

王维克有些激动地说:“当然,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的时候,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当教书匠的一双眼睛,最需要有沙里淘金的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啊!”

华罗庚有改进数学结果的能力 华罗庚与王维克的师生情(2)

韩大受、王维克、李月波,华罗庚初中时的三位老师

原来,王维克老师发现华罗庚虽贪玩,但思维敏捷,做数学习题时往往改了又改,其解题方法十分独特别致。独具慧眼的王老师发现了华罗庚的数学才能后,毅然决定尽心尽力地栽培他。

王维克本人博学多才,家里的藏书丰富,华罗庚之后就成为他家的常客,他或是借书,或是请教问题,每次都能受到老师热情款待和耐心的指点,在恩师的教导下,华罗庚渐渐丢掉了贪玩的毛病,更加专心钻研数学了。

二、老师循循善诱,学生茁壮成长

王维克老师对华罗庚的培养,采取的是循循善诱的方法,而不是拔苗助长的方式,一次,王维克指着家中的布帘子对华罗庚说:“做学问就好比是织布,不专一就织不出好布。织布要专心致志,还要舍得花力气,才不会出次品。布织得多,派用场就大;布织得少,就只能派小用场了。”

在说到怎样对待华罗庚时,王老师说道:“我对罗庚就是这样。我只是引他入门,我从来不像奶孩子一样,把他一灌一个饱,也不是将食物嚼烂了喂给他吃。我只是引起他想吃一样好东西的兴趣,我也不抱着他走,而是让他自己摸索着走,只是像牵牛一样,到拐弯处给他指引一下。”

华罗庚有改进数学结果的能力 华罗庚与王维克的师生情(3)

王维克发现数学天才华罗庚

而华罗庚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苦心,他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尤其是数学成绩提高很快。到年终考试时,王维克对他说:“你不必考了,因为考你的问题别人做不出,考别人的问题不值得你做,我给你拟一个论文题目,你回家去做吧。你的数学终归是一百分,终归是第一。”

在王维克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华罗庚在数学王国里努力探索,课堂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了。有一次,王维克借给他一本美国人著的微积分教科书,华罗庚拿去十天后便归还,王维克赶紧说:“数学这门功课是最有步骤的,你不可跳着看啊,我提几个问题问问你。”结果华罗庚不仅对答如流,而且把书印误之处也指给老师看。

三、师生真诚互助,肝胆相照

王维克是第一个发现华罗庚具有数学天赋的伯乐,而且他们师生之间始终真诚互助,肝胆相照,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佳话。

1928年秋,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的王维克学成归来,再次回到金坛县任教,并被任命为校长。他把原来的会计、庶务员及事务主任解雇,将他们三人的工作全部交给华罗庚一人承担,每月薪水是18块大洋。

华罗庚有改进数学结果的能力 华罗庚与王维克的师生情(4)

青年华罗庚

当时家庭困难的华罗庚喜出望外,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并且对工作一丝不苟,甚至教师们使用的铅笔,他都削好了再发送。王维克很欣赏华罗庚的才干,准备破格提拔他到补习班教数学,谁知此事遭到县教育局长的激烈反对,但在王维克的一再坚持下,华罗庚还是成为金坛中学的数学教师。

看见华罗庚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全家都为他高兴,父母为他物色了一位秀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吴筱元。可是婚后不久,华罗庚的母亲去世,紧接着华罗庚又染上可怕的伤寒,王维克见状几次登门探望,并安慰吴筱元:“不怕,你让他安心养病吧,月薪我照样派人送来,他教的课程由我代上!”

华罗庚在床上躺了半年,在妻子精心照料下、王老师的悉心关照下,他终于战胜了死神,但这场大病却使他成了残疾人——他的左腿关节粘连变形,弯曲了。后来,有人告状指责王维克任用不合格的教员华罗庚。王维克听后愤然辞职,赴湖南大学任教去了。

还好继任校长韩大受也是位好心人,华罗庚虽然不能再教书了,但总算保住了饭碗,白天,他拖着病腿到学校做会计工作,晚上回到家里,不顾一天的劳累和残腿的病痛,依然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勤奋钻研。他是不想辜负王老师的殷切期望的啊。

华罗庚有改进数学结果的能力 华罗庚与王维克的师生情(5)

数学家华罗庚

在后来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后,华罗庚不止一次地向别人称赞过他的中学老师王维克,他说:“王维克先生是我数学成绩的第一个赏识者。我这位中学老师,不仅数学好,而且在物理、天文学方面造诣也很深,并且是一位有成就的翻译家。”

在得知自己的恩师在家闲居,因无经济收入,衣食已成问题时,华罗庚多方奔走,终于让北京商务印书馆聘请王维克担任审议员。王维克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工作后,华罗庚唯恐老师人生地疏,不免寂寞孤独,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多次到住所探望,还专门开汽车将老师接到自己家中设宴招待。

在师生二人开怀畅饮之时,王维克颇有感触地说:“从中国的数学发展中来看,国人本是富于数学头脑的,别的方面的天才也很多,可惜这些天赋很高的人,在家庭、学校、社会,起初不被人认识,譬如松苗不被认为松苗,而认作蓬蒿一样;后来或因职业太苦而无暇发展、或因生活太舒适而自甘堕落;也有因为贪多务得,而分散了心力的,以致于使得天才消失尽了。”

总之,华罗庚与王维克的这段师生情,充分证实了千里马的出现,是完全要靠伯乐的慧眼的。在被华罗庚与王维克的师生情感动的同时,我们期盼王维克这样的伯乐不断涌现,更加期望华罗庚这样的千里马层出不穷,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贡献力量。

华罗庚有改进数学结果的能力 华罗庚与王维克的师生情(6)

1985年6月1日华罗庚赴日访问前夕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