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玉的特点和鉴定(大话蓝田玉身世之谜)

蓝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蓝田玉是中国玉文化中的传统玉材,有些学者将其与绿松石相易。关于蓝田玉开采利用的史料却甚少,还曾在历史上消失了一千多年,几十年前新发现的蓝田玉矿是否即古时之玉尚有争议。

蓝田玉的特点和鉴定(大话蓝田玉身世之谜)(1)

四神玉铺首(高39.2厘米 茂陵)

《汉书地理志》载:“美玉产处京(长安)北蓝田山”,蓝田位于秦岭山脉之北。2010年末在蓝田新街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五千多年前的玉条、玉石块和笄、环等玉饰品,还发现了石钻类的治玉工具,可能是迄今所知古人最早开发蓝田玉的实物佐证。学界较认可的古代蓝田玉制品主要有两件,一件是在西安汉茂陵出土的镶嵌在墓门上四灵纹玉铺首,有三十五厘米见方,用一块完整的苹果绿色玉料雕成,重十多公斤。另一件是藏于西安碑林的隋代玉佛像,高两米,是迄今所见古代最大的蓝田玉制品。

据考证:唐代和田玉从西域运来,万里迢迢,无法满足皇室贵族对玉雕饰物的需求,于是蓝田玉就充当了补缺角色,唐玄宗曾令“采蓝田绿玉为磬”。唐代以后蓝田玉使用渐衰,此后千余年间不见开采,玉矿湮灭,被人遗忘,以至于“今蓝田不闻有玉”(宋《本草图经》);明代宋应星更是在《天工开物》中说:“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古称)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还有认为“蓝田只是和田玉在东输途中的一个集散地”。

窃以为蓝田玉之所以曾消失千年,却仍享千古美名,主要得益两个原因。一是有说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传国玉玺系用蓝田玉所做,《玉玺谱》记:“秦传国玉玺以蓝田水苍玉为之”;二是唐诗里有不少吟咏蓝田玉的佳句,最著名的当是李商隐《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素有“熟读唐诗三百首”文化传统的国人因此普识蓝田玉。(在这里小编问一句秦始皇传国玉玺好像是由“和氏璧”改制,和氏璧 好像出自楚国,和氏璧 ,完璧归赵 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蓝田县的玉川、红星乡一带发现了玉矿,探测储量有100万立方米。许多学者都庆喜找到了古代的蓝田玉。为此曾与申城资深玩家汉兴兄研讨过,取得不少共识,试作三问。

一问:水苍玉何处寻?

蓝田水苍玉是一种“似水之苍”深青的玉。战国时期中原的玉工已深谙和田玉之美,选择水苍玉作为秦朝传国玉玺用料自有道理,相信当时此水苍玉的玉质定可与和田玉相媲美,推测蓝田玉里应该会有透闪石的玉,只是时至今日缺乏考古的证明。

二问:蓝田玉老矿今安在?

古代蓝田玉雕实物出土极少,古玉藏家手中也是罕见,迄今还未找到古人开采蓝田玉矿的遗迹。近两年有地质学家考察后发表新观点,认为蓝田玉老矿成因与和田玉相似,应该是“一窝一窝的,而不是一片一片的”,沿着矿带稀落地蕴藏在秦岭深处,发现难来采也难,绝不会像新发现的蓝田玉矿如此量大到可用机械开掘。

三问:新发现的蓝田玉矿该如何称呼?

据科学测定此玉矿属于蛇纹石化的大理石,玉质还不及岫岩的蛇纹石玉,严格地说只能以石视之,为区别于古代的蓝田玉,似称作“蓝田的玉”更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