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黄伯韬7兵团)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在碾庄歼灭了黄伯韬的7兵团,很多历史学者将这个战果归功于两个原因,第一个是黄伯韬兵团在运河滞留好几天却没有架浮桥,导致被我军包围。另一个原因则是黄伯韬兵团本身就是一个杂牌军组成的兵团,战力三流,才被我军拖住和吃掉。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黄伯韬7兵团)(1)

淮海战役中的华野(剧照)

这两个原因,前者雨田君还是很认可的,当时黄伯韬确实贪刘峙划归给他的了两个军指挥的便宜,最终贻误战绩,被粟裕指挥的华野在占领曹八集后完成对其在碾庄的包围。

但后者说黄伯韬兵团是“三流杂牌军”组成的部队,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黄伯韬7兵团)(2)

大决战中的黄伯韬(剧照)

战力强悍的黄兵团‍‍

在徐州剿总下辖的作序列中,要说战力最强和装备最好的兵团,非邱清泉的2兵团莫属,其下辖的第5和74军,可是国军的五大主力,特别是第5军,一直是我华野的头号对手,甚至在我华野的作战守则中也有“逢5不战”的说法,由此可见其战斗力之强悍。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黄伯韬7兵团)(3)

抗战时期的第五军

不过要说打仗最顽强的,第二兵团却是排不上号,在陈官庄和徐东阻击战中二兵团都是收着打。这个最顽强兵团应该是属于的黄伯韬的7兵团。

为何这么说呢?先看看碾庄之战,黄伯韬的表现。

在被围碾庄之后,黄伯韬依靠着李弥13兵团留下来的工事,就地阻击我军,等待援兵,原本当时的国防部是让黄伯韬守一周,等待刘峙这边徐州剿总3个兵团的支援。而就连杜聿明也认为黄伯韬最多守10天,然后等待他去进攻中野,围魏救赵。但黄伯韬却坚持了2周,这是敌我双方都没有想到。

因此和黄维兵团一样,是我军在淮海唯二难啃的骨头。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黄伯韬7兵团)(4)

大决战的黄维兵团(剧照)

在作战中,黄伯韬兵团在碾庄的防守可谓滴水不漏,在这方圆10平方公里的碾庄,黄伯韬7万人摆出了铁桶阵,依托延绵的工事和碉堡,以及移动的跑群(黄伯韬将各军和师,压制火炮集中使用),对我军进行机动防御,颇有“东方巴斯托涅” 的味道。而且各部都龟缩得很紧,相互之间又能互相呼应和支援。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黄伯韬7兵团)(5)

当时战火下的碾庄

当时粟裕对碾庄的作战部署是“3-5天,直接吃下黄伯韬兵团”,但战役却超出了华野原先计划7-10天,这样,这样的战果,让前线作战的陈士渠也颇为急躁。在进攻到到第六天的时候,担任攻坚的各纵队伤亡都不小,粟裕手上3张王牌之一的4纵,6天伤亡将近4300多人,占整个纵队的1/5以上。4纵一个120人齐装满员的连,在战役打下来这个连的死亡人数居然达到了220人(连带多次补充的) 。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黄伯韬7兵团)(6)

淮海战役中突入碾庄的我军突击队

整个战役下来,包括在窑湾战役消灭7兵团63军,以及碾庄7兵团本阵两个战役,华野一共伤亡31000人,其中担任攻坚的5个纵队,每个纵队的伤亡都在3000人以上,整个战役下来华野攻坚的5个纵队算上补充兵,伤亡率居然高达20%。这一方面说明我军作战顽强作战,伤亡20%以上,还能攻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黄伯韬抵抗很激烈。因此,碾庄一战,说黄伯韬是很弱的三流部队,不是很打脸吗?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黄伯韬7兵团)(7)

大决战惨烈的碾庄(剧照)

黄伯韬兵团组成‍‍

碾庄一战,黄伯韬兵团之所以能顽强抵抗,除了靠李弥留下来的防御工事以及国军空军的掩护之外,其主要原因还是靠自身实力。在黄伯韬7兵团原有的作战序列中,是直辖:25军、63军和64军,以及被刘峙划归而来的44军和100军。别看这些军队没有一个是所谓国军5大主力,但有的军战斗力却不输于国军“5大主力”。而正是靠着这些军的顽强作战,才让我军在进攻集中举步维艰。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黄伯韬7兵团)(8)

