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看书正当时(为你读书这个元宵节)

春节过后,第一个大节就是元宵节。元宵节古称上元节、灯节,西汉开始出现,到唐朝已经盛极一时。只不过,唐朝人还没有发明元宵,无法吃着元宵过着节,那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庆祝佳节呢?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这本书,听她讲讲古代诗人笔下的正月十五。

过年看书正当时(为你读书这个元宵节)(1)

古时候的元宵节,最有吸引力的活动就是放花灯。唐朝不仅花灯放出了高度,诗也写出了高度,其中最著名的上元诗篇,就是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现在已经没那么热闹了。但在古代,它算是个大节,叫上元。上元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第一个好处是点花灯,第二个好处是不宵禁。这两个好处,在今天没什么意义,在古代可不同寻常。

古代没有路灯,没有霓虹灯,晚上照明就靠月亮。只有上元节前后,从官府到商家再到私人,家家举火,户户点灯,一下子把夜空照亮,这是平时看不到的景象。另外,中国古代一直实行宵禁政策。一到晚上,大家都得规规矩矩待在家里,街上黑灯瞎火,冷冷清清。还有金吾卫监督执行,谁要是不回家就抓起来。只有上元节这几天会解除宵禁,让大家出来赏灯。这样一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家家户户,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在上元节的晚上都涌上街头,所以,上元节又是中国的狂欢节。

苏味道这首《正月十五夜》写的就是唐朝上元节的狂欢。第一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所谓火树银花,就是说在灯光照耀下,树如火树,灯如银花。那为什么“火树银花合”呢?因为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灯火连在一起,而且满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灯光也都连在一起,所以是天地、四面八方都合在一起了。

“星桥铁锁开”又是什么意思呢?星桥是唐朝洛阳城著名的天津三桥之一。要知道,苏味道这首诗是武则天时代写的,武则天时代的都城在洛阳,星桥是洛阳最重要的一座桥。因为这座桥北面是宫城和皇城,南面是老百姓的生活区。平时这里戒备森严,但是,正月十五举国狂欢,所以这座桥上铁索都打开了,皇帝、后宫佳丽、文武百官都走出来,与民同乐。

下一联,“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是从宏观到微观了。风流倜傥的美少年们骑马游街,把地上的尘土都卷起来了。如果没有灯,这种浮尘是看不到的,但是,在节日灯光的映照下,你就可以看见一团团的尘土随着马在跑,这是地上的场景。那抬头看天呢?正月十五是月圆之夜,一轮明月涌出,把月光洒在每个人身上。如果从骑马人的角度来看,就是地上的浮尘随着人在走,天上的月亮也随着人在走。一个明、一个暗,一个是细小的微尘,一个是又大又圆的月亮;一个去,一个来,对照也特别好。

再下一联更好了,讲到最美的地方了。从男性讲到女性了。“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游伎是什么?是歌女,唐朝的文艺工作者,大众偶像,她们个个艳如桃李。《诗经》里有一句话讲“何彼秾矣,华如桃李”。苏味道把它借过来了,说“游伎皆秾李”。美人出现,已经非常好看了。这还不够,这些美人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她们是“行歌尽落梅”。所谓“行歌”就是边走边歌,载歌载舞。唱什么呢?唱《落梅花》。唐朝有两支最流行的曲子,一支叫《落梅花》,一支叫《折杨柳》。这些桃李年华的歌女唱着《落梅花》走过来了,一方面是自娱自乐,另一方面也是给大众表演,给自己做广告,这就是狂欢节的高潮。

其实我们也知道,正月十五为什么吸引人啊?就是因为这一天在大街上公开露面的不光是肆无忌惮的小伙子,还有平时深藏不露的姑娘。姑娘和小伙子在这么欢快的场合碰见了,难免就会有抛媚眼、捡手帕之类的事情发生,所以元宵节又有中国情人节的说法。

到这里,节日的欢乐气氛达到高潮,接着就要考虑收尾了。怎么收呢?“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金吾卫,是唐朝的府兵十二卫之一,相当于今天的警察。平时金吾卫是执行宵禁,监督人们晚上回家睡觉的,可是正月十五这一天,连金吾卫都放松下来,让老百姓尽情享受节日狂欢了。可是玉漏这恼人的计时器,为什么还在一滴滴滴下水来,仿佛催促人们快点回家呢?玉漏啊,你能不能别再催了呢?

这一句结束得真好,人生的感慨出来了。上元之夜太美好了,谁不希望永远停留在这美好的一刻呀!可是时间就是那么无情,无论你愿意与否,它都按照自己的节奏,一分一秒地溜走,也一分一秒地催促着你,从今天的节日,进入明天的日常;从今天的狂欢,进入明天的平淡。乃至,从此刻的青春,最终步入白发苍苍的晚年。这就是人生的不得已,但是,也正因如此,更彰显上元之夜的迷人。从尽情欢乐到微微的惆怅,这正是节日带给我们的普遍感受吧。

过年看书正当时(为你读书这个元宵节)(2)

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

蒙曼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是著名隋唐史学者、《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老师讲解唐诗的作品,该书以古典24节气和现代节日为切入点,带领读者在四季时令中阅读精选的唐诗作品,品味唐诗的语言美、文学美,讲述文化典故、进入诗人心境,以此为主题精心编排修订32首诗文讲稿。这些诗围绕着四季的节气和节日,其实就是围绕着唐代的岁月轮回,围绕着唐人的生命轮回。希望在这轮回中看到他们——李白、杜甫、王维,更希望在这轮回中看到我们——你我和他(她)。

过年看书正当时(为你读书这个元宵节)(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