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建都许昌 原因(三国时期曹操建魏都于许昌)

曹操建都许昌 原因(三国时期曹操建魏都于许昌)(1)

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古称许县,三国时期曹操曾在此建立政权,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得此地成为闻名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但早在许昌建都之前,这里就曾是春秋时期许国的所在地,最终被战国七雄中的魏国吞并。

曹操建都许昌 原因(三国时期曹操建魏都于许昌)(2)

周朝初期,许国也是比较出名的诸侯国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为太岳之嗣。”也就是说,文叔是太岳伯夷的后裔,周武王分封诸侯时把他封到许地,在此建立了许国。由于当时文叔的爵位是男爵,按照西周分封制度,管辖的范围方圆50里左右,包括今许昌市建安区全部及鄢陵县西南,还有漯河市临颍县北这一广大区域,成为当时中原地区比较有名的诸侯国。

郑国曾险些灭亡许国

许国国小兵微,却地处中原要冲之地,很快被战火波及。不仅春秋五霸这样的大霸主,就连邻近的一些小霸主也对其大加征伐。最初是北方邻居——郑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新郑市),郑国领地逐渐扩张到今天许昌市的长葛、鄢陵后,与许国毗连。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七月,郑庄公纠合齐、鲁两国讨伐许国,并攻占了其都城。

但由于许国并未犯灭国之罪,郑、齐、鲁等国担心其他诸侯干涉,只能令许国大夫百里“奉许叔居许东偏”,使郑国大夫公孙获率兵居许西偏,暗中控制许国,并监视许国君臣。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697年),郑国发生内乱,许穆公乘机回到都城,一举恢复了许国的主权。

曹操建都许昌 原因(三国时期曹操建魏都于许昌)(3)

投靠楚国后,许国连续6次被迫迁都

在后来的五霸纷争中,许国始终在强国中间摇摆,齐强时附齐,楚盛时附楚,晋来时归晋。而齐、楚、晋都往往拿许国开刀,向对手示威。如周惠王二十三年(前654),齐率鲁、宋、陈、卫、曹等国讨伐郑国,楚国为了救郑,就兴兵围许,引齐、鲁兵来救许,从而解脱郑国之围。据史书上记载统计,在五霸争战的120多年间,许国先后被召唤去参加会盟18次,被迫跟随去讨伐他国13次,自己遭到侵伐11次。

公元前576年,不堪其扰的许国向南方的强邻楚国请求,迁都于叶(今河南省叶县南),从此完全受楚国的控制。许国附庸于楚国后,国势衰弱,但在楚与吴的战争中,还得随楚国出兵伐吴,更弄得疲惫不堪。即便如此,依然被楚国多次威逼迁徙,先是迁都到城父(今安徽毫州市东南城父集);仅隔两年,又迁于赖(今湖北随县东北);两年后,又重新迁回叶;5年后,再迁徙到析的白羽(今河南西峡县西关外);18年后,到公元前506年,楚又令许迁于容城(今鲁山县南)。

曹操建都许昌 原因(三国时期曹操建魏都于许昌)(4)

许国最终被郑攻灭,沦为魏国领土

许国经过这样三番五次的折腾,逐渐国穷财尽,徒有虚名。而原来的老对头郑国却仍旧没有放过许国,担心它东山再起,再成后患,必欲彻底灭之而后快。公元前504年,郑国乘楚国被吴打败的机会,派大将游速帅军伐许。许国已经无力抵御,国君斯被俘获,许国遂灭亡。

到了战国时代,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臣瓜分,郑国也被韩灭掉,领地被占领;但原属许国的领地却被魏趁火打劫瓜分,成为魏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的西部屏障。

曹操建都许昌 原因(三国时期曹操建魏都于许昌)(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