在运河准备撤军的7兵团(剧照)

很多人将黄伯韬兵团,定义为杂牌部队,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首先,关于黄伯韬是“杂牌”的这个说法其实还有待商榷的,在直隶省立工业专门学校中学部毕业后,一直效力军阀队伍,因此黄伯韬被人冠以“三姓家奴”的称号,但他效力其他军阀的时间不算久,如果按照效力过其他军阀算,那么杜聿明和汤恩伯更不能算嫡系。实际上在28岁投奔蒋之后,黄伯韬就一直受到重用。而且他也拜在了顾总长的门下,改换门庭,实际已经算中央旁系。同时黄本身还在陆军大学速成班学习过,也算是黄埔后辈。

黄伯韬的出身虽然不是正统的黄埔系,但其靠山是顾祝同和何应钦等人。所以,其不应该被定义是旁系出身,而应该算正统的“中央系”,只不过不是黄埔系罢了……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黄伯韬7兵团)(9)

黄伯韬戎装照

而关于黄伯韬旗下5个军,很多网络段子也说其战斗力弱的“杂牌军”,这更无稽之谈。真相是在这5个军,皆是中央军血统。

先说最弱的44军和100军,原先不属于的黄伯韬指挥,正是因为要接应44军,才导致黄伯韬被围的。但别看44军是川军改编而成的,在抗战时期44军是由川军杨森的21军一部改编而成的,在武汉会战、黄梅战役中发挥出色。但在抗战结束后,中央军往44军里面强塞了2个师,同时军长王泽浚早已投靠刘峙,成为刘峙私兵(专门帮刘峙走私犯盐)。因此这支军队实际上是中央军。

同样100军别看其叫100的番号,但它是整编83师改编而来,没错,就是那个坑了张灵甫鼎鼎大名的李天霞的部队。而李天霞本身就是74军体系出去的,而且在1948年后还换装了全美械装备,是铁杆中央军。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黄伯韬7兵团)(10)

国军100军在防守

黄伯韬兵团的另外两个比较能打的军则是63和64军,这两个连号的军,都是粤军改编而来,不过稍微了解国军战史的都知道,早在中原大战之后,粤军实际上就已经被中央化,在粤军大佬许崇智下野之后,当初张发奎、余汉谋和薛岳等人就归顺中央了。这两个军中以薛岳担任徐州绥署主任时带过来的,特别是64军,全美械化装备,确切地说应该是1/2美械、1/2日械。从1946年进入华东战场之后,就一直被当成“救火队长”使用,基本上和我军每一个王牌纵队都交过手,双方互有胜负。而63军虽然战力稍逊一筹,但在窑湾战役中也给我军造成大量伤亡。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黄伯韬7兵团)(11)

日械的国军在行军

最后是顾总长的起家部队——也是王牌25军。

这也是黄伯韬在7兵团最仰仗的一支部队。25军最早要追溯到红军时期王家烈的黔军25军,不过在薛岳带带领中央军入黔之后,25军就已经开始中央化了,在抗战时一直是卫戍贵州的部队,经过多次兵员补充后在1944被调到了3战区成为顾祝同倚仗的一直王牌,在抗战结束黄伯韬担任该军军长。和64军一样,25军也是日械组成(主要是顾祝同在抗战就经常和日本人打交道,日本投降之后他接受了大量的日械装备)。在解放战争期间,黄伯韬带领着25军一直和华野死磕,无论是孟良崮、胶东、南麻、临朐以及豫东等战役,25军都打的极为卖命,甚至在孟良崮还打到了我军外围,差点将张灵甫接应走。

看黄伯韬兵团的这几个军,44、63和64是中央军旁系组成,而25和100军则是铁杆的中央系。因此说7兵团是杂牌军,这个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打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黄伯韬7兵团)(12)

在碾庄行军的国军

雨田君说‍‍

在网上很多人将黄伯韬以及他的7兵团,说成二流的指挥官和三流的作战部队。这其实是在对我围攻黄兵团的华野众将士的不负责任言行。碾庄的这股敌人并不比双堆集的黄维兵团好处理。是华东子弟兵们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才将其彻底消灭、

概言之,黄伯韬兵团确实是国军中一直能打硬仗的队伍,不过其却碰上了粟裕的华野,一直能打也敢打硬仗的英雄部队。

— The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